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345章 眾生無相VS萬象森羅

第345章 眾生無相VS萬象森羅

  經過這些年,明王的信徒和人氣無出其右,比沒蔵太后多的多。


  午後這會,經閣附近人滿為患,座無虛席,由此一直擴散開至整個廣場佔滿了人。


  這種東西么,在後世也沒幾個人能聽懂,何況古代。但是大家就是喜歡湊熱鬧。


  就是要熱鬧,要人氣。熱鬧了也仍舊聽不懂,不過只要周圍有幾個人在起鬨說「講的太好了」,一般旁邊的人就會信了,久而久之這就是信仰,是傳銷的本質。


  沒蔵太后對於這個場面羨慕嫉妒恨,相比自己講經時候這才叫人氣爆棚。於是她也難免犯了「嗔」戒,帶著王雱入內的時候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


  在佛家概念中仍舊有貴族或者是貴賓概念,這個避免不了,譬如佛祖肯定不會和菩薩坐在一起,菩薩也不會和羅漢坐在一起。


  於是經閣前方仍舊有「貴賓席」,在最前緣位置,沒蔵太后邀請王雱一起坐了上去,乃是旁聽姿態。


  少頃時候又有貴人來,後方雲集的信徒猶如潮水一般分開,一個狼腰虎背卻穿文士袍的中年男人走來。談得上是丰神俊朗,樣貌在草原族群來說算是非常英俊且粗狂的,身間也處處考究,顯示著一股文人似的優雅和傲慢氣息。形成了非常怪異的風格。


  「這是多吃己,曾經乃是元昊陛下的近臣侍衛,后因出使遼國有功,且受到娘娘重視,現任禮部尚書。乃是娘娘倚重的典型臣子。」近處的漫咩將軍低聲提醒著王雱,卻神色較為古怪。


  王雱微微點頭后,發現身邊的沒蔵太后心不在焉,目光奇特的看著多吃己。


  就此大雱就心中有數了,估計太后和這個大臣有曖昧啊,李守貴那龜兒的醋罈子心思,現在看來不是大雱引發的,而是這個粗狂且英俊的多吃己大叔引發的,早在王雱來之前,估計李守貴已經是「驚弓之鳥」了。


  想著這些,大雱暗暗覺得好笑。


  「見過大師。」


  各人思考間,多吃己過來以佛禮拜見太后,也是口稱大師。


  於是王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只有近臣才會這麼稱呼太后,在這個場合其他還是都叫太后,只有多吃己和漫咩叫大師。


  多吃己不太友好的樣子瞪了王雱一眼,根本和他的禮部堂官身份有矛盾。


  把王雱看得心口薄涼薄涼的之後,多吃己才微微一笑抱拳道:「宋使有禮,對興慶府還習慣嗎?」


  「撒尿有可能結冰,不習慣。」王雱環視了周圍紛飛的大雪后這麼回答。


  少頃,得道高僧形態的明王步入道場,走至高台處的「福船」,盤腿坐下來,環目四顧。


  人山人海的嘈雜之音,瞬間就禁止了下來。


  許多人驚為天人,現在就有了虔誠心思,就連旁邊的沒蔵太后也不例外的模樣。


  唯獨王雱在坐立不安的扭過來扭過去,時而看著老和尚坐的地方尋思,愣是沒弄懂他坐的是個什麼東西,卻是聽大家把那叫做福船。船個蛋啊,特么的哪裡有船的模樣?


  全部人都在靜止肅穆,所以王雱不安分的舉動尤其顯眼,招致了周圍人群的不滿,也坐在旁邊的多吃己更是側頭責怪的看了一眼。


  但鑒於他乃是太后請來的宋使,大家還是暫時只有忍著。


  沒蔵太后也無比尷尬,頭皮發麻。所謂攪和明王的講經那肯定是技術活,她現在當心王雱不會是要用耍流氓的方式吧?真那樣禍就闖大了。


  某個時候明王的目光猶如兩道冷電,和王雱對視在一起。


  王雱沒心沒肺的眨了眨眼,除了覺得老和尚是個比較猥瑣的傳銷份子外,並沒有什麼特別感覺。


  「咦……」


  明王心下吃了一驚。沒意料到就連展昭都扛不住的影響,但這個傳說中的少年竟然能「免役」精神影響?

  當年穆桂英大娘說的對,王雱有這個天賦種子,且這種天賦會隨著思維的成熟加上執念一起長大,舒州時候的王雱會被這同出一源的魔念領域影響的不能動,但是現在,變身魔王的王雱是真的「魔心種道」了,不會再被人從思維精神上影響。


  對視了幾個呼吸之後明王收回了目光,再次變為了得道高僧形態,微笑道:「聞說有朋自遠方來,有自禮儀文化之邦的宋國來使參與聽經,老和尚心理高興……」


  「大雪天的,明王又是沉默又是客套,總是沒完沒了,所以你到底要不要進入環節講經,以讓佛光普照?」王雱很不禮貌的打斷道。


  周圍的人見此少年如此粗鄙急躁,更是一陣鄙夷,噓噓聲到處升起。


  沒蔵太后險些一口茶水噴出來。但卻是她請來的人,只有強撐著不說話。就像她哪怕已經知道李守貴不可信任,還是有些惻隱之心一樣。


  明王的一雙眼睛看似無比清澈,實際卻充滿魔性的籠罩著王雱,微笑道:「遠自宋國而來的你,似乎性情無比急躁,又似總想做出沉靜如水的心態,這乃是一種矛盾。相由心生,你儒雅俊朗的外表下擁有一顆躁動又激進之心,若不注意修身養性,想來恐生殺戮、造成世間之災難。」


  王雱都楞了楞,因為明王真沒亂說。


  沒蔵太后也都有點疑惑的側頭看著王雱尋思,這小子是來尋求和平的,但會不會真如老和尚所言,將來他生出魔心造成生靈塗炭?


  到此,明王又環視一圈道:「唯有慈悲方能行王道,本場便主講慈悲……」


  王雱打斷道:「明王威武,開場便簡單粗暴設定了我一顆躁動激進的魔心,而且你主講仁慈王道。畢竟嘛,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講王道、講仁慈,是永遠不會放錯永遠的,這我理解。於是利用我之前在興慶府的一些『劣跡』,此番一開場明王的設定已經生效,你我間已經形成了對手盤。這似乎有失公平,因為既然我被設定為魔的立場,就很難講贏。講王道容易講,但講魔則很難。明王,可如此否?」


  到此沒蔵太后楞了楞,有些驚醒。這才知道在這之前明王已經做好了應對王雱的準備。還真是一開場,就利用王雱的劣跡,輕易的設定了魔的立場。好個陰險的老和尚,若不是王雱點明,節奏還真就被他帶著走了。


  明王含笑答道:「相由心生,這就是本座講『無人相無我相、眾生無相的緣故』。並非是老僧為宋使大人設定的立場,行為來自性格思維,這就是相由心生,這就是相,既有人相就有破綻煩惱絲,乃庸人自擾,而非老僧設定立場。大人,可如此否?」


  王雱道:「身為人類就得有人相。所謂『無相』,其實它本身就是一種『相』。有人相就有破綻煩惱絲不假,但人的本質就兩件事,學習和應對。這就是相,明王亦在學習佛經,用之解決問題,這就是你的一個佛相。於是眾生無相之說我不同意,時間萬物皆有相,謂之森羅萬像。可是如此否?」


  明王道:「大人見解特別角度新鮮,能把魔之立場解釋為萬象,且充滿了狂戾之氣和詭辯,這是相,是人們對立的根由,也是魔性的來歷,亦是世間一切仇恨的來源。這樣下去,你我除了對立卻無法辯清,只能增加仇恨。世間的一切相,皆是仇恨恩怨根由,須得大智慧,方能化解時間恩怨情仇,接下來本座會講一個故事,聽完此節后,大人之心結魔性或可解開。」


  「洗耳恭聽。」王雱覺得他會講故事就好,否則盡說那些東西別人也都聽不懂,聽不懂的情況下他主場,他的信徒,當然只會有一種結局:輸。


  接下來明王侃侃而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得道高僧的風采說了個故事。


  大致是一個得道的大和尚重了田,然後有隻可惡的兔子去田裡偷吃。


  大師說不許偷東西,兔子說你管我我就要吃。


  於是本著慈悲為懷,大師也不為難兔子。


  兔子吃光了老和尚的田,轉移陣地過程被一隻老鷹抓到,即將吃了兔子。


  然後老和尚路過,割下了一塊和兔子一樣重的肉給鷹,救下了兔子。


  故事到此結束了,沒了下文。


  現場有人問:「後來兔子和老鷹幹嘛去了?」


  禮部尚書多吃己忽然笑道:「我猜測,兔子和鷹皆被大智慧所感動,於從此被度化。」


  明王微笑不言。


  這就是很有利的佛家理論,沒毛病。


  至少弱者很愛聽這樣的理論,作為信佛的一份子太後娘娘也只有「信」了,總之明王總能把這類東西講的比她透徹比她好,這讓太后很不滿。


  只是最關鍵的在於,最近這個時期由於各種事,太后哪怕還信這些理論,卻想有些新奇強硬的東西。於是扭頭看著王雱。


  王雱想了想道:「我覺得這個故事毫無道理可言,要不就是老和尚狡猾,甚至其心可誅,放縱世間的不公平。」


  周圍一大票人險些噎死了,紛紛對王雱投來了憤怒的目光。


  明王微笑道:「願聽大人見解,此為何是放縱世間不公,為何是老和尚其心可誅?」


  王雱道:「因為老和尚在用世間大道做人情,來收穫他個人宏願。萬物皆有根,應該有因有果。兔子偷盜,是因也是根。正確走嚮應該是老和尚遇到老鷹捉了兔子,卻發現是個不老實的兔子,於是不救,讓兔子付出代價,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因果。老和尚當時不殺兔子已是仁慈,後來不救兔子則是天經地義。」


  明王不以為然的道:「此見解算不得精闢,因為一但,如此就失去了厚道,沒有仁慈憐憫之心。」


  王雱道:「厚道厚道,只有種下『厚』因,才有資格收穫『道』果。若肆意妄為、種下了惡因卻收穫善果,把其餘與人為善不偷盜、種下厚因的眾生置於何地?大仁不仁,老和尚厚待兔子就是扭曲天地正道,來做他自己的人情。所謂『無人相無我相、眾生無相』者,說穿了就是無視善人善舉,順便洗白惡人標籤、讓惡人為佛所用,俗稱感化。明王,可如此否?」


  就此一來,現場人人色變,尤其老實巴交的弱者群體們還真的聽出了不少感覺。


  多吃己一陣尷尬,低著頭。


  沒蔵太后則以一種驚詫的表情看著王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