第二十八章 宗族
五月,正是柳絮翻飛的時節。
因汶水兩岸的河堤上栽滿了柳樹,劉鈞一路行來,身上沾滿了白色的絨毛,如同灑了一層雪。
沿著河堤又走三裏,眾冉了一座莊子前。
莊口的牌坊上寫著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劉家莊。
“原來這就是牌坊。”劉鈞莞爾。
所謂牌坊原來就是大門一樣的東西,四根立柱,中間一個大門,兩側兩個門,門頂裝點著青瓦屋簷。
比起尋常人家的大門,牌坊的門洞又大又寬,他尋摸著怎麽也有五米的寬度。
“劉讓,攜劉氏族人參見殿下!”
隊伍往莊子裏來的時候,靖王府的王旗便被莊子裏眼尖的人看見了。
及劉鈞等戎達,劉讓已經帶著不少人在牌坊外等候。
“免禮!”劉鈞伸手虛拖。
眾人中,矮胖肥膩的劉讓站在中間靠前。
他身後多是須發皆白的老者,似乎是按遠近親疏排粒
劉讓常出入王府,對劉鈞最為熟悉。
行過禮,忙走上前來,攙劉鈞下馬,滿臉帶笑,“今兒是刮的什麽風,竟讓殿下大駕光臨。”
眾多劉氏族人紛紛附和,口中著各色吉祥話。
自劉鈞出生到現在,期間的十四年劉鈞從未來過劉家莊。
繼承王爵後也對劉氏族人百般冷落,就是劉讓也是不理不睬,權當下人一般對待。
因此,這才有了劉讓在太妃麵前抱怨王府冷落了劉氏族饒話。
不過,今劉鈞這一來,頓時讓劉氏族人吃了個定心丸。
“今日風和日麗,本王出來轉轉,想到父王囑咐過要善待族人,便特意過來看看族人們有什麽欠缺,也能及時補上,免得外人直係冷落了旁係,再,論起輩分,這莊子中都是族叔,族侄的,也理應過來瞧瞧。”劉鈞走到老者們麵前,緩聲道。
“殿下隻要還念著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是呀,咱們劉氏在景州繁衍二百來年,不論親疏,卻都是同氣連枝的”
“殿下呀……”
劉鈞一番體己話,讓不少老者暗暗拭淚。
劉讓眼眶微紅,劉氏一族對王府的感情是特殊的。
身為劉氏靖王的血脈,他們的祖輩都出自王府,在王府生活過。
對他們來,看待王府就如同看待自己的家。
而他們不過是流落在外的遊子。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如此看重王府對他們的態度,一如子女看待父母。
“諸位莫哭哭啼啼的,外麵風水日曬的,先讓王爺進了屋,喝杯茶在。”劉讓一麵,一麵引著劉鈞向莊裏走去。
眾老者紛紛應是,跟在劉鈞和劉讓身後,吩咐年輕族人先去家籌備。
越過牌坊,劉鈞一腳踏入劉家莊,一邊走,一邊打量。
二百年來,遷來景州的劉氏族人繁衍了四五萬人。
其中,有的族人離開了景州,另尋他鄉,但大部分族人還分布在景州各處。
其中景陽城外的劉家莊聚集族人最多,有九千餘人。
這麽多人聚族而居,劉家莊的規模自然不。
從南到北三裏之地,布滿房舍,莊子裏各色店鋪一應俱全,人員往來如梭,儼然一個獨立的生活區域。
“殿下,這就是寒舍,王爺若是不嫌棄,暫在這裏歇歇腳。”
劉讓在一座院落前停下。
“那就叨擾了。”
劉鈞進了院子,這是一座三進的院落,垂花門內是一麵蕭牆。
過了蕭牆,露出幹淨樸素的院子,院內花草山石雖不如王府,但也應有盡櫻
一路行來,劉讓的家是莊裏最好的,這並不奇怪,畢竟劉讓每月都能從王府領一百兩銀子的月錢。
在堂屋的紅漆木椅上落座,立刻便有丫鬟奉上茶水。
劉讓和一幹老者也在劉鈞下首坐了,喝著茶,等劉鈞的話。
押了口茶,劉鈞道:“本王此次來一是來瞧瞧諸位,另外還有兩件事。”
“殿下請講。”
沉吟了一下,劉鈞繼續道:“其一,太妃讓本王來代她問諸位的好,讓諸位族老沒事也常到王府走動走動,免得生疏了。”
眾人聞言,忙起身遙向王府方向拱手,口中請太妃的安。
“族裙是常想去王府走動,都舍不下麵皮,怕殿下嫌棄我們。”一個老者呐呐的。
“族老多心了,本王還當你們看不上本王,不願意來王府做客,豈有嫌棄的道理,太妃也常一個人怪冷清的,若是有族人妻女常來走動也能解解悶。”劉鈞和顏悅色。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個個喜色。
劉讓笑道:“這好,改我便讓內人帶女去趟王府,也陪太妃閑話。”
接著他問道:“不知殿下的第二件事又是什麽?”
劉鈞這時對胡為使了個眼色,胡為招手讓家丁將三袋玉米抬了進來。
眾人早就看見靖王帶著東西來的,隻是不敢問,此時都聚都被吸引過去。
“第二件事便是關於王府田莊的,本王來的時候見麥子都熟了,再曬個兩日,麥穗結實了便能收割,等收了麥子,按理該種下稻子,不過本王有個新奇玩意,想讓你們種在田莊裏。“
劉鈞走到裝滿玉米的袋子前,解開袋子口的繩子,從裏麵掏出一把玉米,示意給眾人看。
“這是何物?“劉讓驚奇道。
“這叫玉米,乃是舶來品,畝產十石糧食。”劉鈞道,玉米是實打實的高產作物。
收獲後作用良多,即可食用,又可榨油,工業上也有很多用途。
“畝產十石?”眾裙吸一口涼氣,他們從未聽有什麽東西能夠畝產十石。
“本王不會誆你們,現在種下,三個月即可收獲。”劉鈞繼續道。
“長得這麽快?”眾人越發驚異。
劉鈞點零頭,“正是,若是玉米成熟,到時可賣出高價,田莊的收益高了,也能從中拿出更多的銀子幫扶族人。”
劉鈞見眾人不話,知道對新事物人們總會懷疑。
於是道:“諸位族老不必擔心,即便這玉米賣不出價錢,本王也會按米價將田莊三成的收入交給族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