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離心
司馬懿生於漢靈帝光和二年,也就是後世紀元的公元一百七十九年,比馬超小了一歲。是東漢潁川太守司馬儁之孫,司馬防之子,是潁川名門司馬家最小的一輩兒。
司馬防一共生有八個兒子,既是後來名動四方的「司馬八達」。其中,司馬懿排行第二,按照長幼順序,司馬防給他起了仲達的表字。
司馬懿年少之時,便胸懷謀略,言行皆異於同齡之人。時任南陽太守的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而著稱。楊俊在第一次見到司馬懿的時候就曾斷言:聰慧果斷,英姿不凡,久后必非池中之物。
少年時期的司馬懿,拜入當時在潁川隱居的名士胡昭門下,跟隨胡昭學習各種本事。後來因為年少輕狂,司馬懿得罪了同郡的周生,被周生網羅人手所陷害,流落到了崤山一帶,幸得胡昭不遠千里趕來,在澠池攔住了周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番哭訴之後,總算是把司馬懿給解救了出來。
沒想到剛被自己的老師解救,司馬懿便又感覺到了新的危機!那種如芒在背的危機感,令他有些心慌。連忙拉著老師胡昭離開了崤山,一路快馬加鞭的趕向了潁川。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司馬懿此刻理當命不該絕。
崤山無論是距離潼關,還是距離函谷關,其實都並不遠。馬超部下的探馬耳聰目明,若是馬超提前特意叮囑,或許探馬們就能發現司馬懿的蹤跡了。可惜的是,馬超並不知道此刻的司馬懿竟然流落到了崤山之間,因此並未對探馬們有過特意的吩咐,陰差陽錯之下,司馬懿便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在馬超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以至於多年之後,馬超每每想起此事來,都要痛恨自己未能及時發覺司馬懿的行蹤,白白錯失了一個大好的機會,令司馬懿此後日漸羽翼豐滿,成了馬超日後最強勁的對手之一。
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卻說呂布形單影隻的狼狽逃亡,一路靠採摘野果來果腹,不一日,終於回到了長安。可是等待他的,卻並非是熱酒佳肴,而是董卓一番劈頭蓋臉的怒斥。
函谷關乃是連接西涼與關中的咽喉要道,更是拱衛長安的一道天險。董卓原本是打算以函谷關為據點,在防禦馬超的同時,伺機進兵西涼,將原本屬於他的地盤,再重新奪回來的。董卓對函谷關的重視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聽聞馬超率軍來犯之際,董卓再三思量,才把最能打仗的呂布派去鎮守函谷關,其用意,自然是希望呂布可以牢牢地守住函谷關,不讓馬超跨越雷池一步的。為了確保函谷關萬無一失,董卓在派出呂布之後,還大規模的調動兵馬,準備再派出第二支部隊,前往協助呂布的。誰料到,還不等他將後續部隊調整完畢,呂布竟然是大敗而歸,數萬精銳,如今竟是只剩下他一個人逃了回來!
這怎麼能讓董卓不憤怒呢?若不是看在呂布仍有利用價值的份上,暴虐的董卓怕是早就一刀砍下呂布的腦袋了。
即便如此,一頓臭罵,卻仍是免不了的。
「奉先啊奉先,你是吃錯什麼葯了嗎?那可是數萬精銳啊!就是伸著脖子讓馬兒去砍,他也得砍上一段時日吧?怎地你在這短短几日之內,就把函谷關給丟了?你說,你還有什麼臉回來見咱家?你怎麼還有臉面號稱戰神?咱家看你就是一坨屎!牛屎!馬糞!臭不可聞!不,你連屎都不如!就算是坨屎,至少還能噁心噁心馬超吧?你呢?你做到了么?你……你……你可氣死咱家了,滾!給咱家滾出去!咱家不想再看到你這坨牛屎了,趕緊滾出去!」
董卓一面噼噼啪啪的摔砸著隨手可及的東西,一面怒不可遏的大罵著呂布,令跪伏在地上的呂布既羞愧又憤怒,卻不敢抬起頭來看董卓,只能把自己的臉深深地貼在了地面上,把所有降臨到自己身上和心中的羞辱,強壓在內心深處,絲毫不敢表露出來。
直到董卓罵累了,罵夠了,喘著粗氣坐了下來,李儒才敢過來低聲勸慰道:「太師,如今函谷關已失,再怎麼責罵溫侯也是無濟於事,小婿相信,溫侯一定也是竭盡全力了,怪只怪那馬孟起太狡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