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漢中爭奪戰 一
處理完楊松兄弟的事情之後,諸葛亮又把目光轉向了張魯。對待張魯,可不能像對待楊松那樣一刀斬之,不管怎麼說,張魯自祖上三代,便已經在漢中傳教,教徒頗眾,若是把張魯也殺了,肯定會激起民怨,勢必會影響到諸葛亮與龐統的後續計劃。
因此,諸葛亮決定暫時不殺張魯,讓他活著,遠比讓他死去的作用更大。
沉吟了一下,諸葛亮開口說道:「張魯,你身為一方諸侯,鎮守漢中多年,多少還是有些功勞的,本相決定給你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只要你肯投效梁王,本相定會向梁王說項,保你一世衣食無憂,如何?」
張魯大難不死,自然是喜不自勝,連忙跪倒在地,向著諸葛亮不停地行禮,口中更是感恩戴德:「多謝諸葛相國不殺之恩,張魯銘感五內。張魯願交出兵符印信,二十五萬漢中軍,悉聽相國處置。」
能在漢中呼風喚雨多年,張魯也不傻。他知道諸葛亮留他一命,是想通過他的手來掌控漢中。可是他別無選擇,權勢不過過眼雲煙,終歸還是性命更寶貴一些。
結果張魯交出的兵符印信之後,諸葛亮和龐統對視了一眼,均自彼此的眼中,看到一抹悄然消失的輕鬆。
這件事,終於成了!
安排好了張魯臨時的看押之所后,諸葛亮和龐統便再次忙碌了起來。
時間緊,任務重,劉備不日便會殺到漢中腹地,留給他們的時間,著實不多了。
單憑這手中的三萬義勇軍,是很難抵抗劉備二十萬大軍的。所以諸葛亮和龐統決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管漢中城中的一切兵權,讓留守城中的五萬漢中軍,成為他們抵抗劉備的一大助力。
他們並沒有盼著,五萬漢中軍能悉數為他們所用,其中必然還存在著不少仇視義勇軍之人。畢竟在漢中軍的眼中,義勇軍是後來者,是入侵者,有敵視情緒也是正常的。
諸葛亮把整合漢中軍的事情,交給了徐晃。以徐晃治軍之嚴整,想必他能在最短的時間中,消弭掉大多數漢中軍心中的抵觸情緒。至於那些怨念深重的小部分漢中軍,只能暫時先把他們關押起來,等日後在慢慢引導了。也免得這一小部分人,在漢中城內挑起不必要的事端。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個道理,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很明白的,眼下形勢危急,是決不能讓漢中城內出現任何異常聲音的。更何況,剛剛到手的漢中城,還遠遠稱不上是堅固的堤壩。
龐統的任務,是安撫那些漢中城的官員們,在他們中間篩選可用之才,加以穩固漢中城內的局勢。相比外來者而言,若能招降本地官員中的一部分人,由他們來進行戰後的善後工作,勢必會被外來人更妥善一些。
諸葛亮安排給張遼的任務,是駐守城牆,隨時做好抵抗劉備的戰前準備,並派出大量的探馬,隨時打探劉備那邊的消息。
而諸葛亮自己,縱覽全局,兼顧安撫城中的百姓,降低百姓們的抵觸情緒,勸導他們接受義勇軍的管制與保護。
諸葛亮在漢中城中從容安排之際,劉備已經率軍來到了廣漢。
廣漢與漢中接壤,是益州最北部的一個郡。劉備騎在一匹白馬上策馬狂奔,不時回頭招呼麾下將士加快速度。劉備坐下的這匹馬,當然不是寶馬的盧了,的盧在龐統遇伏中箭的時候,已經被張任射殺了,但是劉備喜歡騎白馬的偏愛,卻保留了下來,現在他騎乘的這匹白馬,是他暗中高價從西涼買來的,雖然比不上的盧,但也是難得一見的良駒,劉備把它命名的小的盧,以紀念死去的的盧馬。可見在劉備的心中,鳳雛龐統甚至還比不上一匹的盧馬。
前方,探馬的身影出現,徑直策馬狂奔到劉備馬前,然後翻身落馬,跪倒在地,向著劉備說道:「稟大王,義勇軍昨夜猶如神兵天降,一夜之間拿下漢中城,今早又張貼安民告示,漢中郡的十幾個縣,已經有大半表示願意歸附馬超了。」
「什麼?!一夜之間,該死的馬超又搶了先?他們是飛過來的嗎?」劉備怒不可遏的破口大罵著。
舉起馬鞭在小的盧的馬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劉備憤怒的高聲呼喊:「全軍加快速度,明日日落前,必須趕到漢中邊境線上!三日後,必須擊潰邊境線上的十五萬漢中軍,如不能勝,全軍皆斬!!」
其實劉備帶兵打仗的本事還是不錯的,這從他前期屢敗卻有餘力屢戰中,就能看得出來。儘管前期劉備屢屢失利,但是他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整旗鼓,可見他確實有些本事。
但問題是,劉備以前二十多年帶兵打仗,指揮的人數最多不過數千人,只能算是小股部隊,他已經習慣指揮小股部隊作戰的戰鬥風格了,現在劉備得到了益州和荊州大部,手下的兵馬數年之間便翻滾到了近百萬,劉備還遠遠未能適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