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馬踏三國> 第八十八章 靈堂立天子

第八十八章 靈堂立天子

  錚錚鐵甲摩擦的聲音中,何進很快便率領著部下五百精壯猛士來到了存放劉宏靈柩的大殿。


  「妹子……呃,太后休要難過,末將來了。」何進在進入大殿之後,便對著何太后大聲說道。


  見到何進到來,何太后心中一陣激蕩,內心中充滿了歡喜,可卻不好表露在臉上,只好假作哽咽的說道:「大將軍請為哀家做主啊。」


  何進來到何太后的身前,蹲下身子來看著自家的妹子,憐惜的說道:「太後放心,末將已經通知朝中重臣們了,稍後文武百官便會趕來,到時,我們大家一起為太后和大皇子做主!」話語中,何進特意將為大皇子做主幾個字咬的特別重,何太后自然聽出了何進話中的含義,風韻猶存的一雙美目中,頓時激起了無限的漣漪。


  大皇子劉辯是何太后所親生的,若是能在大哥的幫助下,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帝的寶座,何太后便再也不用為以後的生活發愁了,哪裡還有心情為剛剛死去的劉宏悲哀?她自己也能更進一步,登上皇太后的寶座,繼續在這煙花繚亂的後宮中呼風喚雨了。


  從來只有新人笑,哪裡容得下舊人哭?宮闈之中,勾心鬥角和冷酷無情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了,甚至有的時候,宮斗比沙場之上的廝殺還要殘酷無情。


  時間不長,接到何進通知的文武大臣們,便先後趕來了。


  最早來到大殿中的,是劉宏生前最信任的一批老臣:司空張溫、太傅袁隗、京兆尹蓋勛、兩朝老臣王允以及和馬超有過交集的鐘繇盡皆在列。因為西涼平叛事宜,現在鍾繇已經晉陞為御史中丞了。


  之前,劉宏還活著的時候,聽從了太常劉焉的建議,重置了州牧制,所以朝中以劉焉為首的一大批漢室宗親,都被分封成了各州的州牧,到各地任職去了,因此朝中留下來的老資格大臣們,也就只剩下這麼些人了,此刻站在這裡,顯得稀稀落落,更映襯得劉宏的靈堂顯得更為凄涼。


  「大將軍,召我等前來,所為何事?」司空張溫率先開口問道。


  何進在腦子裡快速的回憶了一下陳琳給他提前準備好的稿子,然後開口說道:「諸位都是我大漢的棟樑,現如今陛下駕崩,江山失重,我等自然理應肩負起支撐江山社稷的重擔來。諸位,如今我大漢群雄無首,方今之計,本將建議,還是先在兩位皇子中,推選出來新皇的人選為上,各位以為如何?」


  張溫沉吟了一下,道:「大將軍所言甚有道理。可是先帝未曾言明太子的人選,兩位皇子,該由誰繼承帝位為宜?」


  何進聽張溫這麼說,心中一陣激蕩,剛要開口提議由自己的外甥劉辯繼承帝位,他身後的陳琳卻是低低的咳嗽了一聲,阻斷了何進即將說出口的話。


  得到了陳琳的提醒之後,何進醒悟了過來,以退為進的說道:「先帝膝下只有兩位皇子,新帝自然是在這兩位皇子之中選出了,諸位以為,由哪位皇子繼承大寶更合適呢?」按照這個時代的習俗,正統的繼承人,都是從嫡從長,意思便是要從嫡出的兒子中,選擇年長的兒子成為繼承人。


  何進是劉辯的舅父,自己不好明說支持劉辯,不然便會落人話柄了。現在以退為進,將新皇繼承人的人選問題丟給諸位大臣來決斷,這樣非但顯得何進遵循法度、心胸寬廣,更加不會落下意圖通過立劉辯為帝進而掌握朝政的口實。


  兩朝老臣王允在兩位皇子的身上轉了一圈,開口說道:「皇子辯,乃是長皇子,先帝雖未曾言明太子人選,可是按照從嫡從長的慣例,故老臣以為,皇子辯乃是最適合繼承大寶的皇子了。」


  王允身邊的蓋勛也附和道:「沒錯。廢長立幼,自古以來便是大忌,引起禍亂無數。為大漢四百年江山著想,吾亦贊同由皇子辯接任大寶。」


  張溫思考了片刻,點了點頭,道:「兩位大人言之有理,吾亦贊同。」


  見到三位重臣都同意由劉辯來繼承帝位,何進忍不住心花怒放,臉上的神色精彩紛呈,就差笑出聲來了。至於剩下的那位太傅袁隗,何進是不怎麼擔心的。這個袁隗也是出身袁氏,乃是袁紹的叔父,袁紹既然肯與何進合作,想必也是獲得了家族中長輩的首肯的,所以何進並不擔心袁隗說出什麼反對的話來。當然,這一點,也並非是何進自己想到的,而是陳琳提醒於他的。


  正如陳琳所料的那樣,在場諸人中唯一未曾發言的袁隗,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反對的意思,顯然已經是默認了。


  眾人商議妥當之後,安心等待了頃刻時間,先後又有數十位接到何進通知的大臣們,趕到了大殿之中。當下,何進為了避嫌,便由眾人中威望最高的司空張溫,向後來的大臣們講述了剛才他們所商定的,意欲擁護皇子辯登基稱帝的事情。


  後來的數十位大臣,也都沒有表示反對,畢竟,從嫡從長,可是這個時代的定律,輕易是不能被打破的,既然劉辯是嫡長的皇子,他們自然也不能進行反對。


  見到眾人都不反對,激動不已的何進再也無法忍耐,甚至連陳琳的暗示都已經阻止不住他了,他大聲說道:「既然如此,先帝的靈柩也在這裡,我等便在先帝面前,擁立皇子辯為新皇,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