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決戰烏桓山 二
熱血沸騰中,最先動起來的,是趙雲率領的一萬奔雷騎。
一人三騎的奔雷騎,在趙雲的率領下,脫離了戰陣,從戰陣前的左邊,開始向右狂奔起來。與此同時,右側的關羽在同一時間如法炮製,由他率領的一萬奔雷騎,和趙雲那邊相反,開始快速的從右向左飛奔。
兩隊奔雷騎交叉相向,在快要碰撞到一起的時候,之間趙雲和關羽同時揮動了一下手臂,兩人身後的兩萬奔雷騎連同六萬匹戰馬,就像是無形之中被人撥打開了馬頭,於交錯之際乍然調轉了一下方向,令兩股相向奔騰的鋼鐵洪流,變成了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毫髮無損的錯身而過。
十幾個烏桓首領驚疑的相互看了一眼,他們不明白奔雷騎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這樣肆意的在戰場上狂奔,難道還能對自己等人的十餘萬大軍造成什麼威脅不成?亦或者說,義勇軍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向自己這邊宣告,漢人的騎術,比起烏桓人來也是不遑多讓?
確實,兩萬名奔雷騎,的確戰力驚人,如果是在烏桓人淬不及放的時候,發動突襲,說不定烏桓人還真抵擋不住。可是在這樣當面鑼、對面鼓的戰鬥中,兩萬奔雷騎,與將近二十萬烏桓人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說他們以卵擊石也不為過。
不過,有一個問題,烏桓首領們沒有想通透,這為兩萬奔雷騎,可不是普通人,他們是馬超麾下最為精銳的兩把尖刀之一啊!統領他們的人,更是渾身是膽的趙子龍與義薄雲天的關雲長!
眼看著在戰場前交錯而過的兩股洪流,即將徹底分離之際,趙雲和關羽忽然同時舉起手中的武器,在半空畫了個圓圈,然後一勒韁繩,帶動坐下的小白龍和赤兔馬,與不可思議之間完成了一次折返,再次掉頭向最初的原點跑去。
隨著他們二人的動作,兩萬奔雷騎精銳立刻再次出現了分流,兩隊人馬瞬間分化成了四隊,每隊五千人,不多不少。
其中的兩隊依舊各自跟隨在趙雲和關羽的身後,折向返回,另外的兩隊則是去勢不變,四隊人馬兩兩背道而馳,在戰場上兜出了一個大圓弧。
四隊奔雷騎精銳各自控制著戰馬的速度,讓彼此之間的距離拉開,很快就在烏桓騎兵們面前,拉出了四道平行的散兵線,將小半個烏桓人戰陣覆蓋在了圓弧之中。
正當烏桓人不明白奔雷騎這樣做有什麼意義的時候,馬超高舉的霸王槍猛然斬落,兩萬名奔雷騎精銳用行動告訴了烏桓人答案。他們同時平舉起手臂,環扣在手臂上的奔雷弩已是蓄勢待發!
一片錚然作響的機括彈射聲中,奔雷騎把臂弩中全部的三根弩矢,同時發射了出去。六萬多根弩矢帶著呼嘯,快速穿過空間,來到烏桓人的面前。
奔雷騎的精銳程度,已經毋庸贅述了,他們在高速奔跑中遠程取准射殺敵人的本事,也早已是爐火純青了,再加上是在散兵線的情況下射出的弩矢,各自之間選取的目標都不一致,根本沒有兩人同時射殺一名烏桓人的情況出現,因此,猝不及防的烏桓騎兵們,在這一輪激射之下,出現了大量的傷亡,一時之間,在烏桓陣列的前方,人仰馬翻的景象成為了一道經久不息的風景線。伴隨而來的,是烏桓騎兵痛苦的哀嚎和戰馬的縱聲悲鳴。
混亂,不可避免的在烏桓騎兵中蔓延開來。處於前列的騎兵被奔雷騎射倒在地后,不少人當場身亡,一時未死的,在地上掙扎著,卻根本無力站起身來,只能不斷地從口中發出慘不忍睹的哀嚎,化為無形的刀鋒,消磨著更多烏桓人的銳氣。
然而,厄運還沒有結束。奔雷騎在完成一輪騎射之後,在趙雲、關羽的帶領下,猛然自兩側兜轉回來,依舊保持著兩正兩反的隊形。
在往來狂奔的途中,兩萬名奔雷騎精銳,在所有烏桓人目瞪口呆的注視之下,竟然一邊奔跑,一邊在馬背上直立而起,他們的手中,每人都拿著一張強勁的騎弓,此刻,弓弦上已經搭上了鋒銳的破甲箭!
不要忘了,奔雷騎可不光是只會使用奔雷弩,他們還會奔射!
馬蹄聲陣陣,如狂雷般敲打著大地。
兩萬張騎弓被拉到了滿弦,而後伴隨著如雷的馬蹄聲,響起一陣整齊的弓弦震動,兩萬根破甲箭飛上了天空,烏壓壓的遮天蔽日,令烏桓人的頭頂上,剎那間便被一大片陰影所覆蓋。
「奔射!怎麼可能!」
「漢人如何能施展奔射神技?」
「退,速退!」
一個個烏桓首領,競相面色大變,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奔雷騎竟然還能施展奔射神技!
要知道,奔射原是匈奴人的看家絕技,在烏桓、鮮卑、羌、氐等部落未興起之前,匈奴人可是草原上絕對的霸主,他們能以較少的人口,霸佔最肥美的草原,靠的,就是這一手「奔射」神技啊!
所以,在任何一名異族人的心中,對奔射都是心存敬畏的,他們都曾經在本族先輩們的口口相傳中,感受到過其中的血與淚。
如今匈奴沒落,早已大不如前,僅僅是名存實亡了,烏桓人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再也不必害怕那所謂的奔射神技了,卻沒想到奔雷騎竟然承襲了這一神技!儘管戰場上的大多數烏桓人,都沒有親眼見證過究竟何為奔射,可這並不妨礙他們對奔射的判斷,以及……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