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
藍衣書生道:「在下彭澤,西平府人士。方才董先生說要有甄別的對待災民,學生不敢苟同。災民在家鄉受災,好不容易千里迢迢來到西北。衣衫襤褸、嗷嗷待哺,咱們卻要對他們挑挑揀揀,拒之門外,實在是於心不忍。而且您方才也說了,咱們西北十分的缺人。」
有十幾個書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彭玉的意見。
董濬笑笑,兩手背到身後,「有人有不同意見么?」他都不屑親自下場和這樣急於表現卻沒什麼腦子的書生去辯論。這人是不是想著大多時間理政的都會是夫人,想表現自己仁善的一面啊?居然還有十幾個人立即就贊同他的意見。那自己講了半天,他們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
今天是選官吏的考核的第一關,又不是選育嬰堂的主管。就是育嬰堂,要進去也得是戰爭遺孤才行啊。不然,怎麼可能從軍資里撥錢出來養著?只靠好心人的捐助,根本維持不了這麼多年。
在場不少書生過去都只在書房裡,一心只讀聖賢書。不過也有一些曾經出外遊學見識過人間悲喜事。還有一部分,直接就是已經在職的官吏。所以彭澤坐回坐墊以後,很快又有人站了起來,「在下王越,彭兄說的情況我也不忍。但是,多收的人你要負責養么?董先生方才說西北缺錢,你是沒有聽進去?還是說你做好人把人收進來了,丟給凌夫人去養?那吃不飽、穿不暖的災民要是作亂,你負責撲滅?」
聽到夫人二字,眾人的目光下意識的看向正低頭逗弄兒子的明凈,然後就被凌荊山有些不悅的眼神掃描了,紛紛收回了目光。
明凈側頭小聲問紫蘿,「這人哪府的?」挺聰明的,沒有再報是哪府的。反正如今都是西北的。非得要分是哪位將軍轄下,倒是有些不智了。
即便紫蘿手裡有在場所有書生的資料,這會兒也沒法子立即找出王越的來看。不過既然夫人問了,答『不知道』肯定是不行的。她想了一下道:「聽口音應該是北邊的。」她回頭下去再確認清楚。
哦,楚宇揚轄下地域的。
場中一眾書生想起董濬方才所言,西北每年二十萬兩銀子的缺口紛紛一凜。西北境內兩百多萬人還有不少人都還缺吃少穿的,這要是爛好心把幾十萬流民全放進來確實是不負責任了。但是,要將災民拒之門外,確實是很為難啊。
又有一人起身道:「在下溫良玉,溫某曾聽聞過一句話,慈不掌兵,仁不當政。並不是說掌兵、當政之人不慈不仁。而是說掌兵、理政之人關鍵時刻都不能不顧大局、婦人之仁。著落到接收災民這件事上,就是必須考慮到西北的承受力,考慮到西北原有的百姓,有選擇的、儘可能多的去接納災民。」
明凈朝溫良玉看過去,倒真是個溫潤如玉的少年書生,這馬屁拍到人心坎上了。他們兩口子一個掌兵、一個當政,都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