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議事
朱雄已適應了每天「教導」「大侄女」的生活, 乍被打斷還愣了一下。太子沒有跟他商量,他腳掌在青石板上打了半個旋兒,站正了, 說一句:「那我先回部里去了。」
太子擺擺手, 很隨意地說:「去吧, 別跑, 才下了雪,地上滑。」
朱雄答應一聲, 慢走了幾步,繼而飛快地溜掉了。公孫佳看太子與朱雄說話時口氣輕鬆又隨和, 足見二人關係不差。心道,那以後辦事就方便了。公事上與同僚意見相左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是一個立場, 事情就會好辦許多。
太子穩得很。
穩得很的太子對宮廷很熟, 雖然帶著隨從,仍然能領著公孫佳從最安靜、順暢的路線走到東宮。兩人邊走邊說, 太子隨手指著宮廷中的殿閣說些掌固:「那個是後來建的,這一片就顯得局促了。」
公孫佳道:「旁邊兒倒是寬敞。」
太子道:「那是拆了原先一座樓。」
兩人就在宮裡閑逛,差不多到了東宮,公孫佳才見識到太子在東宮也是個大寶貝兒,跟她在自己家也差不多。兩隊人涌了上來,極有秩序將人迎進去。看到她跟著進來也不驚慌,馬上就從隊伍里分出一個人奔到後面報信。
等公孫佳跟著太子在小廳里坐下的時候,招待她的東西也都準備好了。她是女子,與男人所需之物不同,太子妃特意點了兩個侍女站她身邊。公孫佳也得說,太子妃主持這些事是稱職的。
太子擦了把臉, 除了外袍,去了上朝上戴的冠,形態更是放鬆,問道:「今□□上議的事,你怎麼看?」
公孫佳道:「最大的事兒也就是官員的輪番考核了,是要趁著這個時候調一調人了么?」
太子道:「太籠統啦,看來還是沒大看明白。凡考核官員,除了調換,也是能從他們口中問出些下情。這些官員里,最重要的是縣官,他們是親民官,百姓去哪裡得見天顏?朝廷政令都是經縣官的手,縣官好不好乾繫到天下太平……」
公孫佳聽他說了這些,似乎不是暗示自己在兵部考核的時候給安插人?順著他的話說:「如此說來,軍中也是一樣的。」
太子道:「一樣,又不一樣,縣官騰挪的餘地大,軍中騰挪的餘地小……」
絮絮叨叨說了一陣兒,又有官員要來見太子,公孫佳道:「那,臣先告退,兵部的卷宗我也理得差不多了,以後有的是趕時間來領訓。」
「要考核了,你怎麼還有功夫?」
公孫佳笑道:「我不管那個。地圖、軍械才歸我管。」
太子道:「既然如此,我的話就可以問了。」
公孫佳心道,這是重點了,說:「殿下這麼慎重,不知道是什麼事?」
太子道:「陛下有意讓自家子弟鍛煉鍛煉,岷王已是內定的,這個你知道了,燕王也不甘人後啊!你看我這家裡一個個長得這麼高大了,他們哪個北上合適?」
公孫佳道:「陛下也問了這個問題,我給擋回去了。」
「哦?」
公孫佳道:「殿下面前,我只有真心話。您擔心的還是燕王吧?」
太子沒吱聲,算是默認了。
公孫佳道:「這要這天下還講規矩,東宮就不會有危險,諸王有別的心思就不容於世。只要這天下人還沒發昏,東宮輕易就不能涉險。您問誰,只要他是個正經人都得這麼說。況且,東宮自身也不宜輕舉妄動,像這樣的大事,成了,固然是有功。可對東宮而言,這功勞您想要個什麼賞?賞無可賞。」
太子長嘆一聲:「我說的是二郎。」
「那也一樣,」公孫佳這回沒點章昺和紀氏的名,而是說,「他是您的兒子,是東宮的人。功成他有賞,萬一呢?如何收場?」
「燕王……」太子皺了皺眉。
公孫佳笑道:「您一向睿智,怎麼現在倒鑽起牛角尖兒了呢?燕王算什麼?您擔心的,是他為國立功?且不說如今紀宸眼睛都綠了,沒了紀宸,也輪不上燕王吶!咱們賀州出來的人,是與陛下、與您一路殺到京城的。」
太子也是一聲輕笑:「是啊!我是鑽起牛角尖兒了,你小孩子不知道,這不動聲色的日子,最難熬。安靜,又不能平庸,像是什麼都沒做,又不能真的什麼都不做……」
太子心裡的牢騷也是挺多的,本該最親近的妻兒已在他心裡上了個黑名單,心事不想對他們講,吐露心事都得挑人。
公孫佳聽他說完了牢騷,心道:您這不挺明白的么?
太子又問道:「東宮之子,個個平庸,好嗎?」
「那不是還沒到時候嗎?」
「眼下……」
「眼下未必是機會。」
「燕王家的大郎能繞過宗正寺,只要燕王出征,上陣父子兵……」
公孫佳很有耐心地對太子說:「那也要他爹爭氣。您想單派皇孫出鎮,也先想一想陛下的心情,如果是去太平地方倒沒什麼,要是北方,為大局著想一次也不能放這麼多生手出去。無論是廣安王還是他的弟弟們,都要配個老將,這個選不好配。」
太子想了一下,道:「是啊。不上不下的!」
「要是您必得一個兒子出去代您看一看,您來說,最合適的人選是五郎,可是陛下那兒怕不好說。」
太子追問道:「為什麼是他?」
「他終究是您的兒子!不妨與他談一談,」公孫佳慢吞吞地說,「他的婚事很巧妙的。」
公孫佳認為自己說到這裡就差不多了,果然,太子眉頭一松。他也想到了,與章昺不同,章旭常年跟在章昺身後打轉,但是章旭姓章!他不是沒了紀氏就沒份量的。他本來就沒什麼份量!為什麼沒份量?因為生母早亡又卑微生前還不得寵,親爹對他就很平淡。
這可太好辦了,太子就是那個掌握關鍵的人。而章旭成了紀家的女婿,紀家人對他也沒有敵意,不至於強烈反對,又或者把他給暗害了。
太子道:「很好。」
~~~~~~~~~~~~~~~~~~~
公孫佳從東宮回到兵部,又到了會食的時候了。她有中宮送來的小灶,兵部同仁們就只好還吃部里的飯,朱雄覺得自己的飯都不香了。心道:我一定要再找個好廚子過來!
公孫佳這飯吃得就有點心不在焉的,太子今天這一出,還是想派個兒子出去搞點功勞、跟軍中的聯繫深一點。忌憚燕王是真的,栽培兒子也是真的。最後如果真的派出了章旭,就是她的話起了點作用,如果還是章昭,可能會有麻煩。
要她給章昭爭這一次的機會,她是一點也不願意的。她給皇帝出的那個宗室「立業」的主意,可沒打算讓這麼高等級的人出去,一個個沒經過磨鍊就處在高位,放出去都是添亂。出鎮還好,出征馬上就能見真章,而戰場上的真章,都是血和命。
為了保章昭,她還得給章昭安排好人,還得有一部分是自己人!一想到這個,她就容易聯想到鍾源,就是因為要死護住燕王才弄成現在這樣的。燕王已不算無能,都會遇到意外,何況章昭?
老實呆家裡得了!
公孫佳有點怨念。
這份怨念在下午的時候就被新的消息衝到了一邊——胡兵叩邊。
當時,公孫佳午睡剛醒,單宇給她重攏好了頭髮戴好官帽,朱雄就跑到門外用力拍門:「大侄女,起了沒?!快!出事了!」
元錚敏捷地躥到門口打開了門,對朱雄道:「侍郎,君侯才起。何事?」
「胡兵叩邊!她回來的時候就說胡人會有異動,才幾天呀?就應驗了!陛下和政事堂都叫我們過去!」
公孫佳走了過來問道:「什麼時候的事?敵軍有多少?從哪裡南下?沿途各城戒備如何?有什麼損失?秋收都完了嗎?陛下生氣了嗎?」
她回來的時候已是秋天,以她的體質,現在房裡都要開始燒炭盆。按照日曆,其實還沒有正式進入冬天。冬至祭天也就在這兩天了,搞這個事,難保皇帝不生氣。
朱雄道:「小祖宗,你先別管那些了,想知道什麼,到了你就什麼都知道了!可惡,竟然不先報我兵部!」
公孫佳卻知道,邊將、地方官員有好些還是開國元勛的舊底子,往京城報信,文官還好些,要經進奏院,邊將按說該經兵部,但是兵部一直不重要,都是報給太尉的——呃,這是鍾祥的鍋。
默默地跟著朱雄一起去面聖,公孫佳跑得氣喘吁吁,被朱雄拉著跑。她覺得自己像個風箏,已經被朱雄掄得橫飛了。進了殿,公孫佳扶住膝蓋大喘氣。
皇帝正在不高興,冬至祭天是個大典,誰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聽到壞消息,看到公孫佳這個樣子才把臉色緩了一緩。對鄭順道:「給她上茶。都坐吧。聽聽,議一議。」
軍報很明白,胡兵原是一團,臨近邊境才分作兩路,走的還是幾百年來那兩條走爛了的路。己方損失不算很大,因為秋收已經都差不多了,沿途的城池這幾年才整過一次,他們還沒有攻下。但是周邊的村鎮就倒了血霉。
各地守軍嚴陣以待,但是只敢趁敵不備小股騷擾。一則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二則對方確實勢大。
皇帝問趙司徒:「你們怎麼搞的?這麼些年了,竟坐視他們坐大?平日里不是個個智計超群的嗎?」
趙司徒唯有謝罪,認個無能,然後再由朱勛說:「陛下,司徒已是儘力了。胡人北遁,王庭不好找,人都找不到,他有什麼招都得落空。」
「哦,那現在人都送上門來了,你有什麼招呀?」
公孫佳第一次見識到皇帝在說重大的軍國大事,與她在朝上上那幾本時完全不同,心裡不由發毛,皇帝現在的這個樣子,她是不敢撒嬌耍賴的,估計就是她外公來了,也得正經著回話。
一看朱勛,雖然還咧著嘴,表情已經僵硬了。公孫佳悄悄地在椅子上往後縮了縮,後背抵上了椅背。餘光瞄到朱雄,他一點救親爹的意思也沒有——他也在慫著。
公孫佳垂下了眼睛,心道:大意了!不該對什麼皇子皇孫出鎮的事胡說八道的,今天打死我也不會提什麼岷王和章昭。我就只管說兵部的事,我也只管地圖和軍械。
整個殿里,人人自危——皇帝他真的懂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