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最後的騎士:戰神再臨
十一月二十九日,汴京大雪磅礴!
來自青塘戰報:集宋軍六十八個野戰營防守的潢州正式淪陷,戰損兩成,遂潰散於冰天雪地間,被分割、相互不知所蹤。
如此也正式宣告,北上的青誼結鬼章部和宋軍的「衛星式輝映」被打散,於冰天雪地無奈下,眼看西夏派軍布陣似乎滴水不漏,青誼結鬼章不得已繼續往北,撤往了遙遠的西涼府據守。
這等於青塘要塞(西寧州)正式告急,因為青塘城幾乎沒有武裝力量了,正式成為了空城。
至現在這時刻,大魔王已經對他們的豬戰術無力吐槽。
既然走到這一步,不能全怪青誼結鬼章不敢打。因為大軍的行動、冰天雪地的覆蓋,給養成為了青誼結鬼章這時期的最大問題。
換王雱是他,也不敢冒險往西寧州方向機動突圍。因為一但突圍失敗,大軍的機動緩慢又沒糧草,那青誼結鬼章將連固守西涼府的機會也徹底丟失。
於是現在真的很被動!
一開始的指揮和部署就是錯的,都相互存在依靠思想。就是王雱說的那道理:做了紈絝子弟后就忘記了自力更生,當時不但有牛逼哄哄的宋國駐軍主力存在,青誼結鬼章也握有一萬騎兵。
有一萬騎兵的人、只讓他帶一千人出擊是很難的。就和後世暴發戶剛巧買了個卡宴想出去裝逼,家人說「你還是騎電瓶車出去吧」,那肯定和他急。
一開始錯誤,後續就步步錯誤。
現在看來西夏戰法也相當奇葩,沒有一開始就打防禦薄弱的西涼府收回固有失地。而是採用奇兵戰法,快速切入青塘中心區域,直撲有宋軍八十個野戰營防守的潢州地區進行硬剛。
這相當有效,也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於是雖然是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指揮官,但至此大魔王敢肯定:這是出自卓洛蘭的戰法指導。
卓洛蘭因何沒帶兵進青塘大雱不關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她反戰不了的情況下,就會盡量進行西夏軍最有利的謀劃了。
她是大魔王的學生。此番的青塘首戰戰法,她的用意和大雱打當時的遼國蘇州港一樣。不要迂迴,既然拉仇恨不可避免,那麼宋軍只是紙老虎,不要慫,走過去狠狠給老虎一巴掌,看情況、如果老虎反應有限,那就加註,順便捅死老虎。
這是威懾戰法。這和電影中謠傳的「進監獄后找最狠的那個老大打慫他」一個道理。
自大魔王指揮的青塘戰爭大捷后,不論哪個番號,只要是宋軍在青塘,就是老虎的象徵。卓洛蘭劍走偏鋒部署了這個戰法,在第一擊讓西夏軍贏得了宗城和通潢戰役后,毫不意外,整個青塘都被虎住了,連宋軍自己也蒙了?因為他們無法想通為何作為老虎會被人一巴掌?
至此,當年戰敗的西夏軍,也順利就從陰影中走了出來。
正因如此才唬住了青誼結鬼章往北方急退。否則他畢竟是騎兵,宋軍於宗城和通潢失利后,理論上青誼結鬼章有足夠的機動能力反撲,那就不至於那麼快造成潢州淪陷?
所以這些布局就是一個大陷阱,全是卓洛蘭部署中的心理戰。
她也成功把青誼結鬼章限制在了北方的口袋中,不意外的話,西夏軍的第二個目的就是關門打狗,把「自己選擇關在城堡里的青誼結鬼章部」吃掉,那麼青塘後面的戰爭基本不用打了,青塘的信仰宋軍已經戰敗了,青塘自己的主力不對被人成功包了交子,當然是信心崩潰。
在一場世界大戰中,其實損失個幾萬人毫不是問題。讓大魔王擔心的是:青塘若這麼快整體淪陷的話,那就代表西夏有了底氣和縱深后,很快就能積累出正式入侵大宋行政區的勇氣,那就是藥丸的局面。
可惜……無奈……怒其不爭……
唯一有利的一點,早前的《六點建議中》,韓琦接受了部分,早就提前發文:種家軍不進河東,改而開進青塘參戰!
這興許算是青塘最後的救命稻草吧!青塘一天不全面淪陷,那麼只要沒蔵訛龐說了算,大宋行政區應該不至於被攻擊,那就還有喘息。
但種鄂將軍也是相當保守的人,早前調集了無數船運資源,繞開了正面戰區。現在他只是剛剛從積石軍進入了西寧州地區,都還沒開進青塘城。
看樣子種鄂將軍判斷東線是打不贏的,所以他故意慢一步才投入青塘,打算幫助董氈守住西寧州,渡過這個凜冬后再作為。
這種思路不全錯,但後遺症也很大。因為這有可能導致青誼結鬼章被全殲,進一步殺滅青塘的整體士氣。
但王雱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採取什麼戰法要看是什麼人,自古以來種家軍就善於堡壘防禦戰法,種鄂的軍隊規模很龐大,且騎兵不足,所以這就是種鄂的特點。這幾乎是他在現有條件下、所能採用的比較適合的戰法。
種鄂不是狄青也不是王雱,他的思路模式、以及軍隊規模、加之騎兵的不足,導致他不可能採用當時大魔王的路數:直接投入潢州地區硬剛。
當初若不是朝廷出問題,直接就把種鄂部署在潢州駐防,也就不會有現在這麼被動。
可惜在青塘駐軍算是「外事」,司馬光自來看不慣這流氓。且最早以前王雱也不信任種鄂,老種是真狠人,除非預測了馬上要打仗,否則把這種人放在青塘駐軍,他對自己漢人都不溫柔,天知道他會怎麼虐待羌人鬧矛盾呢?
於是沒有新鮮事,種鄂沒能部署於青塘的原因就是:政治不正確。
至於到了後期,很不幸王雱自己都說了不算了,就也無法調整這些政策……
十二月中旬更冷,天冷,人心也冷。
到處起火的同時,遼國首期的軍隊也集結完畢了。分為七路大軍分別開至宋遼邊境敏感區域,總計陳兵三十六萬之多。
這只是第一期,許多人認為後續還會越來越多。
與之對應的,早在幾月前韓琦所謂的要「回應遼國調兵遣將」事宜,卻兜幾個月的圈子后白忙活了一場,河北地界上一個宋軍沒多。除了讓川軍和西軍一會上一會下的丟失了些公信力外,顯得很然並卵。
至此才是大宋的真正藥丸氣氛:天下震驚!汴京四百萬人進入了恐慌心態!
大宋正式宣告進入至暗時刻4.0,朝廷內部甚至有多人、多次提及了遷都避禍事宜。
在這之前雖然不是舉國雞血的氣氛,但都在麻醉自己大國崛起,麻醉自己遼國調兵遣將是內部行為,不會開往邊境。
但是現在,老虎真的來了,就在家門口!
有人預測興許開春就要開打。也有人認為:興許寒冬臘月間,宋遼就會開戰。
「多災多難的大宋,想不到沒幾年好光景又這樣了。這次還會如同澶淵一樣平息下去嗎?」
「要我說都這樣了,橫豎一死,大宋不如主動於臘月進攻,不讓他們準備。」
「你腦殼被驢踢了啊,主動進攻的時機早錯過了。有小道消息,早在遼國高調於上京吹響集結號那個時刻,大魔王就有過言論:宋軍迅速出擊,在他們準備完成前,迅速打殘南京道大同府等遼國最富庶地區,打亂他們的集結號計劃。」
「是的我也聽說了這個傳言,無奈當時這些傳言被和諧了。韓大腦殼放話若大魔王再亂說亂講,就把他給查水表。」
「大魔王就是大魔王,他犯過錯,但唯有他能在關鍵時刻不糊塗。若當初是他宰執,何故把我大宋拖到這境地?」
「現在說這些晚了,大難臨頭,沒田沒產業的走吧,去南方避禍。」
「南方現在更亂,宗族的鄉賢、和邪教頭目們相互狗腦子都打出來了,百姓弱者遭殃。現在那邊相當排外,人生地不熟的去了就把你和諧信不信。」
「有道理,只要大魔王在,留在這邊,還有最終看到日出的希望。」
「大魔王!大魔王!」
「大魔王……大魔王……」
至此真不是有人煽動,以往的威望決定了風雨飄搖大難臨頭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遊行似的舉手喊「大魔王」,要求再次啟用神機雱出山,帶領大宋渡過這個艱難時刻。
這時期張方平也覺得大魔王可惡。但沒毛病,作為能臣有用的時候放出來用一下,大不了事後過河拆橋在把他趕走就行。於是作為東京留守,張方平也絕對反對遷都,再放任第一排亂來的話,老張認為真要把國家給斷送。
就此張方平放水,不禁止大頭百姓的遊行,相反以官府名譽在推波助瀾,鼓勵民眾的行為。
實在遼國於邊境陳兵三十幾萬的行為,太刺痛大家神經了。舉國的恐懼情緒正在猶如病毒擴張似的蔓延開!
不論大魔王錯的再多,不論大魔王有多可惡,但以往的資歷決定了關鍵時刻,上至權貴下至平民,都願意接受一些嚴管,現在幾乎異口同聲的一致認為:皇帝已經不能理事,太子經驗不足,韓琦政策出現連續性戰略錯誤,必須於這個至暗時刻由大魔王臨危受命,帶領大宋走出黑暗。
這是大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遊行,張方平不出手維穩的情況下僅僅持續到第三日,近三十萬人聚集東華門上萬言請願:要求大魔王復出。
這聲勢驚人太震撼!
大魔王復出是否能帶領大宋走出黑暗不重要,但東南民間已經起亂的現在,汴京也出現這形勢,富弼當心如果這時候再壓制、再討論遷都,京畿內部恐怕就要有民眾亂起來。
不得已下,許久都沒開口說話的富弼親至樞府對韓琦交底,簡單粗暴的道:「韓樞密,這樣下去不行。我全退,你半退,把路讓出來可否?」
這不禁讓趙宗實半張著嘴巴,很難想象富弼有天能提出這樣的要求?
這已經是給了韓琦很大的餘地和台階,為此富弼願意「全退」,實際上就是給韓琦一個緩衝,讓韓琦有個有面子的職位繼續過度一段時間。以免形成他「引咎辭職」的局面,把他的一生給否定掉。
現在看,猶如好水川後頭發白了一半,韓琦現在是全白了,眼睛發紅的想了許久,嘆息道:「事到如今老夫還有何面目半退?他謀事比我精明,威望比我大齊天,決策比我果斷,做事比我有執行力……他王雱翅膀已豐,是應該出來做事了。老夫也全退吧。」
富弼想了想道:「總體沒沒說錯,但他仍舊有毛病,仍舊張狂,怎麼的也要留些老傢伙在旁看著他,否則你不放心我不放心,就是官家也不會放心的。」
對此趙宗實沉默。
韓琦則勉強點頭作為回應。實在韓琦的心已亂,持續留在這裡也無法做事了。
在早年時候大家對他的評價沒錯,韓大腦殼對大宋是真愛,不論他對大魔王的怨念有多強,現在他不會拿生死存亡的問題開玩笑了……
一月一日,富弼以中書門下平章事身份、請曹皇后出來參與決議。
這一定是個將會載入史冊的日子。在決定大宋命運的「仁明殿會議」上、皇帝不能理事時候由東京留守張方平全程參與監督下,正式定調:撤除太子趙宗實之監國職務,由曹皇后暫領。
仁明殿會議決議二:此誠危機存亡之秋,響應萬民和朝臣建議,啟用王雱出任大宋軍國平章事、兼判樞密院。
仁明殿會議決議三:駁回韓琦的隱退請求,國難時期,強制韓琦繼續為國服役,介於其當年在河東民生經濟政策上有建樹,出任三司使主管戰時經濟、但受到軍國平章事節制。
仁明殿會議決議四:歐陽修改任廣東安撫使,立即出京教化南方民眾。韓絳填補空缺出任御史中丞。
仁明殿會議決議五:富弼不在任職中書平章事,啟程趕赴大名府,以大名府為治所任河北都轉運使,但不具備軍事指揮權。
仁明殿會議決議六:暫時不設樞密副使,王安石改而掛職「常務參知政事」,主持中書門下日常工作。
持續兩日的會議中有多番的爭執,但總體獲得了共識。只是最後的第六條決議、關於王安石的工作安排有異議。反對的人是王安石自己。
參與會議記錄的十幾個不同黨系的書記官記得,當時王安石略帶滄桑的樣子言道:「於此時刻不是臣推卸責任,而是臣無法繼續任職。再其位必然謀其政,臣之性格看到什麼必然要說,身為父親去做兒子下屬,也必然發生人情關係上的尷尬,於關鍵時刻若政策問題上發生爭執,這不論於政治,人情,國家安全上都存在嚴重隱患。既然啟用兒子而不是臣,臣決定退隱,請皇後娘娘批准辭呈。」
為此有許多言論挽留王安石,但爭執了多番后,王安石毫不讓步。就此定調:不設參知政事,原則上王安石保留官銜暫退。大魔王全面主持戰爭時期的國務。
軍國平章事是理論上的大宋最高殊榮職務,但一般只在理論中,不會成為實際職務。於國戰時期王雱加這個職務,且兼判樞密院、不是知樞密院、又沒有參政的情況下,這隻有一個解釋:乾剛獨斷,甚至超越太祖皇帝的大宋權利巔峰。
皇佑五年至今嘉佑八年,十一度春風秋雨,正式鑄就了大魔王的政治金身,以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集權於一身,於第二次半涼后臨危受命正式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