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封功論賞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封功論賞

  鄭雲回所下的第二道皇令,不再是任命的皇令,也不是什麼問罪追責的皇令,而是一道封賞的皇令。


  最先封賞的,是奮力抗擊大雍入侵的士兵將領們。


  封在雁州大戰中犧牲的儀鸞衛大將軍宋定邊為兵馬總管,追贈司徒,定謚為「勇」,並優待其家族子弟,三代可蔭封出仕;


  封在雁州大戰中斷去一臂的雁西衛大將軍為雁西兵馬大總管,統領雁西衛、劍南衛,優待其家族子弟,三代可蔭封出仕;


  封在雁州大戰中馳援的嶺南衛大將軍關寒松為嶺南兵馬大總管,統領嶺南衛、江南衛,優待其家族子弟,三代可蔭封出仕;


  封在雁州大戰中犧牲的雁西衛都尉穆宜為巾幗大將軍,特許以大將軍禮儀下葬,厚其父母兄弟;

  封……


  封……


  稚嫩的話音,說著一道道封賞的旨意,震動了殿中所有官員的心。


  這些封賞,是對那些浴血奮戰的士兵將領的恩恤,是對那些付出了一切乃至性命的士兵將領的褒獎,更是……在國朝豎起了無數支功勛柱。


  史筆如椽昭後人,丹心似血知忠義。


  這是國朝有功之臣,值得被刻錄在青史之中,最初由鄭雲回這一個稚嫩的皇帝提出。


  也正是在此之後,那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大安朝犧牲了二十萬士兵的大戰,正式定名。


  史稱「雁州大戰」,此後史筆刀工才能昭功彰忠,成為後世所銘記的典範。


  這一刻,鄭雲回聲音稚嫩,心情沉重。


  這些都曾是一個個鮮活的人,都是一條條性命,再多的封賞,也都只是身後之事。


  原本,這二十萬士兵不用犧牲的……


  就算他成為了帝王,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封賞了。


  他卻不知道,他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了不起了!

  在大戰之後,不管是韋皇后還是十皇子都沒有做到的,他做到了。


  新帝登基第二道皇令是封賞,首先封賞的不是有從龍之功的官員將領,而是封賞在雁州大戰中死去的士兵將領,這……這……


  官員們心潮帶起伏,久久不止,看向鄭雲回的目光似多了一些先前沒有的東西。


  是,皇上年紀是很小,但能下這樣的皇令,這還是讓他們對以後生了期待和信心。


  年紀小又怎麼樣,只要其背後教導輔助的人足夠清醒厲害就可以了。


  他們眼神有高興,有欣慰,有期待,難以一一名狀。


  沒有給這些官員們太多思慮消化的時間,鄭雲回在安靜了片刻之後,繼續說話了。


  他這樣說道:「朕得以登基為帝,多賴諸位愛卿相助,特別是朕的姨父汪印……」


  聽到這裡,所有官員的耳朵都高高豎了起來,都不由自主屏息等待著。


  皇上這麼說了,那接下來就是要封賞汪印了!

  皇上會給汪印什麼樣的封賞?

  這是宣政殿中所有官員的疑問,同時他們心中也在暗暗推敲著。


  國朝三師已經有了,這三師對皇上登基的貢獻,還在汪印之下。


  皇上已經給了這三個人三師之位,那麼可以給汪印的封賞是什麼呢?


  公侯之爵?位極之權?

  他們想象不出來,一則是因為汪印的功勞太大,二者也因為汪印對皇上來說有著特殊的身份。


  汪印是皇上的姨父,又是保護皇上的人,可以說,沒有汪印的話,皇上絕對不能成為皇上,甚至還不能活著。


  畢竟,當初韋皇后對是多麼的深惡痛絕,要是皇上當時沒有被救出宮中的話,絕對不可能活著。


  到了如今,他們這些官員當然也知道了,帶著皇上躲藏起來人,正是汪印的夫人。


  汪印對皇上,不僅有擁立之功,更有活命之恩。


  這麼大的功勞,得配什麼樣的封賞?

  官員們在等待著,也在腦海中演算自己接下來的應對。


  若是望皇上給汪印的封賞大於其功勞,或者說汪印真的位極人臣,那麼他們是跳出來反對呢?還是跳出來反對呢?

  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嚴格的考核啊!

  和這些官員屏息等待的不一樣,汪印聽到鄭雲回這麼說之後,神色依然十分平靜。


  若是官員們有讀心術的話,就能發現,汪印此刻非但沒有感到開心,反而感到有些無奈。


  封功論賞,是每一個皇帝登基之後要做的事情。


  但對於汪印來說,他其實不需要任何封賞,他只想局勢平穩,只想儘快離開宣政殿,回家好好陪著阿寧,等候他們的孩子出生。


  然而,當前的情勢卻不由得他拒絕這個封賞。


  封功論賞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酬功,更是為了穩住朝廷,安撫人心。


  真正需要封賞的人,是跟在他身後,始終支持小殿下登基的那些人。


  對剛剛登基的小殿下來說,需要用封賞這樣的方式,來肯定支持他的那些人,讓他們的心安穩下來。


  只有這些人的心安穩了,國朝才不會生亂。


  對這些官員叫你來說,封賞就是最好的證明,證明他們先前的支持和付出,都是值得。


  同時,對那些保持中立和觀望的人來說,這是一種鞭策和推動。


  因此,封賞乃一箭三雕,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小殿下登基為帝,他居功至偉,如果他不接受封賞的話,那麼其他人如何能接受封賞?

  如此,他才沒有拒絕這個封賞。


  他知道這是國朝的需要,同時也知道這是鄭雲回的心意。


  坐在皇位上的鄭雲回,目光始終還是落在汪印身上,落在他姨父身上。


  按照他的本意,汪印值得最高的封賞,就算不是公侯之爵,也要是三師這樣的位置。


  在他的心目中,汪印才是真正教導他、引領他、保護他的人。


  他想起了跟隨姨父前去江南道所經歷的一切,不管是書院論道還是洪水之災,姨父所經歷每一件事情所做每一件決策,都讓他在其身邊。


  姨父不會說得太多,只會告訴他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來看待國朝的百姓,來看待國朝所遭遇的災難。


  他又想起了姨父在離開京兆之前,曾帶著他夜行京兆。


  姨父帶著他去了東市西坊,帶著他去看了繁華無比的萬映樓,也帶著他去見了寥落冷清的西坊,最後還帶著他去了長平塔。


  在長平塔上,姨父告訴他有關皇家的秘聞,引導他開悟。


  他在江南道的時候感受過儒道,也感受到生死,最後在長平塔時感受到民生之艱和帝王之難,內心逐漸堅定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的皇上。


  他想為國朝開太平,想為百姓謀福祉,引導他這樣想的人,正是他的姨父!


  他的姨父汪印,雖然沒有為師之名,卻做到了為師之責。在他心目中,姨父就是太師!

  在雁州大戰中,姨父不畏生死,千里馳援雁西衛,並且付出了慘烈的代價……姨父的德行,足以成為太傅。


  此外,他之所以能夠活著,是姨父一直派人保護著他,在他危難的時候,將他救了出來。


  姨父保住了他,保其身,保其生,這不就是太保之責嗎?

  在他的心裡,三師之位,可以集於一人,那就是他的姨父汪印!

  如果有可能,他想將姨父封為太師太傅太保,然而,不能有這樣的可能。


  即便當時在護國公府內,他身邊圍繞的人,都是無比支持他的人,也都是他所能信任的人,他都不敢將這樣的心思說出口。


  對國朝而言,三師職責怎麼可能集於一人?尤其是在這樣的時候,絕對不可以。


  這樣的事情,非國朝之福,反而是禍亂之源。


  倘若他真的這麼做了,那麼就將姨父將他自己將國朝置於無比危險的境地。


  姨父必定受到所有官員的攻擊,乃至受到天下人的唾罵;朝中的官員會認為他是小兒心性,不足以成為明君;國朝權力集於一個不是皇上的人,那就有被顛覆的可能。


  因此,他不僅不敢這麼做,甚至連半點心思都不敢透露。


  三師不行,封公封爵,姨父也拒絕了。


  他再三衡量之下,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想到了一個勉強合適姨父的封賞。


  於是,在所有的官員的注視之下,鄭雲回端正身子肅穆臉色說道:「朕潛龍之時,多虧了緹騎忠心護主。傳朕旨意,重新設立緹事廠,為正三品官衙,令汪印為緹事廠督主,所有緹騎官擢一等。」


  是了,在先帝的時候,緹事廠已經被廢除了,所有的緹騎都已經解散了。


  如今新帝登基,重新設立緹事廠,任命汪印為緹事廠督主,這實在是太正常的事了。


  緹事廠督主原來只是四品官職,現在擢升為正三品,已經算是飛速擢升了,但想想汪印的功勞,三品官員,其絕對有資格擔任,

  緹事廠重新設立,汪印官封三品,在朝中官員看來,這都是基本操作了。


  事實上,因為緹事廠和汪印太過矚目,沒有人能夠忽視,如果不是現在鄭雲回鄭重其事進行封賞,他們還差點忘記了緹事廠其實被廢除了,緹騎也都被解散了。


  因此,在他們看來,這個不是對汪印的封賞,更多是對緹騎的封賞。


  那麼汪印呢?皇上對汪印真正的封賞是什麼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