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馬踏三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別樣的賀禮

第一百七十三章 別樣的賀禮

  說起荀爽的名字,或許後世人很多人都未曾聽說過,但只要是熟知三國歷史的人,便無人不知,荀爽有著一個名留萬世的侄子,便是被曹操譽為「王佐之才」的荀彧。荀彧的父親是荀儉,也就是荀氏八龍中的老大,荀彧見到荀爽,也要恭敬地稱上一聲六叔。


  「原來是慈明先生,吾有眼不識泰山,唐突了。」得知眼前之人竟是荀爽之後,馬超連忙重新施禮。


  「君侯多禮了,吾乃是閑人,無所謂唐突不唐突,只是還望君侯謹記,陛下今日賜予君侯的恩典。」荀爽回了一禮,似有意似無意的再次提醒著馬超。


  荀氏一族,名望奇高,但是這個家族的人,似乎有個通病,那就是不願意看到大漢王朝真正的覆滅,一心想要匡扶漢室,殷切的希望能有人站出來,將大漢恢復到鼎盛時期的模樣。對此,馬超是很清楚的,那個被曹操譽為「王佐之才」的荀彧,不正是因為心中存在這樣的執念,儘管立下無數功勞,可最後還是被曹操給無情的迫害致死了嗎?


  當然,馬超可不是曹操,馬超的觀念是,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如果劉協是個仁德明君,馬超倒也不在意把手中的兵權交給他,可事實證明,劉協並非如此,實在是窩囊到了極致,膽小到了極致,這樣的人,一旦握有兵權,未必是件好事,說不定會做出什麼偏激的事情來呢。但是這一節,馬超現在可不便明說,那可是大不敬之罪啊,馬超打算讓時間來證明一切,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天下人,包括荀家的這些人在內,都會逐漸看清事情的本質的。在那之前,馬超所要做的,只是以漢臣之名,盡最大的力量去為天下廣大的黎民百姓做點事情罷了。


  因此,對荀爽的禮遇,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荀氏八龍的名頭,就足以值得馬超去追求了,面對送上門來的人才,哪裡還有往外推的道理呢?


  微微一笑,馬超對荀爽說道:「先生真的以為,被困於深宮之中的天子,有如此的能量,讓先生將這道詔書送到孟起的面前嗎?」


  荀爽雙眉一皺,略略思索了片刻,吃驚的說道:「難道說……」


  「沒錯!先生這一路上,想必受了不少的苦,可先生是否想過,如今的關中,早已是國賊董卓的囊中之物,若無董卓故意放水,先生如何能安然來到西涼呢?」


  「君侯的意思是說,陛下的這道詔書,其實董卓早就知道了?而且還默許吾前來傳旨?」荀爽有些不可置信的說道,雖然話是對馬超所言的,可他的神態,卻更像是自言自語。


  馬超又是一笑,卻沒有介面,他相信以荀爽之智,是絕不會想不透其中關節的,只是荀爽太過關心大漢局勢,有些關心則亂了。


  數個呼吸之後,荀爽猛地抬起頭來,專註的看著馬超,緩緩說道:「原來如此……董卓此舉,想必是在拉攏君侯了。此時董卓四面樹敵,形勢早已大不如前,迫於困境,他竟然連君侯這樣的宿敵,都要拉攏了!不知君侯準備作何打算?」


  馬超收起了笑容,一字一頓的說道:「漢賊不兩立!董卓為國賊,孟起為漢臣,這一節,先生還須多問嗎?」馬超心中的漢,指的是漢人的漢,而並非是單純的大漢王朝,大漢只不過漢人數千年歷史上眾多個國家機器之一,遲早會被歷史所淘汰,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是不可逆的。因此馬超這句話說的雖然是發自肺腑的真誠,但卻是一語雙關,荀爽自然是不能完全明白的,而只能從表面字義上去理解,認為馬超和他一樣,依舊心存漢室,不願看到大漢覆滅。


  「馬氏一門,果然忠烈。老夫願助君侯一臂之力,未知君侯准允否?」荀爽以為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匡扶漢室的忠臣,便開始了毛遂自薦。


  「顧所願也,不敢請爾。」


  對於荀爽的心意,馬超自然是不會拒絕的。從歷史的發展來看,至少在未來十多年之內,馬超和這些心存漢室之人的思想,還是統一的,並不會因為朝代的更替而出現任何的分歧,所以馬超還是希望得到這些人的匡助,去完成統一大業的。至於歷史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需要進行朝代更替的時候,馬超認為總會有辦法調和這些人心中的執念的,至少,自己不會像曹操那樣,將這些曾為自己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功臣們,送上斷頭台。


  荀爽深深地看了馬超一眼,之後雙手縮進衣袖之中,慢慢的從衣袖中取出一卷羊皮書卷,鄭重的說道:「既如此,老夫便為君侯的大婚送上一份賀禮,請君侯過目。」


  馬超雙手結果羊皮卷,展開一看,只看了片刻,便吃驚的抬起頭來說道:「這是關中之地的詳圖?」關中之地,沃野千里,且崇山峻岭坐落其中,想要畫出一份如此詳盡的地圖,沒有十年以上的工夫,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更讓馬超感到意外的是,就連新進建成的潼關,也被這份地圖收錄其中!由此可見,荀爽繪製的這份地圖,是經過他實地考察,並且時時更新的,也就是說,是絕不可能有錯誤的!

  在這個時代,想要手繪一份這樣的地圖,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先不說比例尺等專業方面的學問,單說保持對地形的及時更新,那就足以耗損掉大量的心血了,沒想到如此困難的事情,荀爽竟然做到了!當真不愧是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風評!有了這份地圖,日後馬超進軍關中,便會少了許多的困難,再也不會受到地形的困擾了。


  這可真是一分別樣的賀禮!

  隨後,馬超請荀爽進入大堂,與麾下眾人和來賓們見面之後,大堂之中,再次熱鬧了起來,馬超頻頻舉杯向眾人敬酒,忙的不亦樂乎。還不等馬超敬完一圈酒,新的賀客又到了。


  來者,是馬超任命的護羌校尉俄何燒戈。他本為異族人,後來投效了馬超,在馬超平定羌氐叛亂的過程中,立下了大功,因此馬超上表劉協,請奏俄何燒戈做了護羌校尉。原來的護羌校尉,是專門管理異族的武職,可是現在羌氐兩族已經被融入到了漢人們中間,經過這幾年來的融合,已經和漢人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現在這個官職,只是個虛名罷了,但是為了肯定俄何燒戈的功勞,馬超還是給了他一營的兵馬,也就是五千人的編製,由他來統領,連同其他的一些部隊,共同鎮守著牧區,也就是原來的羌氐族人放牧之地。


  見到俄何燒戈從偏遠的牧區趕來,馬超也很開心,上來便照著他厚實的胸膛捶了一拳,惹得俄何燒戈發出一陣憨厚的傻笑。此次俄何燒戈所代表的,可不光是他自己,還有牧區現任最高首領,也就是以前羌族大首領北宮伯玉。自從歸順馬超之後,北宮伯玉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他自然不能忘記給了他這一切的馬超了。


  北宮伯玉讓俄何燒戈給馬超帶來了五百匹良馬當做賀禮,其中有十匹,堪稱是千里良馬,可見北宮伯玉對馬超的賀禮之事,還是很上心的。


  相比之下,俄何燒戈的賀禮遠沒有北宮伯玉那麼厚重,只有百餘匹好馬,這已經是他所能拿出來最豐厚的賀禮了。對此,馬超倒是並不在意,俄何燒戈也是和馬超一起戰鬥過的,兩人之間的情誼還是很深厚的。


  除此之外,俄何燒戈還帶來數萬依舊還在牧區生活的人們的問候,這也讓馬超感到十分開心,漢族與羌氐兩族的宿怨,終於成為了過去,各族人民團結、和諧的生活在一起,對馬超未來構建民族大一統的政策,可是有著積極地影響的。


  俄何燒戈之後,越來越多的賀客相繼到來,他們送上了各種各樣的賀禮,但其中最讓馬超注意的,是一封普普通通的書信。


  相比賀禮清單上眾多的金銀珠寶,馬超覺的手中的這封信,遠比所有的珠寶加在一起還要珍貴數十倍!甚至上百倍!因為在這封書信的信封上,清晰地寫著一行字:孟起親啟,兄,趙雲。


  對於趙雲的字跡,馬超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簡直比對自己的筆跡還要熟悉,他一眼便看出,這封信,確實是出自趙雲之手!

  沒想到這麼久沒有音訊的趙雲,竟然會在這個時候,以這樣的方式,為自己送上了這樣的一份賀禮。


  緊緊地握著趙雲的書信,馬超的眼角漸漸地濕潤了……


  時間會流逝,滄海亦桑田,而他和趙雲的這份兄弟之情,卻永遠不會褪色!


  這,就是兄弟!這,就是生死與共的兄弟!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