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悲催的石油研究院
離開青塘已成定局,於是馬金偲他們留下,帶著穆桂英以及穆桂英的部曲親兵,火速返回潢州。
四月五日是個偉大的日子,潢州城碼頭的羌人們簡直驚呆了。要說原本那些宋國來的商船就夠大了,但此番真的牛了,這是神馬黑科技?
一千五百噸級的大船不需要人力,沒有風帆,只有轟隆轟隆的機械聲,伴隨著濃煙滾滾,就可以自己在河道中穿梭?
話說這個事件在宋國方面是被罵的,說是機械工業局鋪張浪費亂彈琴,他們所謂的試航,其實是去接他們的局長大人,竟然需要這麼大的船?
這在吐蕃人眼裡是神跡。
聽說這艘神奇大船是從宋國大名府來的,這要經過很多轉折,一些河道的水位造成了大船很難行船。如此就要採用底重心的平底船設計,但這麼大的船,這麼大的載重,還裝上一台突突突的機械怪獸,它竟然能拉滿物資、從大名府到這裡不散架?
「這到底是什麼技術?這麼大這麼重的船可以在淺水區行走?」
碼頭上,上貨下貨見慣了船運的許多人把震驚情緒表露無疑。
沒人知道,就連行船經驗豐富的宋國掌柜和水手們也不知道。但他們知道,北京造船廠的團隊是當年撫寧縣機械廠的一部分,還有沈括的一部分,論及腦洞技術,尤其對木材工藝的理解和,當今世界無出其右,他們就是可以做到。
「大宋厲害了。」
「是啊黑科技越來越多。不僅僅是這種大船,大宋於戰爭中,同步進行修建的綏德軍至保安軍鐵路,大名府至汴京鐵路,聽說也已經進度過半了。一但通車,他們調集物資的能力將大幅提升。」
「因為流通方便了,通車后的地區,糧食物價就會非常穩定,因為可以用底成本把便宜地區的物資,統籌到價高地區。」
「至於南方地區聽說暫時沒有大規模的鐵路計劃。不過這種平底機械大船厲害了,能大幅改善漕運效率。」
「最牛的在於:撫寧縣機械廠的第三代蒸汽機驗證早已經結束,聽說就在大魔王於西涼府智退卓洛蘭的同時,撫寧機械廠第三代量產版蒸汽機就下線了。」
「第三代蒸汽機什麼樣啊,厲不厲害?」
「卧槽我連第一代都沒有見過好吧。不過聽說相比第二代機器,推重比提升近三成。」
「這個推重比提升三成是什麼意思啊?」
「你這就叫不學無術,要多看撫寧工業報你就懂了。推力和機器自重的比,就叫推重比。假設不增加體積和重量的情況下,提升推力可以。或者不提升推力的情況下,大幅降低體積和自重也可以。就這麼一個事。」
一個懂點技術的傢伙介入道:「聽說相比二代蒸汽機魔改版,第三代機器暫時還不如第二代厲害。不過新架構設計則更先進,後面可挖掘潛力更大,相信不用多久,以撫寧縣機械廠的實力,就會在設計第四代的同時,把第三代機器魔改至兩百馬力以上。」
「這麼一個機器真有兩百匹馬力嗎?」
「有的,比兩百馬匹更強,因為它是統一發力,協調方面損耗更小。」
這些就是現在民間在紛紛議論的東西,基本上沿途停靠補充水煤時,碼頭上能聽各種民眾這樣議論。
成就感是有的,大宋現在真有內功了。
或許正有越來越多的人忘記這一切是怎麼來的,但這些已經不在重要,糾結這些毫無意義,就像後世的人坐飛機高鐵時,一般沒興趣去論證是誰發明、誰推動的產業。
但只要我有別人沒有,或者大家都有時我國最先進,這就是民族榮耀感的來源。現在宋國百姓哪怕大多數沒見過火車和蒸汽機,卻都能把這些說出個一二三來,原因無他,這是他們相比於遼國人西夏人的優越感。
這一晃眼,聽著這些消息,王雱自己都覺得恍如隔世。
當年寒磣啊,帶著一群草根弄出來的蒸汽機,除了如同快散架到處響,還傻大黑粗,機器么天大一個,壽命低劣,用不到半年,還只有區區三十馬力。
現在一轉眼就王雱所見,裝配在大船上的這台機器總成要小太多了,只有當初一半那麼大,卻能提供一百二十馬力輸出,鑒於工藝和材料進步,加上沈括又提煉出了質量更好的潤滑材料,現在運行壽命提升至當初的五倍還有多。
也就是說,現在起蒸汽機的商用環境基本成熟,用蒸汽機不說划算么,至少已經不虧本。
不過限於產能不夠,現在除了葉慶華和官府外,一個都拿不到貨,還處於葉慶華的獨佔期。
裝在大船上的這台是二代魔改版,機械廠認為三代雖然推重比和工藝參數更好,但新東西不如老東西成熟穩定,所以不急於在領導用的旗艦上嘗鮮,穩定耐草就行。這是機械廠總管許浪山的觀點。
如果是沈括那個紈絝子弟么,他其實更喜歡拿新東西新技術來顯擺。
這個問題上大雱支持許浪山大叔,所謂安全第一,領導的船,萬一機器炸了不得哭瞎?像沈括那大紈絝自己實驗滑翔機的人么,也就他一個而已。
順便,都還沒有到京,王雱接到了某御史寫來的文書,御史台表示:對沈括浪費國朝資源大搞紈絝的行為給予嚴重關注,對機械工業局知事王雱給予警告。
這是因為前陣子王雱提供了想法,批了經費,允許沈括修建一套最原始的「風洞系統」,方便他測試空氣動力參數、而不至於再摔破他的腦袋。話說他那個腦袋現在看忒值錢了。
那無比簡陋的風洞系統,算機械工業局麾下「航空二院」技術驗證裝置,用的正是最新第三代蒸汽機驅動,採用較大的速比帶動渦輪,然後在特定環境下「猛吹」。
現在的設計還很寒蟬,起步很低,導致風力不足,無法測試更大形的參數,但是測試相當於一兩人載重的滑翔機還算綽綽有餘的。
機械工業局是王雱生出來的,且制定了相關條例。但當時的大雱還是個光桿司令,甚至沒有下屬,就因河潢戰場告急而帶志願軍西征了。
所以又如同呂惠卿在撫寧縣一樣,後續的組織結構搭建,各項工作開展,基本是沈括完成的。這小子除了是技術宅外,也有一些組織基礎,因為在這之前他就是一個縣的主簿。
在他的手裡,現在的工業局有了所謂的「鐵路一院」、「航空二院」,以及剛剛成立不久的第三船舶設計院,簡稱「301所」。因船舶院剛剛搭建沒多少人,就被航空院鐵路院的人戲稱為「所」。
至於為什麼這麼命名,王雱也沒弄懂,總之沈括這小子弄出來的就是這些名冊,且呈交中書門下定製了,現在王雱拿他們也沒辦法。
這些,都是這個四月天行船獲得的喜悅消息。總體上大宋真正蒸蒸日上。
對於王雱而言,當務之急是尋思考試的事,考不起的話乾脆辭官回家相妻教子,順便做生意賺錢,或者成立個東印度公司出海做壞人似乎也不錯?
最後,呂惠卿現在不是知縣了。因政績好,加上統籌志願軍戰場時表現出了驚人的後勤能力,他現在是銀州知州了。
治所仍在撫寧縣,行政區和以前出入不大,但現在是州級,還是上州,算朝廷直轄的工業重鎮。
當初因為和西夏的外交問題,明面上不能出現「銀州」這個叫法,但現在西夏沒脾氣,在志願軍北川河口大捷后,富弼果斷通告天下,恢復銀州行政區建制,呂惠卿知州,且不受西北轉運司節制,中書門下直轄管理。
這其實就是大宋第一個「直轄市」……
作為沈括兒時的玩伴,陳凡也是技術宅。雖然不是一起當過兵一起嫖過娼那種,但也是一起闖過禍的那種死黨、譬如小屁孩時候他們一起點燃了「天然氣井」。
上年大紈絝沈括在北京謀取了一份差遣,律屬於新機構機械工業局,聽說有相當充足的經費可供揮霍,陳凡就果斷去投奔沈括,一起參與石油研究。
雖然這群技術宅是啟蒙最早的人,但無奈基礎知識薄弱,有深造需求。那一時期關於數理化發展最成熟的地方是京城煤場旗下的「煤炭學院」。
於是沈括和小舅爺簽署了「委託深造協議」,陳凡成為了機械工業局的首個「公派研究生」,拿全額俸祿入京深造學習,看似效果不錯,沈括便又批了更多的經費,擴大了研究生派遣規模。
時至今日,煤場不僅僅只有子弟小學了,還有子弟中學,以及煤炭學院。
這個冠名太難聽了,實際控制人是王雱,但曹集是名譽院長。鑒於小舅煤老闆出生有煤炭情結,所以必須掛他的名,來自腐儒的阻力才小。他畢竟是皇後娘娘不成器的弟弟嘛。
在深造過程中,陳凡表現出了優異的學習天賦,還提出了許多新的知識和論點,都是當時王雱沒有提及過的。就此成為了理科精英之一。
是的,現在大宋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層次,已經高於王雱當時提出的啟蒙,這就是成就。是投入經費后廣泛播種,收穫的盛夏果實。
他們提升的基礎知識,當時那些東西王雱想不起來,但他們搞出來后王雱能大抵看懂,以便及時進行指導,保持路線正確,不至於繞彎路。
學者其實是這個世界最固執、最難說服的一群人。一但他們認定了一門理論、不碰的頭破血流很難糾正。但威望的好處就是,時至今日的大魔王一但發話他們會認可,不敢反駁。
實在是因為王雱各方面成就太大了,基本沒錯過,在業內他是系統性提出數理化的導師、先行者。這個光環對非儒家學術界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時至今日,除非事實上證明王雱錯了,否則或許有人可以拿走他的官位,但基本無法在特定領域否定他的「領路人導師」的成就。
這就是另類的領袖光環。
石油研究工作方面擁有充足經費,以及先發的經驗,又加上基礎知識攀升和實驗,總體上大宋對外打仗的這一年來,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
就陳凡看來,現在工業司的火油能量密度,已經極其兇悍。
陳凡發誓,以前從沒想過有燃料能爆發出那樣的火力來。
但仍舊還有瑕疵,有些工藝方面的東西還不太明確。
這需要兵部猛火油坊的東西,相互進行印證。但兵部拒絕參觀,拒絕出讓工藝流程秘方。
別看都是官府機構。但傳統觀念里兵部是重量級大部頭,而工業局則是第二梯隊「企事業」,受到眾人鄙視。又加之大魔王無法分身,無法對這些事進行公關。所以在隱藏秘方的保守思維下,工業局的要求不被待見。
這是很現實很客觀的。
說起來當時一堆人想在各方面否定大魔王讓他撤軍呢,怎麼還會給工業局面子?於是陳凡這樣的三流官員的訴求,別說公關,他連求見「有關部門有關人員」都做不到。
並不是人人都有個宰相做爹,也不是個個官員都有王雱霸氣,敢打進中堂去上訪的。
所以陳凡進京深造、也類似於工業局派出的技術間諜,秘密背負了賄賂公關,獲取猛火油坊工藝流程的任務。
這很難,就連張方平都幫不上忙。說起來張方平當政時、收拾兵部,縮減人家的經費是最狠的,至現在相當於張方平近乎半涼的情況下,兵部沒人賣老張的賬。
「地下黨」陳凡咬牙持之以恆,進京深造一年來由小見大,保持了每月請相關官僚去樊樓逛兩次的頻次,花了不少公關費用后,仍舊沒獲得去猛火油坊參觀的機會。
不過隨著他的見識和基礎知識增加,和那些技術性官僚喝酒聊天中,總在有意無意的談及相關東西,一年來,基本被陳凡總結出了一個大概初形,這些聊天筆記對工業局「石油四院」的研發至關重要。
不容易啊,這已經算是工業局密探的卧薪嘗膽了。走正軌渠道真沒辦法,花費了無數經費,通過長達一年的時間,幾十次聊天試探,才逐步推導出了兵部猛火油坊的大抵工藝流程。
對門外漢,這些聊天筆記當然毫無用處,但對於業內的頂尖技術人員陳凡,這些交談雖然不全是乾貨,已經可以研究和印證。
能做到這一切是因為他們有個不錯的領導,王雱於戰爭中滿地打滾的找富弼耍賴,才幫這些人弄到了行政編。否則以大宋這個時期的階級優越感,陳凡就是花錢請客,相關口的人也不會去赴宴,送禮人家也不會收。
至此,轟轟烈烈的燃料工業進程眼看就可以開始了。
陳凡在煤炭學院內,通過各種資料的反饋和印證,加上配合學院的人大量實驗研究,於是他已經制定出了石油四院的幾種不同燃油的技術指標,且標註了號碼。
這些都是技術結晶,都超過了兵部的傳統猛火油。不過距離大魔王要求的「汽油」,還有些難點要攻克。
方向是對有了,製造出來不成問題。難點在於提煉工藝還不成熟,至少現在無法大規模的合格提煉。
這方面王雱很早就有過指示:早期內燃機壓縮比非常低,燃料必須進行有效又充分的「霧化」,才能最大程度的和空氣結合,進行壓縮點火,混合不夠就爆發不出足夠的能量來,也就是俗稱的「缺氧、燃燒不完全」。那樣的內燃機用去農耕問題不大,但想推飛機上天,就是做夢。
於是,這就對燃料的質地和形態有了很高的工藝要求。
在大魔王治下,大家都是很雞血的一種「傳銷」狀態,並不需要大魔王本人在,整個團隊都已經進入自動率,正在相互比拼,誰都不希望落後。
陳凡作為石油四院的領導,最早時候只有幾個屬下,被工業局的同事戲稱為「401所」。現在航空院那些龜兒子竟然修建了個風洞出來,在相關領域取得了很大進展。
不說超越么,在這場技術大比武中,401所怎麼也不能太落後啊。媽的偷取了兵部的許多成果倘若還落後,零基礎的鐵路和航空院還領先,那就丟面子了,按照二當家沈括的話來說么,就真有「撤院設所」的理由了。沒有成果當然要縮減建制。
沈括有沈括的壓力,他要對大魔王負責,投入了許多的資源、編製、經費,如果沒有進展,總歸是官僚機構,總要有人背鍋。
這些就是一直纏繞在401所主簿陳凡心裡的陰影,揮之不去。
有一種信仰就是「前進前進再前進」。能走到哪裡誰都不知道。不用人催促,總之陳凡就想在大魔王班師之際交出一份技術答卷,這有什麼意義毫不重要。反正就是想做到,不讓大魔王失望。
但就在四月末,從煤炭學院深造畢業,帶著無數心得、資料、筆記想要返回北京的陳凡,被抓緊號子里去了。理由是:竊取國家機密。
早在三月初就有了不對的預兆,有內幕消息的小舅爺曹集來警告了陳凡,只說了一句話:「跑,回北京躲張方平家裡、其他任何問題,等大魔王班師后又再慢慢扯犢子」。
但陳凡害怕跑了更說不清楚,也不敢完全信任小舅爺,所以寫信請示了沈括。
然而這方面沈括也是個白痴,遲遲沒有回信指示陳凡。
沈括在這些方面也不能免俗,害怕跑了才說不清。也害怕回信指示下屬「逃跑」后,連沈括自己也被跨省弄進去,那麼工業局就哭瞎了。
於是就這樣,消息到底怎麼走漏的,工業局這麼一個不被看重的企事業,到底怎麼被有關部門盯上的,沒人知道。總之四月末陳凡就被捉去喝茶了,關在什麼地方都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