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蝶與諜> 第542章 緬甸

第542章 緬甸

  周林在船上,給崔海濤發電報,讓他將周家島對面二十里的那小島修繕一下,準備臨時安置常亮的部隊。


  等到周林一行到達了周家島后,行動快速的崔海濤,已經在那個小島上修建了臨時軍營。


  常亮在小島上轉了一圈后,對周林說,他要在這裡建一個常亮部隊的留守基地。


  周林立即同意,並讓崔海濤將邊上的兩個小島划入,與這個小島一起組成了一個鏈島,作為常亮的部隊的基地。


  而那些軍官的家屬,則是進入了周家島。


  現在的周家島,已經建設成了南洋最富裕的商業島。


  島上的基礎設施已經完善,人們生活在島上,比生活在明珠還感到清新、自由、熱鬧。


  常亮部隊的人,全部都上過周家島參觀。


  一些原本不想將家遷來的士兵,也動了念頭,準備將家人接來周家島,不用在那戰亂的中國生活。


  在周家島停留了三天,周林與常亮的人,乘船到達了仰光港。


  山田早幾天便到了仰光,仰光日軍憲兵司令部正式成立。


  在周林他們到達后,山田便召開了仰光各部門開會。會上正式成立了仰光憲兵司令部的特務局。


  由周林任特務局局長,特務局下設:出入境管理處、經濟督查處、情報處、偵緝處、行動處、總務處,電訊偵查處、機要處、督察室、警衛大隊。


  沈西平任特務局副局長,協助周林工作。


  出入境管理處由光頭任處長。經濟督查處由王虎任處長。情報處由原來的特一科科長任處長,偵緝處由原來的明珠偵緝處一大隊隊長任處長(偵緝處調緬甸時,原來明珠的偵緝處科長以上的人沒有調出,他們在明珠重新組建明珠偵緝處)。行動處由張二狗任處長,總務處由原來的總務科長任處長,電訊偵查處由原來的電訊科長任處長,機要處由原來的機要室主任任處長,警衛大隊大隊長由常亮的警衛團一個營長擔任。


  同時,宣布成立仰光城防警備司令部。


  由常亮任仰光城防警備司令部司令。


  常亮的兩個親信師長被任命為兩個軍的軍長。


  這樣一來,周林的手下,常亮的手下都陞官了。


  到達仰光的第三天,常亮的部隊便接管了仰光的防務。


  而周林的人則是接管了仰光港,還有仰光的陸地關卡,機場進出境商品管理。


  等於說,現在的仰光,進出一塊錢的東西,都是周林控制。


  周林習慣於碼頭生活,所以將特務局建在了仰光碼頭。


  大狼二狼也被周林帶來了仰光,放在周家島,它們就成為了沒主人的孤狗了。


  坐在沙發上,周林點著一支煙,看著兩隻狗打鬧。


  現在,延安與重慶都下達了同樣的命令:在情報方面支援中國遠征軍,打擊緬甸日軍。


  在明珠時,周林也聽到了關於中國遠征軍的消息。


  抗戰爆發后,由於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資和外援,遂於1938年初修築滇緬公路。


  來自滇西28個縣的20萬民眾在抗日救國信念鼓舞下,自帶口糧和工具,風餐露宿,劈石鑿岩,歷時10個月,在高山峽谷激流險上,沿滇西,緬北990公里的山野,用雙手和血汗修築了滇緬公路。


  其間因爆破,墜岩,墜江,土石重壓,惡性痢疾而死去的不計其數。


  1938年底通車,從此,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戰的輸血管。


  日本謀圖以武力強迫中斷「第三國」的援華活動。


  1939年冬,日佔中國南寧,斷中國通越南海防的國際交通線。


  1940年春,日本對滇越鐵路狂轟爛炸。


  6月迫使法國接受停止中越運貨的要求。


  儘管如此如此,日寇並不罷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並與泰國訂友好條約,滇越線全面中斷。


  滇緬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


  緬甸是東南亞半島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


  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西藏和雲南接壤。


  滇緬公路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


  緬甸對於盟國中的中英雙方來說都有重要戰略意義。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


  為了保衛緬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


  中國積極準備並提出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布防。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英兩國於1941年12月23日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遂告成立。


  中英雙方在防衛緬甸問題上原則一致,但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預定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


  然而,1942年1月4日,日軍開始進攻緬甸,英緬軍節節敗退,日軍迅速進逼仰光。


  這時,英方才籲請中國軍隊入緬援救。


  2月16日,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命令滯留於滇緬邊境待命的第5、第6軍依次入緬,緊急向緬南、緬東地區開進,在英緬軍司令胡敦的統一指揮下對日作戰。


  但是,由於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


  這主要由於英國極端堅持先歐后亞的既定戰略,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衛緬甸完全失去興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國遠征軍保衛緬甸的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作戰。


  中國遠征軍卻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並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


  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浴血奮戰,屢銼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戰中,中國遠征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憑藉一團之力與數倍於己之敵連續英勇作戰,以少勝多,解救出被圍困數日瀕臨絕境的英緬軍第1師,轟動英倫三島。


  新編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屢建奇功,掩護了英軍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對敵作戰中不幸受傷殉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