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
聽到凌荊山的抱怨,明凈笑笑,「咱們就拭目以待看他們怎麼出招吧。劉昶說那些細作跟地老鼠一樣,十分難找。如今他們主動要浮出水面,他肯定樂呵。」
此時的京城,戶部尚書劉雲賀與丞相林凡正在御書房向太後繼續稟報西北新城的模式。主要是戶部尚書在說,林凡偶爾才插嘴補充兩句。
孟思彤一開始想搞清楚明凈是如何運作新城的是想借鑒這個斂財之道。
後來發現這個模式不適合已經成了規模的市鎮又必須在商業極其活躍的地區,只能是在海上、陸上商路臨近的商業重鎮才能熱火朝天的搞起來。但朝廷捏在手上的海上商路重鎮卻沒有土地來搞新城。
西北邊城原先根本不是一座城,最開始只是一些軍屬抱團住在一處,漸漸起了屋舍。然後一代一代下來有了規模,居民主要集中在那條小河兩岸。
但邊城人口一直不多,這裡氣候等各方面條件一般,也就是有水源才聚居起來。但水流有限,大家用水一是離得遠,二是夏天水也很少。肯定不能想去挑水就去挑,衙門會管制。而且在郭帥尚幼時還曾經有過西陵人打進來,將邊城一把火燒掉的事。除了軍屬和她們的後代很少有人會遷居到此。
所以明凈就有很多空地來建新城。如今那條河就穿城而過。明凈讓人找了一些有經驗的老人在找水源。雖然不是一找一個準,但準確率比普通人還是高出不少。就連真正的沙漠里,一些經驗老道的人也能找到水源。
而且幾年下來她當初強制大搞綠化的好處許多人也看到了,不再偷偷抱怨她讓樹來和人搶水了。
但在已經繁華起來的港口就沒這樣的條件了。沒那麼多土地,好些人本來就住在漁船上呢。這年頭的人也沒有填海的意識。
而且填海填出來的地基穩當么?萬一新城造出來被海水沖跑了怎麼辦?也不是修起來就完事,還得高價賣得出去才算本事。
西北邊城在絲綢之路通往內陸的必經之地,但海邊的港口可就多了。你這裡什麼都貴,人家可以去別處。不確定這種模式是否可行,又不可能所有港口市鎮一起打造。
所以後來孟思彤就把這事兒擱置了。但劉雲賀身為戶部尚書卻一直對新城模式很感興趣。
吳鋆明裡跑了許多趟,暗地裡細作又送了許多消息呼來。連大銀號的一眾股東的身家,那段時間抽調的銀錢數目都被查得一清二楚。
綜合種種信息,劉雲賀就把大銀號的底摸清了。他去對林凡一講,林凡就領著他一起進宮見太后了。
其實後來新城紅火起來,那些小股東不是不想追加投資,但是明凈不要了。這會兒投進來稀釋她和劉子玉的股份不成?萬事開頭難,如今她們把頭都開好了,想來摘桃子,沒門!
不過她正缺錢的時候這些老傢伙不管情不情願,還是都出了錢的。回頭該他們的也不會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