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朕只殺該殺之人!
張海洋惶恐不安地將手挪動到了判令之上,那象徵著處決的判令木塊十分的沉重,比什麼孫猴子身上的五指山還要重上三分。
他知道,今天如果他丟下去這塊判令。
日後,與存活下來的大臣們的關係。
肯定是難以彌合了。
難怪了。
難怪陛下要啟用他這個小小的檢察官副手了。
讓他半日之內連升十三級,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監察御史。
這是一個得罪人的活啊!
一旦處置不好,便是萬劫不復。
這群人如果他都殺了的話,他們身後的利益集團怎麼可能不會追究呢?
到時候,武皇帝要棄軍保帥的話,悲慘的可就是他咯!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
一道偉岸的身影從皇宮之中走了出來。
此時的午門剛剛好遇上了正午最濃烈的太陽,一陣陣金光漫射而下,曬得皇宮牆垣內外的樹葉枝丫都蔫在了一起。
又恰好地曬在了跪著的群臣身上,刺激得他們連眼睛都難以睜開。
那本來就用鎏金嵌合得大午門石柱,現如今已經在這正午的太陽的底下,散發出熠熠生輝的光芒,釋放出了本該屬於它的色彩,且又遙相呼應著太陽。
是那麼的溫暖和燥熱。
「監察御史,朕早就下旨讓你殺了他們,怎麼,到了現在,他們還是完好無損?難道是你不遵守朕的命令,對朕有什麼意見不成?」
武皇帝突兀而來的聲音十分的尖銳,且尖銳之中帶有點非常難以言明的憤怒。
作為一個皇帝。
最討厭什麼?
最討厭三心二意的臣子。
什麼是三心二意?
就是占著茅坑不拉屎,不為皇帝而著想。
不為整個帝國著想!
「陛下,微臣不敢!微臣只怕是無法完成陛下所賦予的使命啊,他們都是大鄒的重臣,是大鄒的中流砥柱,若是將他們全殺了,豈不是對大鄒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戰戰兢兢的監察御史張海洋一下子就癱倒在了地上,他是真的不敢俯下身子跟武皇帝直接對話。
是的。
哪怕他長得一張國字臉,滿臉的浩然正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看上去器宇軒昂的很,但此時,站在武皇帝身邊小心回答的他。
還是經受不住武皇帝身上的龍威壓力,直接癱坐在了地上。
一時間不知所措,就連說出來的話,都有些結巴了。
「陛下,切莫……切莫自誤啊!」
說罷,他的臉頰之上淚水飛涌而出,額頭之上更加是冷汗淋漓。
他知道,
若是武皇帝聽勸了,他尚且能夠苟且偷生。
若是武皇帝不聽勸,反而是暴怒的話,他就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武皇帝的性格是什麼?
吃軟不吃硬。
顯然,他是知道這一點的。
但是,作為一個新上任才一個時辰的監察御史,他是真的沒啥執行能力。
本來是刑部尚書來決定的。
結果刑部尚書是內奸。
好吧。
輪到他上司來決定的,結果他上司成了階下囚。
今天一天,對他而言,打擊太大了。
他實在是沒適應過來。
而且,這群大臣們的確是為了武皇帝這三個月來的發展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如今天下都快統一了。
他們樂呵樂呵一下,又有什麼的呢?
人之常情嘛。
所以在他看來,是武皇帝不近人情了些。
把大臣們想象得太高尚了。
「哈哈哈,別緊張,張海洋,你緊張作甚?你爹張文舉,可是三次衝進敵營救出朕性命的救命恩人,就憑這個,朕是決計不會殺你的,你放心好了!有什麼不滿情緒都可以說出來嘛!」
武皇帝笑了。
他並不怪罪眼前的張海洋。
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殺人?
不!
殺人不是目的,殺人是為了目的的實現。
如果比殺人還要更為快捷達到目的的手段,武皇帝肯定會選擇那個手段,而不是去殺人。
畢竟,在任何時候,暴力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多謝陛下!」
張海洋忍不住地大喜過望,心中對死去的便宜老爹不由得更加敬重了起來。
他爹張文舉,乃是大鄒的一員猛將。
在先皇與宗門大戰的時候,國都被偷襲。
身為先皇的嫡長子,也就是此時的武皇帝張天然被宗門賊子抓走,企圖用張天然的性命來威脅先皇。
先皇是何等英明神武?
放下狠話,寧願他自己斷子絕孫,也不會被宗門勢力要挾。
後來,宗門對張天然的看管懈怠。
張文舉率領三千鐵騎,三次衝殺,這才救出了張天然。
所以,武皇帝說不殺他,是看在他爹的份上,是這個緣故。
「其實朕知道,你們這群跪在地上的大臣也是很憋屈的,一個個為了大鄒奮鬥了這麼久,想要享受享受一下,朕能夠理解你們的心情!」
武皇帝撇過身旁的張海洋,扭頭正臉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大臣們,「你們其實是知道的,朕是一個很寬容的人,你們拉幫結派的事情,朕從來沒有管過。」
武皇帝停頓了一下,拍了拍手,身後的花木蘭會意,從一旁的隨從手裡端來了一提小皮箱,從中掏出了一疊文獻資料。
雙手從金黃色的袖口中伸出,將那資料拿在了手上,然後指著群臣道:「你們做過的事情,這上面都有記載,朕從來都沒有看過,因為朕對你們很信任。」
「可結果呢?你們是怎麼對待朕的?不僅僅裹挾戶部尚書李開林,甚至與太乙玄門派來的內奸刑部尚書溫開一起公開賣國,你們這是什麼行為?嗯?」
「朕給了你們莫大的權力,讓你們的權力不是凌駕於大鄒臣民之上的,是讓你們好生服務大鄒平民百姓的,不是讓你們賣國的,不是讓你們做官老爺的!」
「李宗堂,張天錫,何成峰……」
「陛下,饒命啊!陛下!」
「陛下,臣是冤枉的啊!陛下!」
「陛下不要殺臣啊!」 ……
武皇帝一共點了三十七個人的名字,很快場面之上就出現了三十七具無頭屍身,妖艷的鮮紅血液不斷地從破碎的肢體流出。
在溫熱的陽光照耀之下,很快就揮發在了午門內外。
腥臭味不斷地滲透在這群養尊處優慣了的老爺們的鼻尖上,讓他們痛苦得捂住了口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周遭共事已久的同伴一個個倒下。
而他們卻無可奈何,只能等待命運的安排。
這種近乎於絕望的感覺。
尋常人是真的難以體驗得到。
不過很幸運的是,武皇帝讓他們都體驗到了。
「朕說過,朕從來不大開殺戒的,但今天,朕不得不大開殺戒了,這三十七人是溫開的黨羽,根據錦衣衛的情報,公然將大鄒絕密信息公然售賣於太乙玄門,謀求不義之財共計三千五百七十九萬兩!」
「你們說說,這群人該殺不該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