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生命邀約> 十九 詠新春談習俗

十九 詠新春談習俗

  王安石的《元日》這首詩應該是所有描寫新春佳節的古典詩詞中最有名的一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歌頌春節的詩很多。王安石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蘇酒、新桃換舊符三件傳統習俗來渲染春節祥和歡樂的氣氛。這樣寫,精鍊、典型、概括力強。詩中流露出的歡快氣氛,與作者開始推行新法、實行改革、希望獲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一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的一年。春風和暢,人們懷著迎接春節的喜悅心情,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夜漸漸來臨了,家家戶戶圍著火紅的爐火,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挂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

  古時「忙年」,婦女無疑是主角,清代查慎行在《鳳城新年辭》一詩中,形象地描寫了年前婦女們飛針走線為家人趕製新衣的情景:「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我的母親有一雙巧手,有什麼時尚的款式,她一看就會做。有一年,她去北京看病,回來后,給我縫製了一條褲子,老師看見了,問我,母親在哪裡給我買的。我驕傲的回答說:「是我母親自己裁剪的。」

  後來,母親因病去世了,家裡的日子也越過越好好,可是母親的愛、母親親手縫製的新衣永遠成了心裡最美的風景。

  詩中的「幡勝」是一種用金銀箔紙絹剪裁製作的裝飾品,有的形似幡旗,故名幡勝。

  「鬧蛾」,亦稱「夜蛾」、「蛾兒」,是中國古代漢族婦女的一種頭飾,用絲綢或或烏金紙為花或草蟲之形,然後用色彩畫上須子、翅紋而成。

  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曾經寫道:「蛾兒雪柳黃金縷。」詞中的「蛾兒」就是「鬧蛾」。

  錄辛棄疾全詞如下: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的這首詞作於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階級卻沉湎於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腔激情、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

  美人形象便是寄託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除夕除夕,除去心靈的疲憊,守住永遠的快樂;除去身體的病灶,守住健康的陣地;除去往昔的困惑,守住幸福的密碼;除去昨日的憂傷,守住美好的明天。

  除夕到了,願你除去一切不如意,守一個幸福的除夕夜!

  一年又一年,願新年勝舊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