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尷尬至極
就在劉備快要把自己的頭扎進胸腔的時候,他的名字終於被宣讀聖旨詔書的司儀官高聲念了起來:
「皇叔劉備,忠貞賢德,仁義孝悌,討伐袁術時屢有戰功,今特加封為豫州牧,晉宜城亭侯,總領豫州軍政要事……」
只聽了這一句,劉備的心便狠狠地震動了一下,腦子裡一片空白,以至於連後面說了些什麼都未曾聽清楚。
劉備原本的官職是左將軍,這個職位其實也不算低了,在武將官職序列中,僅次於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等寥寥數人,可惜的是,在董卓亂政之後,左將軍的權力逐漸被架空,淪為了有名無權的空銜將軍,導致劉備身居高位,卻沒有絲毫的兵權。
如今,在雞肋般的左將軍官職上,又加了一個豫州牧,看似是和呂布、孫策一樣,成為了一方封疆大吏,主掌一個大州的生殺大權,實則相差不可以道理計。為何呢?誰都知道,兗、豫二州乃是曹操的大本營,在這裡,只有曹操才是真正的主人。即便被封為了豫州牧又能如何?難道劉備還真能將豫州的兵馬錢糧掌控到自己的手中嗎?別說根本做不到了,哪怕他只要稍稍表露出一絲半毫圖謀豫州的野心,或是做出任何一件插手豫州政務的事情,恐怕曹操便要容不下他了,連第二天的太陽都不會讓劉備看不到了。
這樣一個封賞,明著是大大的嘉獎了劉備,實則,便是將劉備變相的軟禁在了許都,被曹操強行留在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只要劉備稍微有點小動作,絕無法逃過曹操的眼睛!所以說,豫州牧這個職位看似風光,實則卻是比左將軍的官職還要雞肋!
還有那宜城亭侯,表面上是為劉備加官進爵,可卻僅僅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亭侯!亭侯算得上是漢代級別最低的爵位了,單以爵位而論,劉備甚至還不及關羽的漢壽亭侯!亭侯之上乃是鄉侯,鄉侯之上還有列侯、關內侯,之後還有縣侯……往上數至少六七個等級,才能勉強比得上孫策的吳侯,就更不要說和馬超的冠軍侯相提並論了。
此刻,劉備的內心是崩潰的,他在外面好不容易聚集起了五、六萬的兵馬,原本打算先讓陳到訓練這些士卒一段日子,等劉備離開許都了,再去尋找舊部,找機會捲土重來,未曾想,自己冒著風險來到許都,意欲富貴險中求,卻是落得了個如此尷尬的境地,被曹操軟禁起來了,只得了無盡的風險,卻沒能獲得半點的富貴!
沒有劉備在,單單憑著糜竺、糜芳兩兄弟手中的財力,五六萬大軍能維持多久?費盡心血積累起來的這點家底,難不成又要作鳥獸散?劉備怎能不暗暗泣血呢?
更令劉備尷尬的,還在後面。
封賞完了幾大諸侯之後,便是對他們麾下有功將士們的封賞了。曹操麾下的的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等大將,荀彧、郭嘉等謀士,盡皆官升一級;馬超麾下的關羽被封為了前將軍,軍職幾與劉備相等,太史慈被封為了平西將軍,胡車兒被封為了越騎都尉,司馬芝被封為了黃門侍郎,就連未曾參戰的馬騰,也因馬超的彪炳戰績而被封為了征西將軍,加封槐里侯;孫策部下的部分將士也得到了升遷一級的獎勵。
反觀劉備這邊,只有趙雲被封為了翊軍將軍,加封永昌亭侯。明眼人一看便知,朝廷或者說是曹操對趙雲另眼相待,完全是看在馬超的面子上——如今馬超和趙雲乃是生死兄弟的事情,已有不少人知曉了。除了趙雲之外,劉備麾下的將領們,竟無一人得到升遷,只是象徵性的被賞賜了一些金銀而已。
曹操此舉,將趙雲的爵位提升到了和劉備一樣的高度——都是亭侯,無疑是要挑起劉備的嫉妒之心,日後劉備一旦容不下趙雲,那麼劉備和馬超的決裂也就指日可待了。禍水東引,可謂相當的高明。
當日散朝之後,各路諸侯叩謝天恩,便與百官一起退出了大殿之中。劉備異常落寞的身影,混雜在人群之中,顯得十分刺目。
退朝人群中的國舅董承,看到劉備這個樣子,便舉步來到了劉備的身邊,低聲說道:「皇叔勞苦功高,卻處處收人排擠,實在是可惜啊。」
董承的這句話,將劉備心中澎湃的新潮引動,令他忍不住倒起了苦水:「唉……想我劉備戎馬半生,顛沛流離至今,上不能報效天子,下不能安撫黎民,實在是慚愧啊!非是劉備無能,實在是權臣當道,令劉備無處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