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馬踏三國> 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添虎將

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添虎將

  面對蹋頓的投誠,馬超不置可否,反而是舉目看向了太史慈。


  他不知道蹋頓的誓言究竟有幾分乃是發自真心,但是他相信太史慈。既然蹋頓是太史慈帶回來的,那麼蹋頓和太史慈之間,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會催生出蹋頓的歸降之心。


  見到馬超向自己看來,太史慈便一五一十的述說起來。


  原來,兩人之前在路上相遇,一言不合便打了起來,直到交手超過八十個回合,太史慈也僅僅是壓了蹋頓一線而已。


  熟料就在這個時候,蹋頓的戰馬因為連番戰鬥,體力不支,馬失前蹄摔倒在了地上。太史慈本可藉機取了蹋頓的性命,但光明磊落的太史慈可不屑於乘人之危,於是收回了長槍,喝令蹋頓換馬再戰。


  蹋頓在歷經父親、胞弟橫死之後,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以為這世間再也不會有所謂的「義氣」,卻沒想到太史慈面對自己這個異族敵人,竟然還能有如此的胸襟和氣度。


  感慨之下,蹋頓沒有去換戰馬,反而站立在原地,猶如故人一般向太史慈講述起蘇朴延等人搶班奪權,令自己孑然於世的事情來。


  說到傷心之處,蹋頓再次流出了熱淚。但是,流淚不代表軟弱,哪怕是流著淚,蹋頓臉上的神色反而變的越來越堅定了,有一個聲音,不斷地在他的心底吶喊著:要活下去,要為慘死的父親和弟弟報仇雪恨!

  但是蹋頓在這個世上,除了身邊的一萬多族人,也是他最後的一點力量之外,再也沒有任何的資本,可以去和蘇朴延對抗了。


  隨著內心中的壓抑宣之於口,蹋頓的思緒漸漸地清晰起來。當今世上,能幫助他報仇的,唯有馬超!


  蘇朴延逃回漠南之後,為了穩定大局,勢必會依附向袁紹的勢力,借著袁紹的力量,在幫助他掌控整個漠南,消滅那些不同的聲音。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生長於漠南草原的蹋頓,很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蹋頓跟隨著太史慈一同前來,向馬超歸降。


  可以說,此時的蹋頓,已經不再是昔日那個烏桓峭王的繼承人了,一窮二白、走投無路的他,如今已是虎落平陽。即便日後想要掀起什麼風浪,也是沒有可能的。


  考慮到這一點,馬超便打開了心門,接納了蹋頓的投誠。


  可不管怎麼說,蹋頓畢竟是烏桓人的少族長,馬超並不確定他的歸順之心到底有多少成色,便只給了蹋頓一個校尉的官職,暫時掌管著義勇軍和烏桓人混編的五百勁卒,留在馬超麾下聽命。如果他日後表現的好,且忠誠沒有問題,馬超自會考慮給他豐厚的賞賜和高階的官職,若是他日後生出異心,那就只有死路一條,連神仙也救不了他。


  至於蹋頓帶來的烏桓騎兵,說實話,還是很精銳的一股戰力,再加上之前投降的四千多烏桓人,加起來將近兩萬人之多,這些人,用的好,足以成為奔雷騎的後備力量,可若是用不好,那就是取禍之道了。


  鑒於此,馬超只留下五千烏桓騎兵,打散了他們的編製,編入此番帶來的兩萬義勇軍中,其餘的人,則是在管控武器的情況下,由太史慈押送回長安去,交給鎮守長安的鄭泰、鍾繇先進行漢人的教化,具體怎麼處置,等馬超班師回長安之後再說。


  太史慈在臨行之前,馬超特意交代他,讓他回到長安之後,就留在長安駐守,不必再趕來并州戰場了,同時負責監察這次帶回去的烏桓人,一旦發現他們有所異動,可以臨機專斷,不必另行稟報。


  有了太史慈的回歸,趙雲和奔雷騎也可以從長安離開,再次投入到并州戰場之上了。無論是對趙雲,還是對奔雷騎,馬超的心中總是有些別樣的親切感,似乎有他們在身邊,自己便能更安穩一些。


  對於馬超的一系列決定,蹋頓沒有半點的異議。


  他也知道,自己初來乍到,還是從對立的角度轉換過來,任誰也不會立刻信任自己。馬超能給予他目前這樣的信任程度,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對此,蹋頓也是接受的,他相信,自己的誠心歸附,是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的,來日方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