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三分荊州
陳到出兵荊州的同時,漢中的龐統也在調兵遣將。
留下穩重的徐晃和多謀的陳宮鎮守漢中,龐統親率七萬義勇軍,以王平、劉磐為副將,馬鐵為先鋒,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了漢中的邊境,只等江州徹底亂起來,便會立刻跨過邊境線,直擊荊州最西北的上庸郡。
長安那邊,馬超也做出了動作。
龐統即將參與到荊州亂戰,留守漢中的兵力減少,徐晃足可抵擋住益州方面的威脅。但為了安全起見,馬超派出大將張遼,率兵三萬,趕到了雍州與豫州的交界處,聯合當地的駐軍,組織起一支十萬人的兵馬,共同組建起防線,防止曹操來渾水摸魚。
本來曹操的確是想趁著荊州大亂,前來分一杯羹的,可是當他知道馬超派張遼提前一步封鎖了兩州交界,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時至今日,那場北方大戰留下的後遺症,還在困擾著曹操,曹操絕不想在沒做好萬全準備之前,再和馬超開戰了。故此,荊州雖是塊兒大肥肉,曹操也不得不放手了。
又一個月後,江東軍攻克了章陵郡,佔據了荊州東邊的四個郡,包括盛產錢糧的江夏,可以說是在荊州站穩了腳跟了。
直到這個時候,陳到才率兵趕了過來,卻為時已晚矣。
無奈的陳到,立刻聯絡上嚴顏,暫時放棄了進攻的姿態,轉而採取了守勢,在力保其他各郡不失的前提下,牽制住了孫權的江東軍,讓他們無法在寸進半步。
孫權年輕氣盛,接連拿下荊州四個郡之後,傲氣縱橫,不甘就此止步,數次率兵突破,意欲衝出陳到和嚴顏的封鎖,卻被陳到二人迎頭痛擊,殺的大敗虧輸。若非周泰捨命相救,孫權怕是就要死在戰場上了。
看著滿身傷痕、陷入昏迷的的周泰,孫權忍不住落下淚來,回到駐地后,立刻叫來醫者,為周泰療傷。
等眾人卸下周泰的鎧甲,這才發現周泰身上的傷痕足有十三道,且每一道,都深可及骨。江東眾將士見狀,無不驚駭,自此以後,私下稱周泰為「不死將軍」。
差點折損了周泰這員大將之後,孫權冷靜了下來。
他知道這場戰鬥,前期之所以江東軍屢戰屢勝,是因為有魯肅等人的運籌帷幄,以有心算無心,荊州兵的反應跟不上節奏,才會輕易丟掉了東邊四個郡。如今陳到重回荊州主持大局,老將嚴顏也適應了江東軍避虛就實的戰略手段,孫權再想和之前一樣順風順水,就很困難了。
吃到了苦果的孫權,開始為自己的年輕氣盛而反思,
出兵之前,他一心想要證明自己在軍事方面的才能,以消除父兄留下來的影響,前期他卻是也做到了,拿下四個郡,便是證明。可他畢竟還是太年輕了一些,指揮戰鬥的經驗不足,無法很好地駕馭大場面的戰爭。
所以孫權決定,見好就收。他的目的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既拿到了實惠,又為自己正了名,他可不想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到最後再被自己親手毀掉。
於是,孫權把軍務大權全部交給了大都督魯肅和副都督呂蒙二人,他自己則是借口母親吳國太壽辰將至,星夜趕回江東去了。
誰都知道孫權是個大孝子,從來不曾或忘吳國太的壽辰,在孫權的威望正值頂峰之際,他抽身離開戰場,非但不會讓人非議,反而還會稱讚他忠孝兩全。
經此一事,孫權的吳侯之位,變的更加穩固了。自從接替孫策成為吳侯以來,還從未如此穩固過。
當然了,孫權也不會做甩手掌柜,他給魯肅下了密令,叮囑魯肅可以根據戰場上的形勢,自行決定進退,但前提是,已經到手的四個郡,絕不能丟。
到手的肥肉再吐出去,孫權丟不起這個人。
孫權走後,大都督魯肅成為了江東軍的最高指揮官,他的統帥才能,可要比年輕的孫權強多了。
在魯肅的指揮下,江東軍雖仍是未能突破陳到布下的防線,卻也把陳到按在了戰場,無法脫身。雙方的戰鬥,驟然陷入了膠著之中。不約而同的打起了消耗戰,誰率先在糧草供應上出現問題,誰便會成為失敗的一方。
有江夏在手,魯肅的底氣很足。而陳到則是憑著襄陽多年來的存量,寸步不讓。
這一僵持,就是兩個多月的時間。
打破僵局的,是忽如其來的龐統。
龐統用兵如神,趁著陳到與魯肅僵持之際,誰也無法輕易脫離戰場,龐統率軍呼嘯而來,從漢中直擊荊州的上庸,上庸守將才能有限,又未料到龐統會毫無徵兆的前來攻城,勉強抵擋了數日之後,被龐統設計誘處城池,埋伏在一旁的王平率軍殺出,一刀斬下了他的首級。
隨即,王平倒卷兵鋒,與劉磐一左一右,強行殺入了上庸城,短短半日,便蕩平了上庸城中的荊州兵,迎接龐統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