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荊州亂流
出於新的戰略,馬超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按兵不動,耐心的等待著機會。
馬超的沉寂,在微妙的局勢中,引起了一連串的變化。
冀州南邊的曹操,趁著袁紹被馬超牽制的機會,開始逐步蠶食冀州的各縣,兵鋒所向,無人能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連續攻克了五座縣城,所到之處,血流成河。曹操之名,在冀州南部,便是凶神的代名詞,可止小兒夜啼。
袁紹腹背受敵,大感難受。可他倒也不敢就此掉頭,去對付曹操。誰知道馬超會不會在他掉頭之際,從背後給他來一下狠的呢?
無奈之下,袁紹接連發令,命沮授等人趕赴冀州南部,阻止曹操的侵吞。
北方的戰場上,顯得有些詭異;而南邊的戰場,卻是戰火蔓延。
拿下了長沙郡之後,孫策在長沙修整了一段時間,忽然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他親自率軍突襲南陽,同時派大將程普自江東出兵,奇襲荊州北部的南郡。
駐守在這兩個郡的荊州兵無力抵擋,很快敗下陣來,連蔡瑁派出的援軍都未能等到,便被江東軍拿下了。
孫策的動作,牽一髮而動全身,引起了荊州一系列的變化。
連續被孫策拿下了長沙、南陽和南郡,荊州的地盤喪失了三分之一,代替劉琮執掌荊州的蔡瑁,自然心慌不已,派大將張允率兵前往,意欲奪回對三郡的控制權。
荊州如今四分五裂,劉備佔據著南部的三個郡,孫策又橫插一刀,奪了西邊的三個郡,蔡瑁的手中,就只剩下了襄陽在內的三個郡了,在這樣下去,偌大的荊州眼看著就要完了,他費盡心思,好不容易才掌控了荊州,還沒好好享受一番呢,怎麼能容忍孫策的放肆?
為了奪回西邊三郡,蔡瑁也是下了大本錢的,足足派出去了手上三分之一的兵力,導致襄陽多少有些空虛。
龐統看準了這個機會,力勸劉備即刻出兵,向北進軍,將襄陽等地納入囊中。
起初,劉備假惺惺的不願出兵,表示不想奪了宗族兄弟的基業,於是連續三次駁回了龐統的請求。
龐統自然明白劉備的心思,於是便瞞著劉備,與管亥、張飛等武將,以及徐庶、馬良等文官,共同謀劃了一番,將兵馬事先調動出了兩萬之眾,由管亥率領,直撲襄陽。
管亥出兵兩日之後,龐統等人才一起來到劉備面前,跪倒在地,向劉備請罪。
劉備這個時候,才假裝醒悟過來,怒斥龐統等人自作主張。
其實,劉備當真不知道麾下兵馬調動之事嗎?長久以來,管亥、張飛每日都守護在劉備的身邊,管亥連續兩日未出現,劉備怎麼能沒有發覺?更何況,兩萬人的兵馬調動,並非小事,劉備怎會不知?不過是故意裝作看不到罷了。
只不過,這次攻打襄陽,與上次攻打荊南三郡是情況不同。上一次,劉備是扯著劉琦的旗號,才得以名正言順的動兵的。現在劉琦已死,劉琮卻還好好的活著,有劉琮坐鎮襄陽,劉備如果強行出兵,難免會落下不仁不義的罵名,他長久積累起來的仁義之名,就要毀於一旦了。
所以劉備不是不想出兵,實在是受制於名聲啊!龐統正是洞察到了這一點,才暗自謀劃了這一切,將所有的過失,都背到了自己身上,將劉備撇的乾乾淨淨。
對於龐統的做法,劉備表面上盛怒,實則暗中欣喜。
難怪人們都說,卧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啊!果然如此!
假意責罵了龐統等人之後,劉備命龐統將功折罪,即刻統軍一萬,追趕提前兩日出發的管亥,務必要將管亥給追回來。
至於到底是追回管亥,還是暗中相助管亥,劉備和龐統,彼此心照不宣。
隨著龐統的出兵,荊州徹底亂了起來。一股股交織在一起的暗流,無形的在荊州境內紛涌而動。
隆中,草廬內。
靜立在窗前,諸葛亮一手背在身後,一手輕搖羽扇,保持著這個姿勢,從日出到日落。
伴隨著落日的餘暉,諸葛亮最終長嘆了一口氣,喟嘆道:「亂流將其,何以安身?也罷,此處終非田園,何懼將蕪?」
轉過身來,諸葛亮喚來書童,打點行囊,與妻子黃月英並肩離去,沒有人知道,他們究竟去往何方。
在諸葛亮離開草廬后的第七日,真正的大亂,終於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