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老兵不死> 0413 要去吉布地

0413 要去吉布地

  0413 要去吉布地


  火車上,有網友問到王亮為什麼走的這麼著急,下一站要去哪等一系列的問題。


  王亮也沒有賣關子,把自己剛剛接到的任務說了:「咱們現在是坐上從成都東到海城北的高鐵,大概要運行十三個小時。是這樣的,我接到命令,要在明天下午兩點之前趕到海城的軍港,搭乘軍艦去往非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觀察。」


  王亮現在的身份是戰區軍事顧問,級別和待遇是按照退役前的軍銜和職務來定的。


  孫為民也沾了個光,被特招為文職人員,六級文職幹部,相當於少校軍銜,享受正營職待遇。


  所以孫為民是可以和王亮一起去吉布地的。


  之所以請王亮去吉布地,是因為他在此之前有過『戰將島』的建設和管理經驗,可以就吉布地保障基地的建設提供一些具有實踐性的指導和幫助。


  王亮這麼一說,網友們可算是炸鍋了。


  激動啊。


  興奮啊。


  王亮為網友們科普起了吉布地的一些情況:「吉布地共和國呢,簡稱就是吉布地,想必大家近來在新聞上經常看到或者是聽到這個名字,也不陌生了。」


  「吉布地呢,它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的國家,北與厄利垂亞為鄰,西部、西南及南部與衣索比亞毗連,東南同索馬利亞接壤,東北隔著紅海的曼德海峽和葉門相望。」


  「最關鍵的是有海上咽喉之稱的曼德海峽,吉布地可是扼守紅海進入印度洋的這條戰略要道。」


  王亮繼續介紹道:「曼德海峽是國際石油航運的生命線,凡是北上穿過蘇伊士運河去往歐洲,或是由紅海南下進入印度洋的船隻,大多需要通過曼德海峽並經停吉布地港。吉布地也因此被稱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換句話話來講,誰控制了這一地區,誰就控制了連接歐、亞、非三大洲之間重要的海上戰略通道。」


  王亮知道很多網友知道吉布地僅僅是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那裡建立了一個軍事基地。


  相當一部分人並不清楚並了解吉布地的戰略意義。


  所以,王亮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來做這樣一個科普。


  事實上不僅僅解放軍在吉布地有軍事基地,美軍在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和法軍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也都設在吉布地。


  吉布地,這個國內自然資源貧乏,工農業基礎薄弱,政局不穩,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的國家,因為其特殊的地緣位置而引起了國際格外的關注。


  說到這裡,很多『不安分』的評論也出來了。


  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吉布地基地建設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的評論姑且不看。


  「咱們自己家門口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明白呢,就把目光放到了非洲,未免太……」


  「對啊,雖然吉布地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但也不至於讓我們的兵哥哥跑那麼遠去吧。」


  「是啊,現在是太平盛世,完全沒有必要吧。」


  面對個別的質疑,王亮只反問了一句:「請問,你是那個被『戰斧』驚醒的中國人嗎?」


  ???


  王亮的這句反問,自然讓不少人感到困惑。


  戰俘?戰斧?

  什麼鬼。


  年輕人不懂。


  但四十歲開外的中年人都知道。


  王亮稍作停頓,醞釀了下語言,道:「1991年1月17日凌晨,美白宮發言人馬林·菲英沃特發表聲明,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戰鬥在17日零點零分開始,代號為『沙漠風慕』。由此,海灣戰爭拉開了帷幕。」


  藉由當時已經普及了的電視節目,中國人民第一次直觀地感受了一場高科技戰爭。


  來自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戰斧巡航導彈,和美國空軍的F-117隱形轟炸機,不斷衝擊著中國人的視線與內心。


  聚集在波斯灣地區的美海軍『祖魯』戰鬥群,包括『羅斯福』、『中途島』和『突擊者』等四艘航母。


  海灣戰爭是冷戰結束后美國海軍航母部隊最大規模的一次出動,前後部署了六艘航母。


  1991年1月18日,部署在波斯灣的美國海軍『威斯康星』號戰列艦正在向伊國內陸目標發射BGM-109B「戰斧」巡航導彈。


  伊國,那個號稱擁有當時海灣地區最強大軍隊的國家。


  伊國,那個參照蘇聯模式配置的KARI一體化戰略防空體系,在一百零六枚戰斧導彈的轟擊下不堪一擊,灰飛煙滅。


  戰爭在四十二天的空襲和一百個小時的地面作戰後結束,美軍及其盟軍僅付出微不足道的人員傷亡就取得了勝利。


  1991年,那一年,望著電視里被打得七零八落的伊國軍隊,每一個中國人心裡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同樣不知信息化戰爭為何物,同樣脫胎於蘇聯的作戰模式與武器,甚至當時我們中國很多的裝備還不如伊軍。


  那麼,一旦台海有事。


  一旦中國海軍要與敵人作戰,我們能抗住幾枚戰斧?


  王亮感慨道:「從那個時候,我們就被驚醒了。差距是全方位的,觸目驚心的。『不對稱作戰』、『超視距作戰』、『信息化戰爭』這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名詞,比激光制導導彈更準確地轟炸著我們每一個軍人對戰爭的認知。」


  1991年,對於解放軍全體指戰員來講,那是難忘的一年。


  那一年,中國陸軍最好的坦克是正式裝備部隊只有三年的88式主戰坦克,而美軍M1A2主戰坦克即將投入量產。


  要知道,直到1999年所研製出來的99式主戰坦克才有和美軍M1A2主戰坦克相抗衡的實力。


  那一年,中國空軍最好的戰鬥機是三年前剛剛設計定型的殲8Ⅱ,而美軍的F15/16已經量產了。


  王亮道:「當時,咱們的海軍最好的驅逐艦是剛剛成熟的051,而美軍的佩里、斯普魯恩斯和提康德羅加早就已經雄霸海域,著名的阿利伯克級也已擺上船台,只待下水了。」


  「這就是令中國軍人刻骨銘心的九十年代!那十年間,中國海軍入列的導彈驅逐艦一隻手都能數過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