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 第328章 在泰山根本站不住

第328章 在泰山根本站不住

  走進後院,呂布在前陳宮在後,倆人沿著青石小路走了好一會都沒說話。


  來到後園水塘上的迴廊,呂布停了下來。


  雙手扶著迴廊的欄杆,他低頭看向水池中的魚兒。


  東漢末年還沒培養出專門供觀賞的錦鯉,水塘里遊動的魚兒,多半是只有尾巴是紅色的紅尾鯉魚。


  沉默了好一會,呂布向陳宮問道:「公台這次還是鎮守彭城?」


  「要是楚侯覺著我該去別的地方,彭城可以轉交給他人鎮守。」跟著呂布來到後院,走了這一路,陳宮已經有些心慌,他當即回了一句。


  「公台不要多想。」呂布沒有看他,依然望著水塘里的魚兒:「我並沒有其他的意思。你跟我的日子最久,對我也是最了解,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也知道我要做的是什麼,所以才會召集眾人,商議出了這麼個結果。」


  「我知道這次的事情是僭越了。」陳宮趕緊回了一句。


  「你僭越的難道還少?」呂布終於扭頭看向他。


  追隨呂布多年,下邳之戰以前,即便他發怒,陳宮也是敢出言頂撞。


  可不知道為什麼,如今他只是被呂布看著,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好像身體在被火焰灼燒著一樣。


  看出陳宮的局促,呂布把視線挪開:「請你留下,並不是要責怪你,只是想問你一句,其他地方都是運籌帷幄的能人坐鎮,我親自迎戰曹操,誰來幫我?」


  「我們已經商議過了,由諸葛瑾很張昭隨同楚侯。」陳宮回道:「這倆人也都曾是江東……」


  「他倆的能耐我還是知道一些。」呂布打斷了陳宮:「諸葛瑾用兵還行,至於張昭,我倒是覺著他更適合留守家中,壯大地方。」


  轉身面朝陳宮,呂布問道:「我把你們的部署稍微動上一動,你會不會有意見?」


  「敢問楚侯打算怎麼動?」陳宮問道。


  「張昭留下,和你一同守著彭城。」呂布說道:「你手上的事情交一些給他,跟了我這麼多年,你也是十分辛苦。如今可用的人才越來越多,總不能還要你一人操勞諸多事務?」


  「楚侯的意思我明白了。」呂布要陳宮把手上的事情分派一些給張昭,深知無論說什麼也不可能讓呂布改變主意,陳宮當即答應了。


  早就覺著呂布和過去不同,這次他回到彭城,陳宮卻還是保持著原先的做派,絲毫沒有顧慮到應該根據呂布的改變而做出一些調整。


  如果不是今天的廷議,呂布當眾表露出了不滿,他還是絲毫不會考慮到這些,仍然會依照過去的處世風格辦事。


  已經引起呂布不滿,而且也知道,如今的呂布根本不可能和他爭辯什麼。


  像當年那樣和呂布據理力爭,很可能會落個根本不被理會,惹得這位楚侯扭頭就走。


  陳宮倒不擔心辯不過呂布,可他卻受不了被人冷落根本不加以理會。


  要是過去的呂布,暴跳如雷之後,還拿陳宮半點辦法也沒有。


  現在的呂布,不僅回歸了少年時期,性情好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每次和他談論事情,陳宮都能感覺的到,他的性格里少了幾分悠遊寡斷,多了幾分雷厲風行。


  要是過去的呂布,今天廷議上對陳宮等人的分派不滿,他會拒絕再談,或者是乾脆顛覆了眾人商議的結果,自己再另外做出一套不一定符合戰場局勢的部署。


  可眼前這位並沒有那麼做。


  他雖然對眾人先商議了才在廷議上告知感到不滿,卻並沒有做出任何部署上的改變,直接以商議的結果分派了任務。


  要是換做還沒有回歸年少的那位,這樣的結果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以前那位,要麼不會提出不滿,一旦提出,總會自作主張的弄些幺蛾子出來。


  「廷議上,我就想問你怎麼安排我這一路人馬。」陳宮臉上多少帶著些尷尬,感覺到他有些不自在,呂布說道:「可我轉念一想,要是對你們的安排不滿意,當著眾人的面給否決了,你臉面上也不好看。所以我把你留下,為的就是詢問這件事。」


  呂布話里的意思其實很明白。


  他就是想要告訴陳宮,我在廷議上給你留臉面,你可千萬不要再做出讓人難堪的事情,否則下一回就沒有這麼好看。


  陳宮聰慧過人,又怎麼可能聽不出他話里的意思。


  「楚侯說的這些,我都記下了。」陳宮向呂布問道:「敢問楚侯,還有其他吩咐沒有?」


  「你先去忙吧,替我給張昭傳個話,就說我請他過來。」呂布轉過身面朝陳宮。


  陳宮躬身一禮,告了個退離去。


  目送陳宮走遠,呂布轉身往迴廊盡頭走去。


  他和陳宮來到後院的時候,孫策一直跟在他們身後。


  等到陳宮離去,孫策跟了上來。


  他對呂布說道:「楚侯重用陳宮,他卻好像有些隻手遮天的意思。今天廷議之上,他哪是呈稟事情,簡直就是在告知楚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養成的習慣,要想給他改了,可沒那麼容易。」呂布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我給他的提醒已經足夠明白,他要是還不懂,可就不好辦了。」


  「如此僭越,楚侯怎麼能夠忍的下來?」孫策說道:「當初我在江東,誰敢如此做派?」


  「我倆的不同之處,在於你從開始就是那樣,而我是直到現在才有些改變。」呂布回頭朝他咧嘴一笑:「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改變一個人的習慣,也不是一天就能做到。陳公台已經這樣,我要扭轉他的習慣,恐怕得耗費不少日子。」


  「他下次要是還這樣,我替楚侯說就是。」孫策說道:「回頭楚侯再告訴其他人,凡是陳公台背後請他們商議事情,一律不用前往。否則即便商議出了結果,也不會給予採納。」


  「要是那麼做,陳公台以後還怎麼做事?」呂布回道:「他雖然是有些毛病,卻是在為我辦事,我要是暗中把他的梯子給抽了,對他造成的影響無非是權力架空。而對我造成的影響,卻是有很多本應循規蹈矩的事情陡然間沒了規程。想要把他們理順,我耗費的心思會比架空陳公台更多。」


  呂布說的確實是有道理,從沒遇見過這種事情,孫策皺著眉頭也想不到合適的主意。


  「伯符不用考慮這些,最近還是想想跟我一同出征以後,沙場上遇見曹操手下的猛將,怎麼把他們的項上人頭取來就好。」發覺孫策臉色有些不太好看,呂布語氣和緩的對他說了一句。


  呂布都不打算在這件事上耗費心思,孫策當然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他答應了一聲,跟著呂布走下了迴廊。


  ****************************************

  呂布給眾人分派了任務,最先離開彭城的是陳到和龐統。


  率領五千白眊軍開出彭城往泰山行軍。


  與龐統並騎前行,陳到問了句:「今日廷議我有件事始終沒有能想明白。」


  「陳將軍有什麼事沒弄明白?」龐統問了一句。


  「袁紹和曹操都還沒有出兵,陳公台是怎麼把他們將要出兵的路線都給摸了個清楚?」陳到說道:「而且他還說的頭頭是道,好似曹袁兩家已經出兵,他不過是從斥候那裡得到消息一樣。」


  「並不是他一人想到。」龐統淡然一笑:「是許多人湊在一處,做了好些推算,才推測出曹袁兩家會怎樣用兵。要說江東來的那些人,還真有幾個了不得的,有些細節還是他們想到。曹操和袁紹雖然強大,我覺著這次只要部署得當,我們並不一定會丟掉徐州。」


  「楚侯把家眷送往建業,應該也是做了守不住徐州的打算。」陳到回道:「曹袁兩家打來,無論結局怎樣,我們都沒有後顧之憂。」


  「陳將軍說的是。」龐統點著頭回道:「楚侯這麼做,確實是解決了後顧之憂。我們沒有顧慮,而且部署妥當,即便敵軍再如何強大,想要攻破防線也沒有那麼容易。」


  趕往泰山的路上,陳到與龐統談論了不少有關徐州和揚州的事情。


  雖然龐統說的話,他時常會有一些不太明白,陳到還是覺著一路上學到了不少有用的東西。


  至少他對保住徐州,也多了幾分信心。


  從徐州到泰山,路途不是很遠。


  倆人來到的時候,臧霸和孫觀前來迎接。


  彼此相見,龐統看出兩位將軍臉色有些蒼白,向他們問道:「兩位將軍,臉色看起來不是太好,是不是最近過於操勞。」


  「別提了。」臧霸懊惱的說道:「我們在這裡抵禦劉備,那廝根本不和我們像樣的來一場,總是帶著人馬東遊西走,我倆帶人一路追趕,除了勞動將士,根本沒機會和他交戰。」


  「劉備闖蕩天下這麼多年,屢屢戰敗屢屢成功脫困,早練就了一身逃跑的本事。」龐統笑道:「兩位將軍追他,還能討到好處?」


  「總不能放任他在泰山遊盪,而不管他?」臧霸說道:「要是我們不追,他就會攻打城池、村鎮,讓人好不頭疼!」


  「兩位將軍此後先請歇著,我自有辦法對付劉備。」龐統笑著回道。


  要說龐統,雖然智略過人,可他的相貌生的卻是很不好看。


  尤其是笑的時候,年歲不大卻滿臉褶子,本來就很扎眼的朝天鼻子,更顯突兀。


  他請臧霸和孫觀不要再理會這件事情。


  兩位將軍彼此看了一眼,也只能點頭應了。


  泰山原本沒有駐紮多少兵馬,得到劉備來了的消息,孫觀和臧霸才緊急從周邊調集了兩萬將士。


  劉備只有三千人馬,按道理說,兩萬將士截殺三千敵軍,應該沒有多難才是。


  偏偏劉備根本不按常理和他們作戰。


  進入泰山以後,劉備並不往臧霸和孫觀部署好防禦的地帶走。


  他只是一路上都在襲擾村鎮,時常還會攻打一下城池。


  得到他攻打城池的消息,徐州軍才要趕到馳援,劉備卻突然撤軍,不知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要是呂布此時在泰山,得知這邊的戰況,有著兩千年後認知的他必定會十分感慨。


  原來在這個時代的劉備,已經懂得如何運用游擊作戰,把相對強大的敵人拖倒拖垮。


  孫觀和臧霸陪同龐統回到軍營。


  四人進了營帳。


  龐統先是宣讀了呂布的任命,隨後對陳到、臧霸和孫觀以及軍中諸偏將、裨將說道:「我奉楚侯之命統領三軍鎮守泰山,還請諸位將軍與我同心同德,共同進退!」


  「謹遵龐將軍軍令!」眾人齊聲應和。


  示意眾人坐下,龐統向孫觀和臧霸問道:「如今劉備在什麼地方?」


  「他在什麼地方,我們還真是不太清楚。」孫觀回道:「他總是打一下就換一個地方,襲擾百姓比打仗的次數還多。為了摸清他的去向,我們已經派出不少斥候,用不多久想必就會有消息傳回。」


  「劉備在泰山,就像是一顆毒瘤,早晚會惹出大禍。」龐統說道:「他既然沒有打算和我們正面交戰,即便找到也是沒什麼用,還會被他給跑了。我只想問兩位將軍,泰山一帶百姓有沒有做好安置?」


  臧霸和孫觀相互看了一眼。


  「回龐將軍。」臧霸說道:「自從劉備來了這裡,百姓紛紛遷往徐州,如今泰山一帶村鎮,多半已是人去屋空,也用不著怎麼安置。」


  「既然是人去屋空,我給兩位分派一件事去辦。」龐統說道:「請兩位分撥人馬,把泰山一帶的村鎮全都給燒了。再傳令大小城柴,只管固守不用出戰。另外調撥一支人馬,把青州通往泰山的道路封閉起來,凡是從青州來到泰山的一應物資,包括商賈商隊,一律收繳充公。」


  龐統才到泰山,下達的頭一道命令居然不是尋找並剿滅劉備,要是要徹底封閉這裡,把泰山變成不毛之地。


  臧霸、孫觀以及倆人手下的偏將、裨將們頓時不解,一個個面面相覷,居然忘記了領命。


  眾人還在滿臉錯愕的彼此看著對方,龐統問了一句:「諸位將軍難道有什麼為難的地方?」


  「並不是。」孫觀回道:「我們只是不明白,將軍為什麼不是決定追擊劉備,卻要把村鎮全都毀掉,又不許青州有客商通過。楚侯致力於壯大各地,在泰山投入也是不小。」


  「我當然知道楚侯在泰山投入不小。」龐統說道:「地方富強,為的是便於我們抵禦外敵,一旦有戰事來臨,不至於軍中缺少糧草軍械。然而富強的地方沒有給我們帶來好處,反倒養活了來犯之敵,是不是還得要這個地方繼續富強下去?」


  「百姓對劉備早已是恨之入骨,我不是太明白,泰山怎麼就養活了來犯之敵?」臧霸更是直接的開口質問。


  面對倆人的質問和疑惑,龐統只是淡然一笑:「敢問兩位將軍,劉備劫掠了村鎮,那些糧食和錢財都到哪裡去了?」


  「當然是被他給搶了去。」臧霸下意識的回了一句。


  「既然是被他搶了去,有沒有養活他的兵士?有沒有供養他的人馬?」龐統接下來這句,把眾人給問的不知該怎麼回應才好。


  「劉備來到泰山,後方並無強援,即便袁家給予援助,也不過是從青州一帶調撥糧草、軍械運送過來。」龐統接著說道:「為掩人耳目,以便物資送到劉備手上,他們多半會讓運送糧草和軍械的隊伍裝扮成客商。非常時期當然要有非常辦法,我們斷絕從青州通往泰山的商道,就是要斷了劉備獲取補給的途徑。沒了外來補給,他只能選擇在當地劫掠。可我們又把村鎮全都給一把火燒了,試問還有什麼地方,是他為了存活下去,不得不打的?」


  「城柴。」眾人恍然,孫觀當即冒出了這麼兩個字。


  龐統嘴角保持著那抹淡然的笑容,對他們說道:「依照軍令行事,不出十天,劉備必定會自己跳出來。到時候與他決戰,將可一戰破敵。」


  明白了龐統的意圖,將軍們再沒有顧慮,紛紛起身領命離去。


  ******************************************

  自從來到泰山,劉備每天領著三千將士到處遊動作戰。


  遇見比他們人數少的徐州軍,他就會領軍殺上一陣,遇見相對強大的敵人,他則會帶著將士們即刻撤走,絕對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不知不覺,來到泰山已有十多天。


  曹操出兵的消息遲遲沒有傳來,雖然一直避免與徐州軍決戰,並沒落到窘困無助的境地,劉備心底還是有些不安。


  萬一曹操真的沒打算出兵,他這次來到泰山,可就是太盲目了。


  泰山山腳下的一片樹林中。


  劉備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將士們或躺或坐,都是一副懶洋洋沒什麼精神的模樣。


  關羽快步來到他的面前,對劉備說道:「兄長,才得到消息,呂布派遣龐統、陳到,領軍五千進入泰山。」


  聽說龐統和陳到來了,劉備一愣:「這裡有臧霸和孫觀,他還派了其他人過來?」


  「正是。」關羽回道:「龐統到了這裡,不知為什麼,敵軍居然自家放火,把許多村鎮都給燒了。」


  「燒了村鎮?」感覺到情況不妙,劉備猛然站了起來,他向關羽問道:「除此之外,他們還做了什麼?」


  「孫觀領軍五千,阻斷了泰山與青州之間的通路,所有商賈、行人,凡是打算進入泰山地界一律扣押盤查。運送貨物要是涉及糧草、兵械,則直接罰沒充公。」關羽回道:「袁顯思令人給我們送來的糧草,也在半道被孫觀給攔了。最近這些日子,怕是不會再有糧食送來。」


  劉備當即明白了龐統的意圖,錯愕不已的說道:「他們是要斷絕我們的後路,要我們再無糧草軍械。假如我們還是像這樣避而不戰只是襲擾,用不多久就會因缺少糧草、軍械而軍心渙散。」


  「兄長可有打算?」關羽向他問了一句。


  臉色十分不好的想了片刻,劉備說道:「我們人少,現身與他們廝殺並不是明智的選擇。既然泰山一帶難以存活,不如繼續南下進入徐州。我還不信呂布能把整個徐州都給燒了。」


  「兄長是打算退出泰山?」關羽不太相信的問了一句。


  「除此之外,難道還有其他的法子?」劉備向他反問。


  確實想不出其他的辦法,關羽懊惱的鑠道:「龐統還真是個狠人,為了把我們逼到無路可走,居然寧願自毀村鎮。重建村鎮,不知得耗費多少時日和錢糧。」


  「他們的村鎮,他們重建,和我們也沒多少關係。」劉備吩咐「雲長替我傳令下去,要將士們準備啟程,我們前往徐州。」


  關羽代劉備傳達了軍令,將士們隨後做好了出發的準備。


  劉備率領人馬離開他們蟄伏的地方。


  很快消息就傳到了龐統那裡。


  「我說斥候怎麼打探不到劉備的消息,原來他藏到了山林里。」陪在龐統身邊,聽了斥候的回報,陳到說道:「要不是龐將軍下令把村鎮都給清理了,又令孫將軍阻斷從青州通往泰山的道路,只怕劉備還會蟄伏在山林里伺機而動。」


  「只要他出來,我們就有法子對付。」龐統問道:「有沒有吩咐斥候,沿途盯緊了他們?」


  「已經吩咐了下去。」陳到問道:「我們真要在徐州邊界阻截他們?」


  「泰山已經沒了他們的容身之地,難道他還要留在這裡等死?」龐統微微一笑:「我們在徐州攔擊,臧將軍會於背後阻截,即便劉備再怎樣擅長逃跑,也不可能回到泰山。」


  「龐將軍說的是。」陳到當即應了。


  劉備率領三千將士離開山林,一路朝南行進。


  沿途他也派出不少斥候,得到的回報都是前方並沒有徐州軍攔截。


  眼看快要到達泰山與徐州的邊界,劉備望見前方出現一騎快馬。


  策馬奔來的正是他派出去的一名斥候。


  馬匹飛馳,斥候伏在馬背上,眼看快要到了劉備面前,還沒有起身。


  幾名士兵見狀,催馬上前。


  可那匹飛馳的駿馬根本沒有停下的意思,直衝沖的朝著他們撞了過來。


  士兵紛紛讓到一旁,錯愕的回頭看去。


  只見斥候趴伏在馬背上,后心至少插著十多支箭矢,早已死了不知多長時間。


  眼前的一幕,不僅驚呆了試圖攔阻的士兵,劉備見了也是心中一驚。


  「兄長,前方有支人馬過來。」他還沒來及做出反應,張飛朝前一指。


  向前望去,劉備果然看見有支人馬正往這邊趕來。


  「快走。」從對方的陣勢,劉備看出他們人數多於己方,不打算戀戰的他,當即下令掉頭。


  將士們正要回頭,後面又有人喊了一聲:「我們被圍住了!」


  扭頭朝後望去,又是一片黑壓壓的徐州軍正往這邊推進。


  前進無路後退無門,劉備這才知道,做出向徐州挺進的決定,實際上是他在自掘墳墓。


  迎面過來的正是統領白眊軍的龐統和陳到。


  來到距劉備只有數十步,龐統停了下來。


  他向驚慌失措正找尋著逃走路線的劉備喊道:「劉備,你在泰山也是鬧的夠了。如今被我們給圍住,難不成還打算要跑?」


  前後都有敵軍,劉備也知道,不經歷一場廝殺,他是不可能逃的出去。


  雖然恨不能插上翅膀沖困境中逃脫,可他畢竟還是混跡多年的梟雄,很快就平復了情緒,駐馬朝向龐統。


  「你就是龐士元?」劉備向龐統問了一句。


  「沒想到我的名號,玄德公居然也是聽過。」龐統淡然一笑:「如此說來,我也不用多費心力自報家門,玄德公即便死於此戰,也知道是死在誰的手上。」


  「兩軍尚未交戰,你怎麼知道我就會戰死於此?」劉備冷哼了一聲,向一旁問道:「誰為我取下此人項上人頭?」


  張飛性格莽撞,劉備問有沒有人願意去去龐統人頭,他當即策馬出陣。


  龐統並沒說話,陳到提著兵器走了出去。


  兩員猛將先是相互怒目瞪了對方一眼,隨後催著戰馬衝殺上去。


  劉備混跡天下這麼多年,憑的就是身邊有關羽和張飛兩員虎將,張飛的武藝當然不用多說。


  身為白眊軍統領,陳到是被呂布看重的人物。


  呂布是天下第一猛將,能被他看在眼裡的,當然不可能有尋常庸才。


  兩員猛將捉對廝殺,二三十回合過去,居然分不出個高低。


  張飛無法在陳到手上討到好處,劉備不免有些心焦。


  他朝旁邊的關羽使了個眼色,關羽會意,催著戰馬上前。


  龐統見關羽上前,心知陳到以一敵二絕對不是敵手,向一旁吩咐:「傳令,全軍出擊!」


  命令下達,早就躍躍欲試的白眊軍將士發出一聲齊整的低吼,所有兵器全都指向前方,一雙雙眼睛死死的凝視著劉備和他手下的袁軍。


  白眊軍人數是劉備的兩倍,他們每個人都是生的人高馬大,又是曾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多次的老兵。


  擺出進攻態勢,氣勢當然不是一般的將士陣容可比。


  本打算讓關羽和張飛倆人合力斬殺陳到,劉備沒想到龐統根本不給他機會,直接下達了全軍出擊的命令。


  陣陣號角響起,白眊軍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向前推進。


  尾隨著劉備而來的,正是臧霸和他所部的五千將士。


  白眊軍發起進攻,早就等到不太耐煩的臧霸也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殺!」隨著一聲怒吼,陣列齊整的白眊軍加快速度向前衝去。


  劉備趕緊下令:「放箭,擋住敵軍!」


  來到泰山的袁軍將士,本來就對劉備不是太熟悉,雙方缺少默契和誓死追隨的信念。


  白眊軍衝殺上來,袁軍已經有些慌亂。


  他們身後的臧霸也在此時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兩支人數遠多過他們的人馬沖向劉備,袁軍將士的士氣也隨著他們越來越近而急速跌落。


  正打算衝上去幫助張飛的關羽,見白眊軍沖了上來,擔心劉備出了差錯,趕緊退到他的身旁。


  潮水一樣的白眊軍和臧霸所部徐州軍撲向袁軍。


  已經無路可退的袁軍將士為了存活下去,只能硬著頭皮迎上廝殺。


  混戰之中,關羽護著劉備往戰場外退去。


  在雙方將士的衝擊下,張飛和陳到也被分開。


  和陳到交手數十回合,張飛知道拿他沒有法子,也就不再戀戰遠遠瞅見劉備,朝著他那邊殺了過去。


  龐統駐馬立於中軍,冷冷的觀望著戰場。


  三千袁軍,無論是人數還是士氣,都處於劣勢,何況他們面對的敵人,還有一支是陳到調教出來的白眊軍。


  戰鬥很快就朝著有利於徐州軍的一面傾斜,被白眊軍和臧霸所部夾在中間的袁軍奮力拚殺,卻根本看不到突圍的希望。


  張飛衝到了劉備的身旁,和關羽一同護著他們的這位大哥往戰場外殺去。


  成群的徐州軍撲向他們,關張二人並騎前行,掄著兵器為劉備開路。


  劉備則伏在馬背上,怕的連頭也不敢抬起來一下。


  「弓箭給我。」眼看倆人護著劉備就要衝出戰場,龐統向旁邊的兵士討要弓箭。


  兵士取下長弓,並遞給他一支箭矢。


  張弓搭箭,龐統瞄準了正要逃走的劉備。


  弓弦拉滿,龐統手一松,箭矢朝著劉備飛了過去。


  正為劉備開道的關羽和張飛感覺到不好,倆人同時扭頭,卻哪裡有機會阻止箭矢飛來。


  趴伏在馬背上的劉備根本不知道有一支箭矢正飛向他。


  眼看那支箭將要射中劉備,不知從哪裡躥出個袁軍,恰好擋在他的面前。


  箭矢從袁軍後頸射了進去,貫穿了他的咽喉。


  擋住劉備的袁軍中箭倒地,劉備卻無端的撿了條性命。


  一箭沒有射中,龐統知道關羽和張飛已經提防,再沒可能把他射殺,只好放下了長弓。


  混戰中,陳到被一群潰散的袁軍擋著去路。


  袁軍雖然沒有和他廝殺,卻堵住了他追趕劉備的道路。


  兵器揮舞,他把一個個袁軍砍殺倒地,等他從人群中殺出,劉備已經在關羽和張飛的保護下逃出戰場,往遠處的林子里躥去。


  *****************************************

  混戰過的地方,遍地躺著雙方將士的屍身。


  袁軍士氣低落無心戀戰,戰場上的屍體大多都是他們的。


  臧霸手下的一些將士正在挖著大坑,把屍體一具具的丟進去。


  同伴的屍體,被他們擦拭乾凈血污,整齊的碼放在一處,一個坑裡只埋下五具。


  而袁軍的屍體,他們則像是拖死狗一樣很隨意的往坑裡一扔,也不管是躺著或是其他姿勢,堆滿一個坑,就用泥土給填埋上。


  戰場上不一定都是戰死的將士,還有很多受了重傷無法動彈的。


  每當發現重傷的同伴,清理戰場的兵士都會把他們抬出來,找傷醫醫治。


  至於重傷的袁軍,他們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


  被發現以後,有些是被徐州軍用兵器刺穿心臟,結束了性命。也有一些是被揪著頭髮,在脖子上剌了一劍。


  徐州軍將士可不打算把珍貴的草藥耗費在敵人的身上。


  軍中配備療傷草藥本來就很有限,自家將士還不夠用,哪有多餘的分派給敵人?


  龐統正在看著將士們清理戰場,陳到和臧霸來了他身旁。


  經過一場廝殺,倆人身上沾滿了血污。


  「龐將軍,讓劉備給跑了。」陳到懊惱的說道:「我們的將士追趕一路,還是把他給追丟了。」


  「劉備最擅長的就是逃跑,他身邊又有關羽、張飛兩員猛將,讓他跑了並沒什麼奇怪。」劉備跑了,龐統反倒很從容的說道:「我們得儘快回去,用不多久袁譚應該就會率軍殺到。」


  「我們已經擊破了劉備,曹操到現在還沒有出兵,難不成他還有借口向徐州用兵?」臧霸不解的問道:「他就不怕袁紹不肯發兵,反倒從背後取了他的許都?」


  「曹操當然怕。」龐統回道:「可他更怕的是楚侯。」


  「論起軍力,袁紹比楚侯強的多。」臧霸更加不解:「曹操不去對付袁紹,為什麼把心思放在楚侯的身上?」


  「楚侯勇武天下無人能及。」龐統回道:「他又佔據了徐州、揚州一帶。徐州和揚州與曹操治下沒有天險可守,楚侯隨時可以出兵討伐曹操。而河北袁家卻不同,曹袁兩家之間隔著黃河。無論是曹操北上還是袁紹南下,黃河都是他們之間難以跨越的天塹。有著黃河天險,曹操當然不是十分忌憚袁紹,反倒楚侯才是他急於剿滅的敵手。」


  龐統做了解釋,陳到和臧霸才算明白,曹操為什麼心心念念的就想著要把呂布給滅了。


  呂布選擇在徐州紮根,看來本身就是個錯誤。


  「讓將士們快些收拾,留給我們的時日可是不多。」陳到和臧霸還在琢磨著龐統說的這些,龐統已向倆人交代了一句,轉身離去了。


  陳到和臧霸相互對視了一眼,彼此一笑。


  臧霸向正清掃戰場的將士們喊道:「將士們,都快一些,我們要急著回去。」


  正忙著打掃戰場的將士們紛紛答應了一聲,繼續挖著深坑,把一具具屍體填埋進去。


  龐統到了泰山,就把劉備給擊破。


  關羽、張飛護著劉備逃離戰場。


  他們回頭看了一眼,跟在身後的兵士不過還有三二十人,而且各個神情疲憊,有些人身上還帶著傷。


  「兄長,怎麼辦?」關羽問道:「我們是從鄴城逃出來的,不可能再回到袁紹那裡。泰山又被龐統守的像鐵桶一樣,返回青州也是沒有門路。天下之大,哪裡還有我們的容身之處?」


  狼狽逃離戰場,劉備神色還帶著難以掩飾的慌亂。


  他回頭朝北面望了一眼,對關羽和張飛說道:「北邊我們肯定是不可能回去了,如今只有繼續往南。」


  「往南就是揚州,那裡還是呂布的地界。」關羽說道:「我們往南,好像也是沒有出路。」


  「過了揚州就是荊州。」劉備說道:「荊州劉景升也是當今皇親,我們去投他,他應該不會拒之門外。」


  劉備提起了荊州劉表,關羽和張飛當即表示贊同。


  劉表不僅是皇親,他還曾與江東孫氏有仇。


  孫策投了呂布,當然也把江東和劉表的恩怨帶了過去。


  當年孫策的父親孫堅,就是死在劉表部將黃祖的手上。


  孫家和劉表早就是不共戴天,所有豪雄都可能為了利益暫時與呂布成為同盟,唯獨荊州劉表沒有可能。


  先去投靠劉表,養精蓄銳幾年,等到有了實力再殺回中原,是劉備目前唯一能做的選擇。


  決定要去荊州,劉備等人喬裝改扮,一路往南。


  ************************************

  劉備在泰山並沒有支撐多久,龐統才到,他率領的人馬就被擊破。


  泰山平定,消息沒多久送到了許都的曹操面前。


  揮手示意報訊的衛士退下,曹操向陪在他身旁的郭嘉問道:「劉玄德在泰山才幾天?怎麼這麼快就被擊破?」


  「他遇見了呂布手下幕僚龐統。」郭嘉回道:「龐統號為鳳雛,據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有張良之才。劉玄德遇見了他,豈有不敗的道理。」


  「這麼說,我決定討伐呂布,還真是沒有錯了?」曹操又問了一句。


  「至少我認為主公沒有做錯決斷。」郭嘉回道:「呂布盤踞徐州、揚州,與主公之間沒有天險可守。而且他近來勢力壯大過快,兵馬已超十萬之眾。要是任由他如此下去,早晚會成為主公的心腹大患。」


  「我曾答應劉玄德,只要他能促使袁本初出兵,我將即刻兵出徐州。」曹操問道:「將士們籌備的怎樣了?」


  「回主公,將士們已經籌備妥當,只等主公一聲令下,就能向徐州開拔。」郭嘉回道。


  「劉玄德已被擊破,我此時出兵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曹操有些遲疑的向郭嘉追問。


  「此時出兵正合時宜。」郭嘉回道:「倘若劉玄德沒有被擊破,袁本初或許還會遲疑該不該發兵。如今他已看到呂布的實力,必定不肯容留如此強敵。主公討伐呂布,袁本初不久以後也會出兵。」


  「萬一他不肯出兵,我豈不是要陷入徐州?」曹操還是不太放心:「要不要派個人去鄴城,向他陳明厲害?」


  「完全不必。」郭嘉回道:「泰山一戰,呂布麾下戰力已是有目共睹。袁本初得到戰報,必定不會坐視不理。他一定會召集河北幕僚商討此事,河北諸人並不愚蠢,應當看得出呂布對他們有多少威脅。」


  「一直認為袁本初最忌諱的是我,沒想到卻是呂布。」曹操自嘲的搖了搖頭。


  「曾經他最忌諱的確實是主公,只是呂布異軍突起成長太快,讓人防不勝防。」郭嘉回道:「即使主公早先沒有令我去過河北,袁本初這次也一定會選擇討伐呂布。」


  「這次出兵,你認為該怎樣部署?」曹操又向郭嘉問了一句。


  郭嘉回道:「我覺得主公可以兵分兩路,其中一路由主公親自統領直搗彭城。另一路,則委派一位將軍,從南方先入淮南。繞道壽春、鍾離等地進入徐州,而後一路往彭城進發,最終在彭城外圍與主公會和。」


  「為什麼要安排這支人馬?」曹操不解的問道。


  「如今的呂布和早年不同,下邳之戰時,他只有徐州一地,而且徐州各地人心渙散根本沒幾個人聽從他的號令。」郭嘉回道:「如今他卻不同,不僅盤踞徐州,連揚州也是他的屬地。主公出兵討伐彭城,難保揚州不會發兵馳援。有這麼一支人馬,即便是揚州方向去了援兵,也能在半道攔截,要他們什麼也做不成。」


  曹操早先並沒有想到揚州會有援兵,郭嘉的提議令他如夢初醒。


  他向郭嘉問道:「你認為誰領這支人馬合適?」


  「誰領人馬繞道淮南,還不是主公最終決斷?」郭嘉並沒有給出任何建議,而是把選擇主將的責任又推回給了曹操。


  郭嘉為人向來謹慎,雖然被曹操倚重,卻從不會做出僭越的事情。


  曹操當然知道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說道:「奉孝認為誰合適只管告訴我就是,這裡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話即便是說的直接,也不能算是僭越。」


  「既然主公這麼說,那我就斗膽提議一人。」郭嘉說道:「領軍主將不如就請曹子孝將軍。」


  郭嘉提出的人選和曹操心裡想的不謀而合。


  曹仁是曹操宗親,繞道淮南的大軍由他統領,曹操會更加放心。


  「還是奉孝懂我心思。」曹操點了點頭,對郭嘉說道:「就由子孝領軍繞道淮南,只是子孝帶兵雖然不會出什麼紕漏,與敵軍交戰卻還是弱了些,不如再把賈文和簽派給他。有文和坐鎮,我才會覺得穩妥些。」


  「主公說的沒錯,賈文和用兵如鬼而且向來不會循規蹈矩。」郭嘉回道:「有他陪同子孝將軍,呂布手下雖有一些人才,卻也難以抵禦倆人協同用兵。」


  「只希望他倆能夠勠力同心,不要讓我失望才好。」曹操向跟在身後的許褚吩咐:「傳令眾人,就說我要召集廷議,商討向徐州用兵一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