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治理烏桓
作為馬超留下來管理漠南的第一任首領,田疇走馬上任伊始,便向馬超推薦了閻柔、鮮於輔、鮮於銀等人才。
這些人,有些人以前是公孫瓚的舊部,有些是昔日幽州牧劉虞的故舊。如今,無論是劉虞,還是公孫瓚,這兩股勢力都已經在歷史的浪潮中銷聲匿跡了,公孫瓚有幸還活著,劉虞卻在意魂歸黃土。
往日的恩恩怨怨,都已成了過眼雲煙,現在大家有了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將漠南治理好,讓這片土地,成為大漢名副其實的又一個大州。
在田疇的推薦中,馬超一一接見了這些人才,發現這些人都是有才能的,不說能獨當一面,至少,輔助田疇治理漠南,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樣一來,馬超就更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放心的回到并州去和袁紹繼續爭鋒了。
如今馬超的冠軍侯名義上雖仍是侯爵,可在早已被曹操把持的朝廷,賜予了等同與王爵的權力。所以,馬超任命閻柔等人正式的官職,並不是什麼難事。
班師趕回并州之前,馬超誠懇的請張濟暫時留在了漠南,與田疇共同處理漠南事務。漠南距離長安是有距離的,太史慈縱然一路疾行,也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趕過來的。在此之前,為了讓漠南的局勢更為穩固,馬超請老成持重張濟留下來,絕對是很明智的。
張濟是張繡的叔父,忠誠度自是不用多說,由他留在漠南幫助田疇,馬超絕對的放心。
面對馬超的請求,張濟一口答應了下來。從張繡的角度來講,馬超還是張濟的子侄後輩,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對於馬超,張濟有著長輩的期望,更有著為人臣子的忠貞。能為馬超的征伐霸業做點事情,張濟是絕不會推辭的。
修整三日之後,三萬奔雷騎和三萬破軍陣再次踏上征程,在馬超的帶領下,返回并州晉陽,一眾大將盡皆跟隨。
從漠南到晉陽,再快也得二十多天的時間。
當馬超剛剛率部回到晉陽,神機營密探的諜報就到了。
諜報的內容,與漠南有關。
在過去這段時間中,田疇指揮著數萬自願到烏桓的境內去生活的漢民,開始開墾漠南一些可以進行耕種的土地,並極有先見之明的在漠南的北邊,與漠北交界之處,大規模的種植樹木,以抵擋來自漠北的風沙。
在歷史上,烏桓人時常會出現反覆,數度在降與戰之間搖擺不定。但田豫沒有讓馬超失望,他並沒有讓這樣的事情再次上演。
田疇對馬超所制定的「三制九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又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使之更貼合漠南的現狀。短短二十多天,便最大化的打消了烏桓人心中的疑慮,讓他們逐漸開始接受漢人的思想和文化,漸漸地融入到漢人的生活中來。
而那些自願遷居到烏桓山的漢人們,也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用漢人特有的熱情,向當地的烏桓人傳授先進的耕種方法,並教會他們使用馬鈞研製出來的新式耕種工具,讓烏桓人看到了豐收的希望,能擺脫落後的游牧生活,可是烏桓人追求了好幾代的夢想,現在遷居來的漢人們,無私的向他們敞開胸懷,讓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感動。
這是一個好現象,馬超喜聞樂見。
公孫瓚過果然沒有推薦錯人。
馬超安下心來,在晉陽一邊整頓兵馬,一邊等待著其他各方面的消息。
袁紹早已蠢蠢欲動,起二十萬大軍駐紮在邊境線上,起麾下先鋒大將張合更是率三萬精兵,進入并州境內,此前還曾與留守并州的徐晃數度交手,雙方各有勝負,但都無礙大局。
馬超心裡清楚,袁紹一定是想趁著自己進兵烏桓的時候,將并州重新奪回去,但袁紹卻沒想到馬超部下的徐晃等文武將官,難對付的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更沒想到馬超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平定漠南,快速迴轉到并州的戰場,這才令優柔寡斷的袁紹心生動搖,卡在邊境線上,既不敢前來進攻,又不甘心就此退兵。
袁紹的兵力部署,還要進一步的探測。等神機營摸清概況之際,便是馬超發動總攻之時,他會讓袁紹後悔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