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恩怨

  蘇木作為藥王李義針的唯一高徒,那醫術自然是沒話說,但是國醫堂也不會因為這個就為他特開先例,何況當年藥王李義針和國醫堂還有著一些矛盾。


  藥王李義針的醫術完全是自學成才,他的祖祖輩輩都是中醫,所以藥王李義針從小就開始了自己的中醫生涯,有了先輩留下的寶貴經驗,加上他在中醫上國人的天賦,才一步一步達到了昔日的成就。


  早在藥王李義針初露鋒芒的時候,國醫堂的人就有心去拉攏他,但卻遭到了回絕,當時的李義針一心撲在中醫研究上,哪有時間加入國醫堂,而且他也一眼看透國醫堂裏麵的爭鬥,不想卷入爭鬥的他很是果斷地拒絕了。


  後來,藥王李義針的醫術突飛猛進的同時,自身的實力也達到了常人難以匹敵的高度,國醫堂再次動心,如果真能將藥王李義針拉攏過來,對於國醫堂來說,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是沒想到的是,藥王李義針依舊拒絕了,國醫堂的人這次是被徹底惹怒了,一而再地拒絕,也太不給他們國醫堂的麵子了吧,當即國醫堂就向藥王李義針發起了挑戰。


  藥王李義針本來是不屑於和國醫堂比試的,畢竟他的醫術是來救死扶傷的,而不是拿出來炫耀的,但是為了一勞永逸,他就答應了下來。


  當年的那一場比試,可謂是震動了華夏整個中醫界,因為藥王李義針竟然完勝了國醫堂,徹底打擊了國醫堂的囂張氣焰,自那以後,國醫堂與藥王李義針徹底劃開界限,再也沒有提拉攏藥王李義針的事情。


  蘇木是藥王李義針的唯一徒弟,這在藥王李義針駕鶴西去之後,已經不是秘密了,國醫堂自然也知曉,這次蘇木要參加國醫堂的選拔,怕不是那麽簡單的一件事情。


  當年藥王李義針讓整個國醫堂顏麵掃地,國醫堂的人早已銘記於心,蘇木再去選拔,必然會受到國醫堂眾人的阻攔。


  上官柔還是提醒了一句,“蘇木,師伯之前可是和國醫堂有著不小的恩怨,到時候的選拔怕是沒那麽容易,你還是想好萬全之策才行。”


  對於蘇木參加國醫堂的選拔,她作為師姐,自然事先進行了相關的調查,當年藥王李義針和國醫堂比試的事又沒有被隱瞞下來,以醉仙樓的實力,很輕易就查到了當年的事情。


  “恩怨師父和國醫堂有什麽恩怨我怎麽沒聽師父提起過”蘇木滿腹狐疑,師父色老頭還真沒告訴他自己和國醫堂的恩怨。


  藥王李義針和國醫堂的恩怨可是發生在和蘇木相見之前,蘇木自然不知道,藥王李義針估計根本就沒將國醫堂放在眼裏,也就沒跟蘇木講。


  在藥王李義針的心裏,以蘇木現在的醫術,完全可以靠自己一人扛起華夏中醫的大旗,讓中醫再次振興起來。


  但是他沒有料到的是,由於靈氣複蘇,蘇木被人皇方印承認,成為了新一代的人皇,他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他身上肩負著的是整個人族的命運,所以他隻能依靠國醫堂來幫助自己,這樣他才能有精力為幾年後的人魔大戰做準備。

  國醫堂的人大多雖然孤傲,但是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蘇木準備將自己的醫術交給那些有著仁心的中醫,提高他們的醫術,培養出一批中醫的中堅力量,這樣一來,相信要不了多久,中醫應該會慢慢振興起來。


  上官柔很是簡單的幾句話就概括了,“是這樣的,由於師伯醫術的高超,國醫堂曾經兩次拉攏師伯,結果都被師伯拒絕,最後國醫堂高層動怒,向師伯發起了挑戰,最後卻被師伯完勝,梁子就這麽給結下了,你是師伯唯一弟子的事估計國醫堂的人也都知道了,所以你到時候可能麵對的是整個國醫堂的刁難。”


  那一場比試,可以說是國醫堂有史以來最大的汙點,所以,這次蘇木想要加入國醫堂,近乎得接受整個國醫堂的認可才行。


  醫術方麵,蘇木自然很輕易就能夠得到認可,化解國醫堂與藥王李義針的恩怨才是最困難的事情,如果不能將這個恩怨化解,即使醫術通天,國醫堂也未必會讓蘇木加入國醫堂。


  “原來是這樣,看來這次加入國醫堂的難度有增加了不少,不過我相信自己能夠說服他們的,除非他們想任由中醫這麽沒落下去。”蘇木嘴角微微一勾,顯然是沒有被這個困難給嚇倒。


  不論如何,國醫堂他是進定了,既然師父和國醫堂有恩怨,那這次就徹底折服國醫堂,讓他們死心塌地地將心思全部放在中醫上來。


  現在的國醫堂,早已和當初藥王李義針所麵對的那個國醫堂大不一樣,當時的國醫堂,中醫還是占著絕對主導地位的,而西醫也隻有那麽一小部分。


  但是自從國醫堂輸了那場比試,國醫堂的一部分中醫為了提升自身醫術,就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向了西醫,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西醫越來越壯大,到了現如今,國醫堂中醫和西醫完全轉變了陣營,占主導地位的反而成為了西醫。


  國醫堂,國醫堂,其實就是中醫堂,而現在呢,國醫堂竟然七成以上全是西醫,國醫堂早就名存實亡,不如改稱西醫堂算了。


  即使國醫堂中醫的人數如此稀少,但是蘇木還是決定加入國醫堂,雖然國醫堂的老中醫數量不多,但都是胡夏中醫界的泰鬥人物,由他們的支持,中醫才會快速振興起來。


  沒錯,他是藥王李義針的唯一徒弟,但是他畢竟才二十多歲,醫術是很高超,在人民中的聲望卻遠不及這些中醫泰鬥。


  即使是藥王李義針,估計聲望也沒這些中醫泰鬥高,完全是因為藥王李義針行醫完全隨心所欲,所救的大部分都是各界的明楚,人民對於藥王李義針其實是沒有太多的了解的。


  換句話說,藥王李義針在上層社會的名望的確很高,甚至高於國醫堂的任意一位老中醫,畢竟他的醫術擺在那裏,但是在底層社會,他的名聲可就不那麽響亮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