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元宵夜(二)
正月十五,不僅僅是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的日子,也是古時情人幽會的日子——中國的情人節。在古時,尤其是那些大家閨秀,成年累月深鎖在深宅大戶的綉樓里,一年到頭也難得出來幾次。惟有正月十五,才可正正噹噹地打開禁錮、走出香閣,匯入那摩肩接踵的人潮中,借賞燈猜謎之機,尋覓意中郎、幽會情中人。
描寫正月十五與情人相會情境的最有名的詩詞首推歐陽修的《生查子》和辛棄疾的《青玉案》。傳統戲曲《陳三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時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這首詞與唐朝詩人崔護的名作《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中描寫了作者昔日一段纏綿悱惻、難以忘懷的愛情,抒發了舊日戀情破滅后的失落感與孤獨感。
這首元夜戀舊的《生查子·元夕》也被後人認為是朱淑真所作。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間總有太多的傷感和遺憾。世事在變,滄海桑田。回眸尋望,昔人都已不見,此地空餘斷腸人。滾滾紅塵,茫茫人海,佳人無處尋覓,便縱有柔情萬種,更與何人說?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些游女們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千百人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未曾離去!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風。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
《全明散曲》中收有李翠微所作套曲《[南正宮·山漁燈犯]元宵艷曲》一套。全曲如下:
[山漁燈犯](山漁燈)燈如晝,人如蟻。總為賞元宵,裝點出錦天綉地。抵多少鬧嚷嚷笙歌喧沸,試問取今夕是何夕。這相逢忒煞奇,輕輕說與他,笑聲要低。雖則是燈影堪遮掩,也要慮露容光惹是非。愛殺你,果傾城婉麗。(玉芙蓉)害相思,經今日久,甫得效于飛。
[錦庭樂](錦纏道)笑他們振盈盈,村的俏的男女混相攜,更喧嘩打著燈謎。(滿庭芳)且和你離芳街,步星橋,略尋徙倚。遞歌聲梅落穠李,響銅壺玉漏頻滴。(普天樂)一任他攘攘熙熙,偏咱巧遇是這上元之夕。
[朱奴兒犯](朱奴兒)一處處燈輝月輝,一陣陣喧闐鼓鼙,一曲曲昇平賀聖禧。大家羨皇都佳氣,從今後歲歲如斯。(玉芙蓉)願和伊,一雙永擬鳳鸞棲。
[六幺令]夜闌風起,盪春衫香靄遙飛,金鞭欲下馬頻嘶,歸去也,月西移。聽雲璈噫噫朱門裡,聽雲璈噫噫朱門裡。
[尾聲]歸來重把欄杆倚,慢慢的唱和新詩贈月姊,直等那斗轉參橫始掩扉。
此曲應作於永昌元年(1644)正月。是年李自成建大順王朝,定都西安。全曲描寫一對戀人在大順都城西安歡度元宵夜的情景。
這對戀人相會於元宵夜,樂而發笑,又怕笑聲惹人注目,引起非議。他們漫步長街,觀看花燈與燈謎娛樂,又離開長街,徘徊於街頭長橋,只見人群熙攘,打扮俏麗,唱著《梅花落》曲,到處呈現出皇都氣象。不知不覺間,明月西移,宮廷里鑼聲響起,催女方歸宮參與賞月娛樂。於是男方只好策馬而去,女方歸宮賞月吟詩,直至天曉。
「于飛」喻夫妻和諧,語出《詩經》:「鳳凰于飛,翙翙其羽。」「徒倚」猶徘徊、逡巡。「梅花」指古曲《梅花落》,「穠李」喻女子打扮漂亮,唐詩人蘇味道詩《正月十五夜》有「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之句。「銅壺玉漏」指古代計時器,用銅壺盛水,滴漏計時。「雲璈」即雲鑼,為宮廷樂器。「斗轉參橫」意為北斗轉向,參宿打橫,指天快亮之時。
少女懷春,少男動情。在這樣一個燈火輝煌、美妙絕佳的夜晚,哪一個妙齡男女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