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崇禎絕不上吊> 第89章 一人一口箱子

第89章 一人一口箱子

  並不是所有的勛貴都忘記了祖訓,半年多以來,崇禎皇帝對勛貴甚至宗室的調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起先是為了調查大明各地勛貴、宗室的罪行,後來錦衣衛的人發現,有一小部分勛貴在當地的名聲還不錯。

  甚至有的百姓受了豪紳欺壓,不會選擇去報官府,而是尋求這部分勛貴的幫忙,可見並不能一杆子把所有人都打死。

  但是整治是必須的,不論是勛貴亦或是宗室,都不能成為依附於大明財政的吸血蟲,他今天也只是給這些人提個醒。

  果然,崇禎說完話,一群勛貴們面面相覷,先前崇禎不止一次說過將重開爵位封賞,只要建有軍功者,他將不吝賞賜。

  當時不少勛貴們其實都動了心,但崇禎皇帝歲初就幾乎將所有勛貴子弟從京營、各地方軍隊中剔除,一直以來勛貴們都很不解。

  不過現在這口子又開了,誰不想讓爵位再往上升一升呢?而且他們家中僅有嫡長子可繼承爵位,其他的兒子倘若能再混上個爵位,豈不是光宗耀祖了?

  但第二條就令在座的勛貴沒那麼高興了,尤其是嘉定伯和朱純臣,這兩位一個是崇禎的老丈人,一個是世襲的成國公,就算兒子再多也能養得起。

  還能憑藉自己頭上的爵位給諸多兒子們都謀個好差事,就算再不濟,一個兒子分幾個鋪子,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兒。

  但崇禎皇帝現在要嚴懲哄抬物價者,還準備要徵收商稅,這不是喝他們的血嗎?

  京城的產業里,他們二人佔了大頭,這特娘的就差直接對二人點名了吧?

  朱純臣還好點,嘉定伯周奎臉都氣綠了,心說這還是自己的女婿嗎,當皇帝的不向著自己丈人,反倒對丈人第一個動刀子。

  周奎真想當眾拍桌子質問女婿,但這女婿今年殺人殺的人頭滾滾,他著實有點不太敢。

  只能坐在座位上喝著悶酒,再去吃那山珍海味也早已味同嚼蠟,只想著酒宴結束趕緊離開這鬼地方,他覺得他跟這皇宮犯沖,每次來都很倒霉。

  崇禎皇帝倒是對目前的局勢十分滿意,他想起半年多前,那時朝臣們聞聽他要徵收商稅時的反應,真是天差地別。

  如今他手裡有銀子,手下有軍隊,這些勛貴就算再是不樂意,起碼嘴上不敢說,就是那些文官也不敢再玩死諫那一套。

  敢死諫的前輩都死了,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除夕酒宴最終在相對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不論是表面上也好,該提醒的他崇禎都已經提醒到了。

  勛貴朝臣相繼離開,崇禎皇帝又將王承恩喊過來道:

  「王大伴兒,朕的內帑里還有多少口箱子?」

  王承恩聞言皺了皺眉頭,隨即明白崇禎皇帝想要問的是什麼,便道:

  「回皇爺,都堆滿了,光是珠寶玉器珍珠項鏈就有不下上百口箱子,是打算讓奴婢把這些東西變現嗎?應當值不少銀子咧!」王承恩還大致比劃了一下箱子的大小。

  「變什麼現,朕又不缺錢用,這樣,你找些嘴巴嚴實的,朕要賞賜今年的有功之人。」崇禎皇帝吩咐道。

  又想馬兒跑,還想馬兒不吃草,這等事兒崇禎皇帝干不來,他憎惡手腳不幹凈的貪官,但卻也知道,這些重臣混到目前這一步不容易,只拿那點薪俸還想讓人克己奉公實在太難。

  「溫體仁、洪承疇、陳奇瑜、畢懋康每家都去送一箱,還有楊嗣昌,唉,也不知楊愛卿現在處境如何,給他府上也送上一箱。」崇禎皇帝叮囑道。

  楊嗣昌雖然心眼有點小,但這人的忠心還不賴,能力也沒的說,最關鍵一點是崇禎皇帝並不怕某些官員給其他官員穿小鞋,他也不像前任那般疑心病,向來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是,奴婢容后就去辦。」王承恩領命道。

  「不急,還有,玉泉山的宋應星也著人去送一箱,倘若他不收,你就說是朕賜的。」

  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或許不在乎榮華富貴,但該給的崇禎皇帝絕不含糊,他想起後世那些罵院士摸豪車的鍵盤俠們就來氣,好在大明沒這個土壤,誰敢說不,他就砍誰。

  「另外,吏部尚書家也送一箱子,還有孫傳庭、盧象升府上也是,錦衣衛韓山河府上也送一箱子。」不知為何,崇禎皇帝又想起前幾日京城內碰到的那個小妮子。

  「是,奴婢記下了。」自從落水案后,王承恩性情大變,除了崇禎皇帝外對誰都一副不可靠近的冰冷麵孔。

  「還有,你自己也拿一口箱子。」崇禎皇帝又道。

  「皇爺,奴婢吃宮裡的,穿宮裡的,平日里也根本用不著這些個東西,奴婢斗膽,還是留著皇爺賞賜其他人用吧!」王承恩聞言小心翼翼的跪倒在地道。

  他哪裡不知道崇禎皇帝賞賜重臣的本意,其實不過是籠絡人心而已,崇禎皇帝用的是內帑的東西,屬於自掏腰包,這就與朝堂上的賞賜意義不同,最能使朝臣感動。

  但同時王承恩說的也不是假話,不論是司禮監掌印、還是東廠提督,都有份不錯的薪俸,平時吃穿用度也完全不用發愁。

  再加上他年紀也大了,對錢財反倒是看的淡了許多,只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呆在崇禎皇帝侍候而已。

  「別給朕整這些,讓你拿你就拿,你自己不需要,你的族人呢?過了年抽個空朕准你回祖籍老家一趟,要整的風風光光的。」崇禎皇帝隨口道。

  「老奴……代族上後人謝皇爺聖恩!」王承恩叩伏在地眼睛濕潤,聲音有些低沉。

  對於一個閹人來說,本就對不起祖宗,平時受外臣歧視也就罷了,倘若混不出個人樣來,回鄉更是難堪,如今雖然他身居高位,但崇禎皇帝能為他想到這些,實在令王承恩感激不已。

  「還有,今年錦衣衛和東緝事廠功勞最大,都辛苦了,也要賞,從朕的內帑中各支取十五萬兩銀子,具體如何發放,你們二人應該比朕清楚,但要保證發放到每個人手裡,朕最討厭盤剝。」崇禎皇帝叮囑道。

  「皇爺放心,老奴在錦衣衛里也有人手,會看著的。」王承恩如實道。

  他現在是除了崇禎皇帝,誰有不百分百信任,可以說只要崇禎皇帝想整誰,他立即就能找出罪狀,明著整暗著殺,都是崇禎皇帝一句話的事兒。

  崇禎皇帝對此也沒意見,這事兒就算現在不搞,以後還得搞,雖然他沒吩咐,但是據他所知,東廠和錦衣衛一直都沒停下。

  比如各地邊軍、包括孫傳庭的秦兵、盧象升的天雄軍以及南方的秦家,韓山河都派了人盯梢。

  但盯梢歸盯梢,這些人又與監軍不同,監軍是吃拿卡要外加指手畫腳,這些人卻僅僅是監視,並不干預主將的一些行為,而後如實的將看到的上報,僅此而已。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