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行跡可疑(二)
村東的王大嬸家是個普通的院,圍牆過是半人高的土坯房。王大嬸的男人被日本人抓去幹勞工,死在了外麵,故此院裏也就她和十二歲兒子住。四間低矮的瓦房裏,倒是有兩間是空的,因此張百川便把沈英和陳西若安排在這裏住。
吃完午飯,沈英就呆在院裏等待著老阿福的到來。王大嬸則帶著兒子去串了門,陳西若今正好出操,也不在院鄭因此,空落落的院子裏就沈英一個。
沒過多久,沈英便聽到老阿福走路的聲音,老阿福的腿腳不行,一瘸一拐,故此走路的聲音也很特別。
老阿福來到院子裏,推門進入,在進院時,他特意地向四周看了看,然後將門合上。
沈英見他如此動作,心裏麵更是篤定了三分。
老阿福將一個木盒遞給沈英:“這是你要的針線。”
沈英接過木盒打開一看,還……還真是針線,如假包換的針線,他又抖了抖盒子,發現裏麵再沒有什麽,便有些發呆。
“怎麽,不夠使嗎?”老阿福見沈英有些發愣的樣子,便隨口問道。
“夠!足夠用了!”沈英道,然後他又問道:“老阿福,你有事要問我,究竟是什麽事啊?”
老阿福本能地向四周望了望,然後低聲問沈英道:“聽沈同誌你是從新安市過來的?”
嗯?!不是應該問:先生從哪裏來嗎?
沈英點零頭,道:“我曾在那裏做過文書工作。”
“那你對新安市憲兵隊有了解嗎?”
“沒有,我所在的公司又不和他們打交道,所以並不知道憲兵隊的情況。”聽到了憲兵隊三個字,沈英立刻提高了警惕。
“這樣啊,我聽新安市的憲兵隊隊長叫島村三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阿福繼續問道。
沈英沉默了一下,道:“我雖然沒和憲兵隊打過交道,但憲兵隊隊長叫島村三郎是不會假的。”
“島村這家夥現在也居然當官了啊,他應該算是少佐了吧!”老阿福感慨道。
“聽是中佐,老阿福你和他認識?”沈英從老阿福的話語中捕捉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是啊,我們是同一村的,一起乘船來到中國的,當時他不過是下等兵。”老阿福隨口道。
沈英目瞪口呆,他指著老阿福道:“你……你是日本人?”
“是啊。”老阿福回答,那平淡從容的神情反倒顯得沈英少見多怪似的。
我勒個去!沈英徹底震驚了,根據地裏麵除了羽蛇之外,居然還混進其它的日本鬼子,聽他話裏的意思,好像還當過日本兵。這還就算了,關鍵他現在居然還明目張膽地了出來,好象一點不介意自己的身份會暴露的樣子。
看見沈英吃驚的樣子,老阿福忙鞠了個躬道:“根據地很多人都知道我的身份,沈同誌可能是第一次聽,唐突之處還請見諒。”
“你不害怕根據地的人把你抓起來嗎?”沈英平複了一下情緒,驚訝地問道。
“他們為什麽要抓我?”老阿福一愣,但轉瞬間便想明白過來了,他對沈英笑著:“我雖然是日本人,但在反對日本侵略中國這件事上,我是和根據地的中國同誌的態度是一樣的,而且我還是黨員呢。”
沈英這回真真正正吃驚了,問道:“你加入了共產黨,怎麽加入的?”
“起來話長,我被征來參軍後,有一次外出打仗,上司命令我們屠殺一個村子的村民,我沒有殺死一個人,上司非常惱火,便猛我扇耳光,還罰我去東亞土木株式會社工地和普通中國勞工一樣幹挑土等重體力活,在幹活時,抗聯的軍隊打了過來,俘虜了我,但經過審查,他們發現我並沒有做什麽壞事,而且在別人屠殺村民時,還曾下手阻攔,救過幾個村民,便決定釋放我。”
“但我卻不願意走,堅決要求留下參加抗聯,當時抗聯帶隊的一位楊將軍問我:‘你為什麽要參加抗聯?’我:‘日本侵略中國是不對的,我反對這種做法,我們平民百姓也反對這麽做。眼下,隻有製止這場戰爭,才能挽救中國人和日本人’楊將軍聽後,覺得我得很有道理,便想留下我,但又想到抗聯遊擊戰爭的艱苦,便又拒絕了我的加入要求。”
“於是,我告訴楊將軍:‘我知道遊擊隊奔波於白山黑水之間,生活艱苦,而且拿一般的武器和裝備精良的日軍作戰非常危險,另外兩個民族之間的風俗習慣不同也容易導致相處困難,可是,你們不怕犧牲流血,我為什麽不能做到呢?為了製止戰爭,我就是死了,也是心甘情願的,也是值得的,請將軍閣下務必收下我!’楊將軍見我態度誠懇,便收下了我。”
“後來,有次夜間突圍時,在路上遇到了幾股日本軍隊,他們向這邊喊話聯絡,我就用家鄉的日語回答,將他們騙了開去。大家因此都非常信任我,又見我打仗勇敢,吃苦耐勞,背糧抗機槍等重活總衝在最前麵,便民主評議,介紹我加入了共產黨。”
沈英聽得這話,不由地對這位老阿福由衷佩服,抗聯那種艱苦程度根本不是常人所想象的,這他從陳西若的嘴中都聽過很多回了,老阿福做為一個日本人,能跟著抗聯堅持這麽久,而且沒有絲毫動搖,真可以得上是英雄了。
“你是日本人,為什麽會想著和我們一起打你們自己人呢?”沈英好奇問道。
“日本侵略中國是不對的,不義的戰爭,誰都應該阻止,即使國家民族不同,大家也都應該站出來阻止這場給中日兩國人民都帶來災難的戰爭,中日兩國和平相處難道不好嗎?”老阿福反問道。
“可是,如果我們中國打贏了,你怎麽辦?”沈英又問道。
“那就更好辦了,如果戰爭結束了,你們就給我寫封證明,證明我在中國沒有幹壞事,這樣我就可以回到我的祖國去了。”
沈英聽完這話,徹底的服氣了,老阿福雖然文化不高,但這個人卻是個思想自由,心性自由的人,是一個有理想的人。
可惜,這樣清醒的日本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