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獻禮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參加宴會的賓客,漸漸將露天的場地填滿。
這次宮宴,設在皇宮寬大的教場之中。座位是近五尺長、兩尺寬、一尺高的案桌,一桌一般坐兩人,或者獨坐。
主席位坐北朝南,由於沒有皇后,最高處只有皇帝一人。
與一般封建王朝有所不同,太后雖說在大盛也有很高的地位,可卻比不過皇帝,甚至是皇后。太后受人尊崇,只因她是皇帝的母親,是從孝道。
太后的座次在皇帝左邊,再往下,左側是各位王爺,右側是嬪妃。這些就是主席台上的所有坐席,清一色的皇室成員。
正對高台的是一大塊空地,用於宮人上菜、宴會助興表演等。
空地兩側設了大量的席位,東面以各位皇子、公主為首,外加諸多身帶爵位之人,西面則是朝中大員,軍中頭部將領。
座次越靠前,代表身份越尊貴。例如,秦憶茹身為封號公主,又是長女,地位在皇帝的三子三女中排首位。因而,她坐在東邊第一排,最中間的位置。
在她的正對面,就是官員中執牛耳者,當朝左丞相柳不凡。兩邊是各部尚書,三大寺卿,將軍等人。
大盛朝中,最主要的職能部門是,六部、三院、三寺。
六部制度承繼自唐,只在具體負責方向上有些許變化,其他地方大致相同。
三院指的是,是翰林院、都察院、監察院。
翰林院類似現代的秘書處、辦公廳,監察院相當於紀檢,監察全國各道。都察院,由御史台改組,擁有監察、彈劾官員、勸諫皇帝的諸多職權。為防止御史權力過大,京畿之外的監察職權,由監察院負責。
三寺,大理寺,光祿寺,鴻臚寺。
大理寺類似現代的最高人民法院,光祿寺相當於後勤部,主要負責祭祀、宴會、勞軍等事宜,鴻臚寺負責外交。
六部最高長官是尚書,三寺最高長官稱寺卿,三院最高長官為都御史。
其中六部尚書和三大寺卿,一起被叫做六部九卿。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合稱三法司,有時會一起審理某些要案,也就是通常說的三司會審。
韓銘藉此機會,一個個地看了過去,把大權在握的這些人牢牢記在腦海里。
在他四處觀察的時候,縮著身子的柳老丞相也在看他。當然,他只是順帶的,這些大人物心裡根本沒這號人。現在能被看一眼,還是托小姑娘和韓家的福。
看到秦憶茹一臉如常,對面的官員微微皺眉,都覺得事情有些奇怪。
剛到酉時(17點),皇帝踩著點踏入會場,面無表情地朝著高台走去。
在和太后見過禮,與眾多叔伯、兄弟打過招呼后,他站在自己的座位前。
「見過陛下。」在場之人紛紛行禮。
皇帝抬了抬手,說道:「免禮。朕已到不惑之年,過了今日,卻要知一知天命了。按例,開宴之前當拜天祭祖,然,朕德薄功微,實在愧於先祖,此項儀程作罷。」
他說完之後,場中一片嘩然。不明內情的人,很不理解皇帝的做法,自己的整壽都不在乎的嗎?
而最前排的官員則是一臉凝重,陛下是怕今天的事會被先祖怪罪?
「陛下,自您登基以來,大盛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商貿繁榮。無論是歲入還是子民之數,俱是歷朝之最。且不久之後,嚴侯定能平定南洋,有此等開疆擴土之功,怎能說是德薄功微呢?」柳丞相站起來歌頌了一番。
皇帝擺擺手,「丞相謬讚了,全仗先帝遺澤和諸卿之功勞,才有此等大盛之景。朕不過是恰巧坐在這個位置上而已,換誰都是一樣的。」
「陛下……」
皇帝打斷了他的話,衝下面說了一句,「開宴吧。」
這一番機鋒,韓銘看得很是無語,皇帝就像是在說,「早點吃,吃完好上路。」
有這麼急嗎?
大概是他的眼神很明顯,皇帝若有所覺,還對他舉了舉手上的杯子。
韓銘一呆,趕忙回應,敬了一杯。
「說,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你和父皇這麼熟的樣子?」秦憶茹湊了過來,心裡酸溜溜的,父皇有了女婿就忘記女兒。
「可能是陛下知道我身上沒有錢,有些可憐我吧。」
秦憶茹一囧,有些不好意思。這就是男人嗎?剛見面就能聊到這上面了,父皇也真是的,自己都不要面子的啊!
「要不,給我漲點月錢?」韓銘就喜歡看到這個樣子的小姑娘,真是有趣。
「想都別想,我母妃也只給父皇留十兩銀子,你一個月一兩已經很多了。」秦憶茹瞪了他一眼。
韓銘搖頭笑了笑,拿過杯子喝了一口。不給就不給吧,反正有錢也沒地方花,就是什麼時候能有陛下……
他突然意識到了什麼,皇帝一個月十兩銀子?這,他也沒錢?
悄悄看了一眼端坐在最高位的人,又看了看身邊的小姑娘,原來是家族傳統啊。
皇帝說了開宴之後,一旁的宮人就開始忙碌起來,穿梭在各桌之間上菜、添酒、端盤。而場地的正中央,也開始了暖場節目。
這是韓銘第二次看到大盛的歌舞表演,內容嘛差不多。不過,這個舞女的質量卻是越來越高,穿得越來越少。
「好看嗎,韓公子?」
在他把這裡和上次進行對比的時候,一道危險的聲音從左邊傳來。
「嗯,還行,比上次學府的強上一些。」
「那要不要讓父皇賞你幾個?」
韓銘笑了,湊到她耳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非我能控制。就像你喜歡花一樣,也會忍不住多看幾眼。不過,摘花就算了,麻煩。」
「鬼信你。母妃說得對,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秦憶茹別過頭,用後腦勺對著他。
她不知道為什麼,心裡總是慌慌的,只有不斷找韓銘搭話,才能好受一些。
「行啦,吃點東西,這個筍不錯的。」韓銘拉了拉,夾了點菜過去。
「哼,這事沒完。你瞧瞧對面,那些人都不看的。」秦憶茹一邊吃著菜,一邊指了指前面。
這個韓銘就沒法解釋了,這些人小命能不能保住還難說呢,誰有心思在這個上面。
連續演過兩個節目之後,六安站到台前,高聲唱喝,「獻壽禮。」
以往壽宴的流程是,祭天,獻禮,開宴,敘話,表演,祝詞,結束。現在皇帝上來就開宴,這個流程就徹底亂了。
給皇帝送禮是有講究的,不能太差,也不能太好。你有沒有錢,皇帝心裡門清,這個時候裝清廉可要不得。但也不能太出格,不然不好圓。
一般來說,不犯忌諱,又能討好皇帝,送到心坎里的少之又少。官員在這個時候,都是但求無過的心態,只要不重樣就好。
特立獨行又有特殊技能的,那就好辦了,字、畫、書,親手做的禮物寓意好不說,還展現出文人風骨。
然而,這一次,大家都沒這個心思,紛紛送上了價值不凡的東西。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聽天由命吧。
皇帝無論收到了什麼,都客氣一番,臉上掛著無懈可擊的笑容。
臣子送完禮之後,輪到宗室。各位王爺就沒那麼多顧忌了,他們日子好不好過全仰仗皇帝,送禮自然要送精品。
什麼玉石壽桃,薄如蟬翼的石質屏風,黃金打造的小宮殿,一看就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收到這些東西,皇帝的心情好了許多,至少這些個親戚的誠意很足。
晉王作為皇帝的同母兄弟,地位非同一般,他的膽子也最大,直接送了一把寶刀。
韓銘聽到禮物是什麼,差點就噴酒了。這兩兄弟,還真是一點都不掩飾。
大人們送完禮物,就該輪到小一輩了。若是在電視劇里,就是一番明爭暗鬥,劍拔弩張的爭寵戲碼。
可皇帝的最大的皇子才九歲,其他兩個都是八歲,全都是小屁孩,說話才剛利索呢。
送禮的順序按年齡從小到大,兩個小公主怯怯地走到皇帝面前,「祝父皇身體康健,萬事順心。」
「嗯,你們給父皇準備了什麼啊?」皇帝摸了摸她們的頭髮。
「我們給父皇抄了平安經,母妃說很靈的。」
「是的,我也抄了。」
皇帝接了過來,看著上面略顯稚嫩,但整整齊齊的字體,笑道:「我兒有心了,父皇很喜歡。你們不是想要那兩匹馬駒嗎,明日讓人去牽。」
「哦哦,謝謝父皇。」兩人蹦得老高,風一樣地跑下去了。
在他們之後,三位皇子送的東西差不多,都是手工製品,秦琛特意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書。
皇帝很滿意這些,都回了兒子們喜歡的東西。對於他來講,東西值不值錢並不重要,反正大盛也沒有人比自己有錢。
看到就剩下自己寶貝疙瘩沒送了,皇帝不由得有些期待。雖然每次小茹送得都是貴的,直接買的禮物,可架不住是她親手賺的錢啊。
一想到閨女的錢都花在這上面,他就有些心疼。尤其是,聽說前一段時間還有人搗亂,害得她連買禮物的錢都沒有了。
「六安啊,你今年送了兩份,朕也只能回一份禮。」
「陛下,那銀子可是老僕的棺材本,當殿下借的,可不能算在老僕頭上。」
「難為你了。」皇帝笑了笑,沒有再說話,而是專註地看向門口。
由於東西太多,秦憶茹沒有帶到宴會場地,而是等人驗看檢查后直接入了私庫。她把驗收單遞給唱禮之人,就返身回去了。
「長安公主殿下,祝陛下笑口常開,心想事成。特此敬獻廬陵稻米五車,素箋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