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娛樂之最強大腦> 第378章 史學界的認可

第378章 史學界的認可

  周日晚,《西方歷史淺談》第4、5、6期集中錄製。


  這天晚上,無數觀眾進場時,手裡的熒光棒、燈牌、橫幅、綵球等等全被收繳了。


  「謝謝配合!」


  「請理解,我們是一檔嚴肅的文化講座類節目。」


  ……


  觀眾入場完畢,而今天場內,則多了一些文化圈子裡的名人。


  除了上期到場的刁教授外,瀟瀟也到現場捧場了,而散落在觀眾席位中,則多了一些京大甚至是其他學校的老師。


  還有幾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也來到了現場,柳詩詩今天也抽空過來了,舉重冠軍鄭秋再次出席……


  刁教授對身邊的同事道:「上一期節目,李凡說了一個軸心時代的理論,我覺得非常新穎非常值得研究,這也是史學研究的新方向啊!」


  「我也這麼覺得,所以我今天特地到現場,看看李凡究竟談些什麼。」


  刁教授道:「那也不至於直接到現場觀看啊,在家裡看下期節目就可以了。」


  「求知若渴,哈哈,關鍵是怕節目組對講座內容有剪輯。」


  ……


  柳詩詩則和瀟瀟緊挨在一起坐著,柳詩詩問道:「他那理論靠譜么?」


  「應該靠譜。」


  「是重磅理論么?」


  瀟瀟想了想:「應該是。」


  柳詩詩有些不懂,「什麼叫應該啊?!」


  瀟瀟沉眉,「史學界要是重視,就是重磅理論,如果現在不重視,若干年後就是重磅理論。」


  柳詩詩懂了,說白了,就是早晚會牛逼的意思唄?


  觀眾的紛紛議論聲中,舞台帷幕拉開,今晚的講座開始了。


  依舊是輕柔舒緩的音樂,依舊是一襲白衣的青年,依舊是掌聲歡動的現場氛圍。


  李凡登台,笑道:「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講座,我們這期從軸心時代開始,繼續淺談西方歷史。


  上期說過了,公元前5世紀前後,北緯25°到35°之間,我們人類突然進入了智力爆炸時期。


  這一時期,各種文明內,突然聖賢扎堆出現,群賢雲集,而彷彿各種文明自有分工,歐洲誕生了發達的自然科學,印度人熱衷於超自然的實踐,而我們的諸子百家則都在思考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這一時期,無數的勝賢共同塑造了人類文明的精神底蘊,而後2000餘年,我們人類的思維發展都是建立在此之上的,而無法實現跨維度超越,我稱這一時期為軸心時代!

  可軸心時代是怎麼來的呢?怎麼突然之間人類歷史上就出現了這麼一個輝煌的時代?為什麼我們人類歷史再也不復輝煌?

  接下來,我們聊一聊軸心時代的起源,發生學!」


  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軸心時代起源:發生學!】


  台下的刁教授默默地拿起了紙筆,做起了筆記。


  他身旁的幾位同事心道,咱們好歹也是京大的老師,聽學生的講座就有些不妥了,還公開記學生筆記?不妥,絕對的不妥!

  幾個人抹不開面子,他們明顯忘了,台上這位可是新考據學的開創者!

  李凡繼續道:

  「我們首先從歷史環境變遷上談論軸心時代,文明起源的性質就是從靜止狀態到運動狀態的過渡。


  ……」


  李凡分別從歷史環境變遷說、個人認知發展模式對比說、文化散播說等五個方面,對軸心時代的誕生進行了簡單分析。


  緊接著,李凡再進一步,就此提出了軸心時代文明動力學概念。


  從軸心時代理論的提出,再到給定軸心時代兩個研究方向,李凡將前世軸心時代理論的大框架呈現給了台下的觀眾。


  但因為是西方歷史淺談,這個軸心時代理論所佔的篇幅並不多,接下來,李凡便沿著軸心時代理論,繼續向大家講述西方歷史。


  神奇的阿基米德,牛逼的凱撒大帝,著名的埃及艷后,萬神殿神奇的大拱頂……新鮮的有趣的西方歷史紛紛灌入觀眾們的腦海中。


  而大屏幕中出現的一幅幅歷史遺址和假想復原圖,則驚起了現場觀眾們的一聲聲驚嘆。


  坦白地說,國人連自己的歷史可能都沒學多少,更別提外國歷史了,眾多觀眾今天來到現場也是好好地上了一堂生趣盎然的西方歷史課。


  不過在場的學術界的幾位老師,則滿腦袋的都是軸心時代理論,並百思不得其解。


  ……


  晚上11點,4、5、6期節目全部錄製結束。


  李凡向觀眾深鞠一躬,台下的觀眾則紛紛喊道:


  「太精彩了,李凡!」


  「聽不夠啊!」


  「李凡你真的好帥!」


  ……


  李凡離開鳳凰大廈回到寢室,酣睡一夜后,第二天繼續自己正常的學習和工作。


  生活依舊緊促而又充實,學習、跑活動做節目,周而復始,生活條理不亂。


  京師大的課題組的實驗正在加緊進行,李凡「沉冤得雪」尚需時日,軸心時代的理論剛剛提出沒幾天,尚未得到大規模的議論。


  就在李凡覺得流年不利的時候,周二這天迎來了巨大轉機。


  《西方歷史淺談》第四期播出,軸心時代理論以及研究方向在這一期中被李凡闡述了個明明白白。


  節目剛剛播放完畢的當晚,一些關於軸心時代理論的新聞便鋪展在了網路上。


  很多新聞編輯展開了無盡的想象,給軸心時代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軸心時代的出現,究竟是上帝的旨意,還是歷史的選擇?》


  《人類智慧的蘇醒:軸心時代!》


  還有,震驚部門也在今晚上夜班了,各種震驚辭彙滿天飛。


  《震驚,李凡又雙叒叕提出嶄新理論!》


  《無法置信,19歲天才進入史學界!》


  ……


  網友們對此紛紛議論:

  「軸心時代?雖然我聽不太懂,但就是覺得好有道理的樣子!」


  「如果李凡的新理論靠譜的話,那李凡就真厲害了!」


  「軸心理論是否站得住腳我真不知道,不過我選擇相信李凡,誰叫他長得帥呢?」


  ……


  就在這個嶄新的理論還處在網民們爭議紛紛的時候,史學界終於有權威人士開始站隊了。


  次日早晨,刁教授發表微博,公開稱讚李凡:軸心時代理論的提出,新穎而又極具研究性,發生學和文明動力學概念的提出,則為軸心時代確定了初步研究方向。


  當這些全部出自於一人之手,我不禁深深感嘆,李凡,再次以超凡脫俗的才智和強大縝密的學術思維征服了我!


  史學界大教授刁洪岩的這條微博,正式拉開了史學界專家們的紛紛表態。


  人民大學崔志剛教授幾乎在同一時間發了微博,只有一句話:軸心時代,一個史學界嶄新的課題!!!

  著名學者蔡高:我暫時不想說軸心時代理論究竟多牛,我只想說,怎麼又是你?@李凡。


  瀟瀟只發了含糊的一句微博,卻充滿了濃濃的驕傲:又是我學生!

  軸心時代理論的提出,遠比心理學假說的提出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被學術界肯定。


  因為,心理學玄之又玄,而史學有史可依。


  李凡提出的軸心時代的理論以及研究方向,是以客觀存在的歷史為基礎的,這個和心理學研究是有本質區別的。


  史學界的廣泛認同並對此研究興趣大起,也是出乎於李凡的預料。


  周三這天早晨他剛剛起床,打開手機便看到了刁洪岩教授的微博,他於是回復:刁教授,您謬讚了!

  沒想到刁教授幾乎秒回:只不過,講座里你對這一理論的介紹並不充分,能否在以後節目里繼續介紹一下你的研究?

  李凡回復:講座需要講的內容比較多,而這一理論細說起來實在太繁雜,可能,我近期會為此出本書!


  出本書!

  這三個字出現在網友們手機屏幕中的時候,眾人大跌眼鏡。


  刁教授一愣,推了推眼鏡,錯愕萬分。


  某網友趴在屏幕上細看:「出本書?怎麼你丫的寫書比我做份試卷都看上去輕鬆?」


  無數捧手機的學渣們瑟瑟發抖:我擦,你是認真的么?怎麼看上去這話說得這麼輕鬆寫意?


  緊接著,無數回復擠爆了刁教授的微博評論區:


  「李老師,抓緊寫書,寫了必買!」


  「如果你是認真的,請快寫,如果你是在逗我,請道歉。」


  「你這話含有吹牛逼的成分,一定是這樣,不然,我覺得我的智力再次受到了爆錘!」


  ……


  李凡的確要出本軸心時代理論作品書籍,這在他為《西方歷史淺談》準備素材的時候已經決定好了,目前已經動筆。


  這本作品將以前世卡爾·雅斯貝爾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為底本,融雜後世諸多研究於一身,加入己思薈萃成文。


  目前李凡已經寫了大概5萬餘字,距離成書還有相當一大步距離。


  李凡和網友們聊了幾句便放下了手機,他剛洗漱完畢,手機便鈴聲大作。


  這電話是吉森出版社打來的,社長驚喜地道:「小凡又要出書啦?好事兒啊,咱們馬上籤約!」


  「沒有成書,沒法簽約啊!」李凡笑道。


  「呃……沒關係,這不重要,你李凡的名字就是書的質量,你慢慢寫,咱先簽約!」


  嗯,李凡的名字不僅僅是書的質量,更是書的銷量!


  吉森出版社的電話剛掛,蔣姐的電話便打了過來,「李凡,你要出書,真的假的?華夏書局聯繫我了。」


  放下蔣姐的電話,李凡吃過早餐便來到班級準備上課,這時蔣姐的電話又來了,「李凡,尚海出版社找我了……」


  接下來的一天內,蔣姐的電話不時地打來:

  「李凡,嶽麓書局他們能做到版稅22%!」


  「李凡啊,人民出版社想要出天價壟斷這本書5年內的版權。」


  「李凡啊,三聯圖書也要和咱們談。」


  ……


  李凡錯愕了,你們這麼熱情,可我的書還遠遠沒成稿呢,急什麼急啊!


  急什麼急?

  《人民出版社》官方網站上,【2019年圖書銷量榜】中,李凡的《新考據學作品集》一騎絕塵,以巨大的領先優勢持續兩個半月獨佔2019年銷量榜榜首。


  從2019年1月1日到今天,《新考據學作品集》再次售出80萬本,在2019年獨領風騷。


  加之去年售光的150萬本書,《新考據學作品集》面世3個月,銷量達到了駭人聽聞的230萬本!


  230萬本,3個月,這個瘋狂的銷量引爆了圖書市場大地震。


  當然,圖書音像製品都是先期狂銷後期乏力,刨除黑馬作品外,這是市場規律,李凡這本書也是如此。


  如今這本書的銷量狂熱期早已經退卻,不過即便如此,現如今每天依舊能銷售出兩三千本,可以預期,等到今年年底的時候,《新考據學作品集》銷售量突破300萬本的大關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新考據學作品集》充分證明了李凡在圖書市場上的號召力和超強銷售能力,這讓李凡在圖書市場上的極受歡迎和格外搶手,引得各大出版社垂涎三尺並勢在必得。


  畢竟,賣一部李凡的作品,相當於賣10名其他知名作家的總和,而且,將大「圖書IP」簽到手中,那是出版社實力的表現,也是對出版社最好的宣傳!


  李凡無奈,其實你們可以等等嘛,先看看我這書的內容,在看看適不適合你們出版社的風格等等,再做決定也不遲啊!


  出版社可不這麼認為,首先,之前《新考據學作品集》無論是銷量還是口碑上,已經奠定了它歷史級作品的地位,況且以李凡的水平,新書再爛能爛到哪去?

  其次,出版社也沒有「等」的客觀條件啊,你想等等看,可其他出版社可不等,其他出版社「啪啪」砸合約,任誰也等不及啊!


  蔣姐和李凡商議:「李凡,談條件簽約?」


  「談吧,誰讓他們不怕呢!」


  「他們是不怕,你把小學作品集結成冊發布,他們也有人會送上大合同。對了,咱們優先考慮四大出版社吧,雖然吉森出版社是家鄉出版社。」


  「嗯,好!」


  蔣姐的談判工作開始進行了,而這同一時間,史學界也開始了對軸心時代理論的研究和探討。


  李凡史學家的第一步剛剛邁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