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正統1442> 第八十一章 人才舉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一章 人才舉薦

  兵部尚書之職。

  但是此刻朱祁鎮又想起了王驥。

  王驥巡視西北,安撫地方,大明人和地方土著和外族人,進行整合安撫。

  至於雲貴,王驥留下的政策方瑛一絲不苟的執行。

  一兩百年之後,雲貴的土司就不復存在了。

  而襄王在朝廷的支持之下,正在一點點的擴大自己的勢力。與緬甸之間的摩擦也越來越多了。

  不過有朝廷震懾,一時半會是掀不起什麼大風浪的。

  這對朱祁鎮來說就足夠了,方瑛直是大明西南柱石,王驥則是政策的發出者,其才華是不可多得的。

  王驥在軍事上的才能,決計不僅限於這些。

  每當兵部尚書空缺的時候,朱祁鎮都要將王驥這個名字從大腦之中過一遍。

  西北方向的戰略安全比王驥回到兵部任職更重要。而且從品階上,王驥回到京師,還擔任兵部尚書,就是一種貶官了,畢竟王驥的資歷在哪裡放著的。

  怎麼看都不合適。

  朱祁鎮將這個心思按下來,將徐晞的遺折遞給曹鼐,說道:「你看一下。」

  曹鼐拿過來打開慢慢的看起來。

  朱祁鎮問道:「你以為徐卿之言如何?」

  曹鼐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說道:「這一件事情,是要做一個了斷了。只是陛下意下如何?」

  朱祁鎮在馳道上有太大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說修建馳道,從工匠到大匠,一整套體系都是朱祁鎮一手搭建出來的。

  所以,不管怎麼處置馳道體系,還是要朱祁鎮點頭不可。

  朱祁鎮說道:「徐晞這邊說得有理,而戶部周忱也是下了大功夫了,將馳道從戶部剝離出來,似乎有一些不近人情。」

  「朕一時間也難以決斷。」

  曹鼐說道:「陛下宅心仁厚,只是以臣之見,周尚書恐怕樂意,將這一件事情交到兵部。」

  「哦?」朱祁鎮說道:「這又是從何說起?」

  曹鼐說道:「周尚書太忙了。」

  「鹽法改革剛剛結束,陛下要推行曬鹽法,這事情也是千頭萬緒,雖說地方上由何文淵主持,但是戶部也有一大堆事情與之交接。」

  「鑄幣,錢法改革,周忱一直在推動。」

  「至於各省各部的撥款,這也是一個件麻煩事情。」

  「更何況,陛下命于謙在河北清丈土地,重整黃冊,更是讓地方人心惶惶,這些黃冊又是直接與戶部錢糧對接的。」

  「戶部豈能不自查?」

  「馳道在戶部雖然重要,但是並不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周忱估計也想將這一件事情交給兵部。」

  朱祁鎮聽了曹鼐所言的一件一件一項一項的事情,忽然覺得自己好像要將周忱用到底。其實並非朱祁鎮想這樣做。

  而是在這個時代,在朱祁鎮看來,合格的改革家並不多。周忱是其中一個。

  而且在想做事的人眼中,在任何地方,他眼前都有無窮的事情,但是在屍餐素位的官員眼中,天大的事情砸到眼睫毛上了,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事情。

  至於周忱為什麼不直接上書,將這一件事情讓給兵部。

  朱祁鎮自己也能想的明白。

  每一個官僚機構,天然都有想要膨脹的想法。表現不斷的擴充人員,再擴充人員,再再擴充人員。

  在一次次擴充之中,部門之中每一個都有受益。

  周忱作為戶部尚書,自然要保護部門利益,總不能親手將戶部的肉,塞到兵部口中,但是雙方爭取的力道不同,就說明了問題。

  兵部尚書徐晞臨終之前,對這一件事情還是心心念念的。

  但是周忱卻很少有強烈表現,最多少是面對兵部的攻勢,大義凜然的反駁而已。

  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朱祁鎮說道:「先生既然這麼說了,回去之後,朕就下旨,將馳道原本人馬專到兵部,至於其中細節,卻需要先生去理順了。」

  「請陛下放心。」曹鼐說道:「這樣的事情老臣還是做的來的。」

  朱祁鎮說道:「太僕寺怎麼辦?」

  曹鼐說道:「陛下,遼東,陝西,太僕寺不用多管。只是直隸,河南,山東的太僕寺可以一處處的撤銷了。」

  「畢竟當年太宗皇帝將馬匹寄養在百姓家中,也是不得已而為了,臣早知道,此法尤害小民,陛下也可趁機費掉此法,如果以陛下的計劃,馳道連通九邊,與兩京,所需馬匹,不下數十萬匹之多。」

  「河北太僕寺下屬馬匹,都可以回收官府了。於百姓也是一大善政。」

  「順天府乃是天子腳下,正可是百姓沐浴皇恩之時。」

  之前也多次說過馬政事務,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朱祁鎮說道:「先生所言甚是,大明在北京立都,卻是苦了河北百姓。」

  不管是建城,勞役,轉運,等等事情,對河北百姓來說,就沒有什麼輕鬆的事情。

  曹鼐說道:「陛下聖明,只是今日陛下談到了,有一件事情,臣以為陛下也該考慮一下了。」

  朱祁鎮說道:「不知道先生所言何事?」

  曹鼐說道:「工部尚書的人選?」

  朱祁鎮一聽,立即問道:「黎工部怎麼了?」

  曹鼐說道:「黎工部年事已高,纏綿病榻,已經有些時日了。陛下也該早做準備了。」

  工部這個衙門,說重要很重要,很多大工程都少不了工部,比如修建邊牆,就有工部的參與,但是這個工程是兵部掌總的,工部不過是給兵部打下手的。

  除此之外,就是大內的工程,比如朱祁鎮修繕團城的工程,就是工部給大內打下手的。

  朱祁鎮平日關注的就是兵部,戶部,吏部,一個刀柄,一個財政,一個官印,對工部關注不多。沒有大工程的時候,工部的事務也很清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