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
這裏是另外一個時空,同樣的地球,熟悉的土地,卻是有著一段陌生的曆史。
數百年前,太祖皇帝趙武以絕對的武力威懾諸國,成為下共主,建立武皇朝,年號太平,武皇朝曆經數代後逐漸衰敗。
至此,趙煜便算是武皇朝最後一位皇帝了。趙煜,永字輩,也稱趙永煜,稱得上是一位風流快活的皇帝,然並無大才。
趙煜膝下有十二子女,自趙煜上位後,陸續有公主因政治嫁人,皇子有六人,其中出類拔萃者有大皇子趙文琛,皇後蕭氏所生,其學富五車,溫文爾雅,待人謙遜,故有德才之稱;二皇子趙文卓,原周國八子膝下幼女,今貴妃周氏所生,趙文卓表麵爽朗豪邁心下卻心思細膩,暗地裏收攏一批舊臣,權謀百出,其私底下得三皇子支持。三皇子趙文軒為劉氏所生,後因劉氏難產而亡,其子由貴妃周氏扶養。三皇子武略滔滔,二十出頭已是一名將才,出任太原郡守副守將,協同大將軍司馬雲鎮守北境蠻族。其餘皇子或紈絝,或年幼,不見其成才也。
延平五年,武皇都長安發生政變,二皇子奪取皇位,之後遂封其父皇為太上皇,移居西苑頤養年;封其兄長趙文琛為南平王,遷居南平江陵府,同行還有一批簇擁原太子的文官黨羽,指召並著其終生不得入長安;封三皇子趙文軒為太原守上將,其原大將軍司馬雲調任徐州,擔任徐州府太守。
延平六年,趙文卓改國為周,號章武,遂昭告下。同年,其父太上皇趙煜竭力阻止而不得,氣急而亡,享年五十五歲。隨後引起各地藩王動蕩,表麵上紛紛指責,暗地裏人心各異,紛紛打起心思,以至於各地節度使猶如群龍無首,叛變的叛變,遇刺的遇刺。周國君主得知此事氣得當朝吐血,遂派人安撫,但無濟於事,隨後欲興兵討之,但噩耗接連而至,北境蠻族也蠢蠢欲動,迫不得已,周國君主隻能收攏兵力,來抵抗威脅最大的北境蠻族。
章武一年,率先自立的藩王是原吳國國主楊知緒次子徒孫楊行煥,楊煥在江都稱帝,建立吳國,改元建製,隨後遷都金陵。此後的基本國策是休養生息,由於水路發達促進了商業漸漸崛起起,因而在此後強盛一方。
同年,原越國皇子血脈,現東平王越邑建立越國,定都臨安。東麵鄰海,土地肥沃,船舶海運極為發達。然而越邑年紀已高,其膝下皇子荒淫無度,無一成大器者,好在國主越邑手底下還有些鎮守一方的大將軍,但無一與繼往以!
章武二年,也就是吳國建製一年,平川王王簡殺死西川節度使在蓉城稱帝建立蜀國。蜀國以平原為主,四周群山環繞,此後蜀國以盤踞險,固守一方,農業畜牧業發達,固有然糧倉之。
同年,武平節度使項公在潭州起義,次年楚國建立。然其政權不穩,遂後開始長達數年的國家治理。
相繼脫離藩王,自立建國的有最南邊的南漢國,西南的大理國,還有東鄰大海,北接吳國,南接南漢,北靠楚國的閩國,最西邊的秦國,以及西北各部落組成的大部落族群。
章武五年,四十五歲的南平王趙文琛在一幫舊文臣的鼓動下在江陵建立武國,年號光武元年,自稱光武帝,意為光複武皇朝。當周國上下得知此事時,皆是嗤之以鼻。
南平武國地處中原中心,北接周國,南靠楚國,東挨吳國,西有蜀國。還有一條長江貫穿蜀國,南平,楚國,吳國,四通八達。
自諸國林立起,南平這個狹的的地方便成了幾個大國之間止兵修戈,休養生息的屏障,暫時還沒有哪個國家敢率先捅破這個馬蜂窩,掀起大國的征戰來。
南平地域狹,隻有最西邊的歸州,西南的峽州以及最中央的荊州,居民不過百來萬人。光武國主在位時主要是新修要塞,加固城池以及操練兵卒為主,畢竟四周虎視眈眈。
武國沿用太祖皇帝舊製,設三省六部製。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為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和工部;三省的職責:尚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門下省是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中書省是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中書省主要負責與皇帝討論法案的起草,草擬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並根據情況退回給中書省;這兩個部門是決策機構,通過審查的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六部的職責分別為吏部負責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員;戶部負責財政、國庫;禮部負責貢舉、祭祀、典禮;兵部負責軍事;刑部負責司法、審計事務;具體審判另有大理寺負責;重大案件組織刑部、禦史台、大理寺會審,又名三司審;工部負責工程建設。
在三省六部製的劃分下又分為內外兩朝,三省為內朝,六部和其他官員為外朝。內朝又稱內閣,由國主直接管轄,於垂政殿內批閱奏章。外朝則是早朝,於聽政殿內,是例行匯報各地方事宜的地方。。
章武三年,江陵城南平王府內,妾女陳氏誕下一子,位居第九,元字輩,取名趙九,趙元九。此子古怪至極,八年不一語,但行走,吃喝,識文斷字這些都正常,卻無一醫師診斷其所以然來。
光武六年,趙九八歲,趙九發現他終於能出聲音來了,然而他的第一句話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