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馬踏三國> 第一百零三章 一統西涼

第一百零三章 一統西涼

  再將四支部隊派遣出去之後,馬超便安心在隴縣安頓了下來。


  隴西地理位置優越,四周環繞著武威、安定、金城、北地四郡, 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整個西涼通往關中的咽喉要道,乃是西涼名副其實的軍、政、經濟、文化一體的中心所在,遠比金城更有前景,因此馬超決定,將大本營遷到隴西來。但是在此之前,馬超還需要對隴西加以整治,畢竟這是大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馬超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軍事集團毀於一旦。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隴西更靠近關中,緊挨著關中地區的馮翊、扶風兩郡,這兩郡自古以來便有左馮翊、右扶風之稱,過了這兩郡再往東,便是大漢的昔日帝都長安古城了。當然,因為光武帝早在二百年前便遷都到了洛陽,所以現在整個大漢的中心早已不在是長安,而是變成了洛陽,但是長安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巨大的影響力,算得上是整個大漢第二大繁榮的城市了,僅次於洛陽而已。


  佔據了隴西,便給馬超提供了進兵長安的先決條件。馬超心中清楚,不久之後,迫於各路諸侯的強大壓力,董卓便會挾持大漢天子劉協和文武百官,從洛陽遷都到長安,屆時,馬超便可用「清君側」的旗號,名正言順的進兵長安了,一旦能夠順利的拿下長安,便能將西涼與關中連成一片,以關中的千里沃野為資本,以西涼彪悍的將士為刀劍,馬超便有了足以一爭天下的本錢了。


  所以,對隴西郡的治理,馬超可是不遺餘力的,為此,還特意將留守在金城的賈詡、留在休屠鐵礦的韓暨等人給調了過來,再加上此前隨馬超前來隴西的許慈、成公英等人,讓他們群策群力,合力整治隴西。等到隴西的情況安穩下來之後,馬超還打算將金城商會的總部遷到隴西來,將商會的觸手伸向關中地區。


  在軍事方面,馬超令馬玩、楊秋、馬岱、馬休和馬鐵等人一起上陣,對隴西原有的守軍進行整編,挑選其中品德較好、作戰勇敢的將士,編入到馬超的部隊中,將那些心術不正、平日里品行不端的軍士,悉數剔除出隊伍中,若是這些人再敢作姦犯科,負責巡視任務的奔雷騎,便會毫不猶豫的將其斬殺,以此來威懾心懷不軌之人的妄圖。


  經過賈詡等文武官員們二十多天的努力后,隴西的大環境終於是徹底的穩定了下來,一切都進入了有序且穩定的狀態,隴西子民們對馬超的認可度,在這短短時間之中,也遠超了昔日對董卓的程度,一時之間,神威天將軍、冠軍侯的威名,在隴西郡內廣為傳揚,人人稱頌。


  在收編的降軍隊伍中,經過馬玩等人的篩選,最終挑選出了一萬名精兵編入了馬超麾下的正規軍中,另有五千多人編入了地方守軍的戰鬥序列,至於董卓麾下的精銳飛熊衛,除了少部分誓死不降的之外,大部分也被收編,根據其自身的能力,分別編入奔雷騎和破軍陣兩支精銳之中,填補了在隴縣攻堅戰中因為陣亡而出現的空缺。


  但是這些人,卻要在兩支精銳中,從最底層做起,一邊接受老兵們的訓練,一邊在馬玩等人的引導下,逐步樹立起對馬超的信仰,開始軍魂凝聚的過程。而且他們在建立新的功勛之前,只能學到初階的「出手法」等數種戰鬥技能。這一點,是馬超刻意為之的,目的就是要讓這些昔日的飛熊衛精銳們深切的認識到,他們雖名為精銳,但是在奔雷騎和破軍陣中,也只不過是小卒子一般的存在罷了,距離真正精銳的程度,還有著不小的一段距離,令他們能夠知恥而後勇,早日達到奔雷騎和破軍陣同樣的戰鬥水平,同時樹立起與之同樣的軍魂烙印。


  待到隴西郡初步步入正軌之際,出征安定等四郡的關羽等人,也相繼凱旋歸來。四支部隊在四位大將的統帥下,毫無懸念的攻城拔寨,以摧枯拉朽之勢,將馬超的大旗插到了四郡的城頭上。


  尤其是關羽,在這一戰中更是揚名西涼,他帶著五百刀斧手一路過關斬將,幾乎是憑著一己之力,接連斬殺了十餘名驍將,最終威震敵膽,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便拿下了酒泉,令後繼的馬騰所部根本就沒有機會投入戰場。


  在關羽等四路人馬歸來之後,馬超任命司馬芝和龐德這一文一武,率領五千人為巡視隊,負責巡查剛剛攻佔下來的安定四郡,嚴整四郡的吏治,查處姦邪;同時挑選出一批人,到四郡擔任各縣的縣令,再從原有的官吏中,選出一些有真才實學的,加以擢升,共同擔負起四郡治安、民生等責任,力求讓四郡儘快安穩下來。


  隨後,馬超留下賈詡、徐晃鎮守隴西,以馬玩、楊秋、馬岱為副將,統領大軍協助賈詡和徐晃,暫時負責整個西涼軍、政要務,同時徐晃還負責訓練部隊,尤其重點訓練新投效過來的原飛熊衛等人馬,爭取令其早日成軍;並請馬騰和張綉屯兵武威和北地,對隴西形成側翼的保護,對辛苦建立起來的勢力進行固守。


  之後,馬超點了關羽、太史慈和胡車兒三員大將,率領八千奔雷騎離開隴西,隨馬超一起借道漢中,前往酸棗與袁紹等各路諸侯匯合。


  董卓在洛陽殘暴無道,早已激起了各地諸侯群起而攻之的決心。眼下既然西涼已經基本平定,前往會盟就成了馬超的頭等大事了。儘管馬超知道,這個所謂的會盟,終將以鬧劇收場,可若是他不去,那可就錯失了一個為名聲鍍金的大好機會了,還會落人口實,認為馬超有割據西涼的野心而毫無惦念大漢之意。


  這樣的蠢事,馬超是絕不會做的,至於會盟之後究竟該做些什麼,到時候見機行事就是了。


  此次遠征會盟乃是長途行軍,所以馬超並沒有令破軍陣隨同前往,畢竟破軍陣再精銳,也不可能靠著兩條腿奔跑千里之遙而不輸於戰馬,況且馬超也並不想讓各路諸侯摸清自己的底細,有的時候,還是留一些底牌的好。


  至於無法騎馬的胡車兒,倒是不用擔心,他也不知道是怎麼長的,那兩條大長腿甩動起來,速度完全不輸戰馬,而且持久力極強,哪怕是千里之遙,也是不會掉隊的,只需要臨時找一匹馬,專門為胡車兒馱載那根沉重的狼牙棒就好。


  漢中太守張魯,本是昔日漢初三傑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后投效到了益州牧劉焉的帳下,據守漢中。聽聞馬超欲借道前往酸棗,張魯也明白,目前關中地區已經被董卓所控制,道路不通,馬超要想前往酸棗,也只能從漢中借道,轉而迂迴前往酸棗了。


  對於馬超的彪炳戰績,張魯也早有耳聞,覺的馬超不好得罪,所以張魯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對馬超所部不聞不問,既不阻攔,亦不資助糧草,任憑其在自己的地盤上穿插而過。


  率部快馬加鞭穿過漢中,在即將踏入漢中與司隸校尉部交界處的時候,馬超輕輕一勒韁繩,示意坐下的龍象寶馬停了下來,回頭看向漢中的方向,笑道:「這漢中張魯,倒也是有些意思。從其放任我軍來去自如的情況來看,此人頗有城府,漢中又與我西涼相鄰,久后必為隱患。」


  關羽傲然道:「首鼠兩端的小人而已,主公何須介懷?」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雲長切莫小看了宵小之輩,有的時候,一顆老鼠屎,便足以壞掉一鍋湯了。」馬超刻意加重語氣,耐心的說道。


  在歷史上,關羽正是因為看不起這些如同張魯一樣的小人,最終被部下的小人所出賣,才導致被東吳將士們給生擒活捉的,一世英名也就此葬送了,馬超可不想如今的關羽,落得和歷史上一樣的下場,因此藉機提點了一下關羽。


  不知從何時起,馬超的每一句話,關羽都會牢牢地記在心中,因為每次馬超的話最後都得到了驗證,在大的決策上,馬超至今為止還從來沒判斷失誤過,也就逐漸讓關羽的馬超的話原來越信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