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縱論天下
隨著馬超的一聲令下,十萬義勇軍將士分作五隊出發,拉開了天下間新一輪爭鬥的序幕。
在此之前,袁紹調集三十萬大軍屯駐黎陽,曹操動用十五萬精兵即將北征,再加上馬超麾下的十萬精銳,這一場廝殺,在最初期的時候,三方勢力便投入了五十五萬將士,近年來如此大規模的爭鬥,可是很少見的。
一時之間,天下震動。
首當其衝的袁紹被馬超搞得措手不及,連忙又調令張合、高覽再次集結起十萬大軍,連同原本就駐紮在并州的十餘萬兵馬,在并州阻攔馬超的兵鋒。袁紹的這個動作,讓這次參戰的士兵陡增二十餘萬,令各方的投入直逼八十萬之眾了。
在下達給張合、高覽的指令中,袁紹沒有要求他們一戰而勝。馬超的本事,袁紹是很清楚的,要說張合、高覽能擊敗馬超,恐怕袁紹也沒這個自信。所以他只是告知張合二人,讓他們盡量拖延住馬超所部的進程,將他遏制在并州,不讓他參與冀州南部與曹操的戰鬥就算大功一件了。
只要能集中優勢兵力擊破曹操,袁紹再調回頭去全力應對馬超也不晚嘛。
在天下震動之際,南方的荊州仍然是一派安寧之象。作為守城之主,劉表對天下間的爭鬥根本就沒有絲毫的興趣,只要他的荊州不遭受戰火,又何苦去管那麼多的事情呢?
一心要渾水摸魚的劉備,明裡暗裡勸說了劉表好幾次,意欲攛掇劉表,趁著曹操起兵北上、後方空虛的大好時機,進攻兗州,將大漢天子劉協解救出來,可惜胸無大志的劉表始終沒有明確的表態,總是一語帶過,令劉備暗暗地干著急,絲毫沒有辦法。
在劉備看來,要是能把握住機會,把劉協弄到荊州來,劉備的名望勢必會增長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後再聯合劉協,排擠掉劉表,讓劉備坐到荊州牧的位置上,之後在學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事可期矣!
奈何,劉備縱然雄心壯志,然而劉表根本就不支持,令劉備萬般無奈,鹹魚翻身的願望再一次被扼殺在了萌芽狀態之中。
劉備心焦氣燥,距離他所在不足百里的隆中,一個瀟洒的少年郎卻是風輕雲淡,悠閑地煮著茶,坐看風起雲湧。
隆中,位於襄陽的西邊。在綿延起伏的百里山嶺間,忽有一山隆然中起,故名隆中。隆中北枕漢水,林泉幽邃,蔚然深秀,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景色十分怡人。
在隆中的一片松林中,坐落著三間茅草屋,此刻,這個相貌英俊的少年郎,便盤膝坐在正中間的茅屋中,縱然是坐著,仍無法阻擋他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雍容氣度,令人如沐春風,很容易便忽略他剛剛二十歲的年紀。
在這個少年的對面,還坐著一個鬚髮花白的老者。老者身穿尋常的布衣,腰間掛著一個酒葫蘆,年紀至少也在六旬開外了。
「孔明啊,汝倒是尋了個好去處啊。此間風景秀麗,老夫來了都想住下來,不願意走了。」老者取下腰間的酒葫蘆,自顧自的飲了一口,似乎對少年郎烹煮的茶水沒有半點興趣。
被稱為孔明的少年郎洒然一笑,向老者面前的茶盞向前推了推,道:「龐師若是願意,大可住下來便是。不過我這裡可沒有美酒,只有茶水。」
在荊州,能被稱為龐師之人,唯有龐德公。此人自是龐德公無疑了。
龐德公笑了笑,又是灌了一口酒,搖頭笑道:「只要汝若能將汝師水鏡先生請來同住,老夫倒也不在乎酒水還是茶水。」
孔明失笑道:「吾師雲遊天下,神龍見首不見尾,弟子可請不動他老人家。」
「說起來,老夫也有年余未曾與水鏡相聚了。今次老夫來汝這裡,也是想打聽一下水鏡的去向,看來是白跑一趟了?」龐德公略有些失望的說道。
孔明笑而不答,待沸水煮好,給自己面前的茶盞續了一杯水,之後端起茶盞,放到嘴邊輕輕地吹了幾口氣,淺淺的喝了一口熱茶。便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卻似乎渾然天成,若是放到後世,必定會迷倒眾多的迷妹,被稱為「男神」般的存在。
「唉,終究還是不如神秘的泉茗啊。」放下茶盞,孔明輕輕地嘆息了一聲。他茶盞中所用的茶葉,乃是他親手培育、種植出來的,從茶樹的種植到最後的採摘、烹制,他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卻總是比金城商會泉茗的味道差了那麼一線。
他有一種感覺,無論自己再怎麼努力,恐怕也無法種出能超越泉茗的茶葉來了。
金城商會出產的茶葉種類並不多,只有三種:泉茗、紫陽毛尖和午子仙毫。這三種茶葉自數年前問世以來,便立刻超越了世間絕大多數的茶葉,迅速佔據了市場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份額,成為了人們深受喜愛的飲品。
其中尤以泉茗為最,凡是飲用過的人,無不交口稱讚,好評如潮。基於此,孔明才想研究出一種更好的茶種來,但是很顯然,他失敗了。
看著孔明手中的茶盞,龐德公臉上原本的玩世不恭之色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鄭重的神色,認真的看向孔明,問道:「汝在水鏡門下學藝十載,盡得水鏡與老夫之真傳,後來更是觸類旁通,涉獵頗廣,學究天人,便是水鏡亦曾稱讚:諸葛亮為『卧龍之才』,如今天下風雲變色,汝仍打算在隆中高卧嗎?」
「孔明所學不過是略有小成,絕不敢當龐師學究天人之謬讚。若無師尊以及龐師的教誨,孔明亦不過是一介凡夫俗子罷了。」頓了一頓,諸葛亮繼續說道:「至於天下變局,自有其生滅之運道,又豈是以人力所能更改的?一切,還是順其自然吧。」
孔明是他的小字,他的大名叫做諸葛亮!
見諸葛亮無意出山,龐德公的臉上反而露出了釋然的神色來。龐德公此生最看重的兩個人,一個是他的侄子龐統,另一個便是眼前的諸葛亮了。這兩個人被合稱為「卧龍鳳雛」,卧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自然便是龐統的道號了。
龐氏乃是荊州的豪門之一,龐德公天性淡然,無意於家族的利益爭奪,這才隱居於世,過上了逍遙自在的隱士生活。但這並不影響龐德公的名望,在眾多的家族子弟以及學生中,他沒有對兒子龐山民、侄子龐林等人另眼相看,卻對龐統和諸葛亮青睞有加,足以說明這兩人的過人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