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生命邀約> 四十四 如何理解道學的形成和普及過程(二)

四十四 如何理解道學的形成和普及過程(二)

  宋朝設立之初是以大唐帝國為模範的。對於「教」,當初也是一樣。最初的太祖,太宗,真宗三代皇帝,對三教都表示關心,當然對三教態度各有冷暖。

  宋仁宗時,作為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歐陽修倡議古文,他特別尊敬韓愈,自認韓愈繼承人,他這種行為其實與排斥佛教是表裡一體的行為。

  宋朝初年流行的西昆體文體的作者們,大都是有名的佛教信徒。古文運動,就是要從文體和教義兩面推翻西昆體。

  西昆派為北宋初年影響最大,聲勢最盛的流派,主要在宋真宗朝流行。師法唐代詩人李商隱,代表作家有楊億,劉筠,錢惟演等,多是在朝官僚。名稱由來是楊億所編著的《西昆酬唱集》。

  西昆派停留在對李商隱詩歌藝術外貌的模仿層次,缺乏真摯情懷和深沉感慨,優點是追求詩歌藝術美感,糾正了淺陋平直的五代文風,缺點是立足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和藝術個性。《西昆酬唱集》問世后,西昆體風行一時,真宗皇帝也無法禁絕。

  歐陽修認為唐代的儒教不是純粹的儒教。最典型的例子是註釋經書時多用緯書。

  緯書是漢代出現的一批書籍,據說是孔子為了解釋經書的深奧意思而編著的,所以流傳很廣。加上表示預言的「讖」,合稱「讖緯」。中國古代的禪讓理論就是來自這種讖緯思想。

  實際上,唐朝的國定儒教經書註釋書《五經正義》就有很多地方引用讖緯,並依據緯書的說法解釋經書的字句。歐陽修對此進行了嚴厲批判。

  歐陽修說,緯書不但不是孔子之作,甚至連忠實解釋孔子思想的書籍都不是。歐陽修認為,孔子本來的學說肯定是沒有謬誤的,在他看來用內容怪異的讖緯思想解釋本來就正確的儒教思想不但毫無用處,反倒是流布毒害。

  他批判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從文獻學上、或者實證性地確定緯書的成立年代,而是排除違背自己心目中的儒教的緯書的思想,對於歐陽修來說,揭開讖緯思想的面紗,應當就會看到儒教本來的真面目。

  從漢代到唐代的儒者們認為讖緯思想就是儒教的真面目。歐陽修效仿韓愈,高度評價孔子的繼承人是孟子。在古文運動中,孟子被尊為文章高手,這種看法與他們認為文章高手就是思想家這種文學觀有關。這一點,就完全隔斷了從漢代到唐代的信奉讖緯思想的儒者們同歐陽修以後的新世代儒者們之間的關聯。

  歐陽修倡導的古文運動讓文學變得更加有意義。有人說歐陽修是因為他在官場的地位才能發動這場古文運動的。但是無論怎樣,這場運動讓我們知道學習文字是要讓大家看懂,而不是追求生僻讓別人看不懂。寫文章更不是追求表面的奢華,重在文章的實質意義。

  從韓愈開始的早一批文人已經看出了這一弊端,但是到了唐宋時期又開始追求浮華的文學,這才出現歐陽修又一次領導這場古文運動。

  中國古代的聖人們把「孝」置於德目的中心來治國,孔子繼承這種主張,並集大成而為儒教。漢代以後,學者們都是這樣解釋儒教,把周公和孔子並提,尊崇周孔。

  從這種觀點出發,孔子雖然從沒當過統治者,但是卻被授予相當於統治者的「玄聖素王」稱號。唐朝贈孔子文宣王稱號建廟祭祀,宋代的真宗在文宣王前邊追贈「玄聖」二字。後來,宋真宗給自己的遠祖起了個名字叫「趙玄朗」,這樣一來,孔子的尊號就和皇帝祖宗的名字犯忌諱了,所以,幾年以後,宋真宗又把司馬遷贈給孔子的「至聖」之稱拿過來,把孔子尊號改成了「至聖文宣王」。

  分量重的人,其頭銜往往不多,且比較固定。他們的頭銜,要麼來自製度,要麼來自人心。孔子在歷代都有新的名號,但他作為聖人的地位是不曾變化的,他的這個歷史定位,既是官方的高度認可,也符合民心眾意。儒教就是正確解釋周公和孔子集大成的經典的「教」。

  宋神宗時代(公元十一世紀)出現的宣揚孟子運動,表示儒教特性發生變質,新法黨政權繼承歐陽修的理念,最終把孟子從祀到孔廟裡。

  從漢代到唐代的儒教的讖緯思想的根本是天人感應說。新法黨的代表人物王安石與兒子王雱、心腹呂惠卿的註釋繼承和發揮了歐陽修的觀點,從根本上改革了到唐代為止的儒教。

  同為歐陽修的繼承人,但是與王安石、王雱父子為首的新學持對抗關係的,蘇軾,蘇轍兄弟的「蜀學流派」和程顥、程頤兄弟的「道學流派」,及其追隨者也注有很多經書註釋,而從道學流派登場的就是朱熹。

  道學也與從漢代到唐代的舊時代的儒教大相徑庭,他們否定緯書,彰顯孟子,這些行為不僅是道學的特徵,而且是宋代新興儒教全體的特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