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殘王霸寵:軍火醫妃吊炸天> 第二百六十八章:你贏,我便俯首稱臣

第二百六十八章:你贏,我便俯首稱臣

  許是聽明白了顏朝歌話語之中的諷刺,武相國神色有著片刻僵硬,而後就又恢復了自然。


  「倒是不曾想,明珠公主牙舌燦蓮花,只是一些隻言片語便能明白本相的身份。只是,猜測身份明珠公主在行,可是這治國之道,明珠公主又知道幾分呢?」


  武相國的臉上滿是笑容,可卻滿是不懷好意的笑容。


  顏朝歌早就知曉武相國不是一個好人,而今聽他如此直白的質問她是否知道治國之道,便能夠確認,武相國剛愎自用,眼高於頂。


  怕是在武相國的眼中,早就已經沒有她的那位外祖父了。


  「武相國是皇上最重視的大臣,更是樓蘭的百官之首,又身為滄歌的長輩,關於治國之道,滄歌的確有幾分不明白,還望武相國指點。」


  她將他的身份抬高,將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依照武相國那種剛愎自用的心思,他定然會以「長輩」的姿態,來教訓她如何治國。


  「要想治國,那就必須是加強武力,對外擴散軍事力量,將樓蘭周邊的小國吞併,讓樓蘭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如此,便可以讓所有對樓蘭有所覬覦之心的人,便不敢貿然進攻樓蘭。」


  武相國身為武將,自然是對軍事有著諸多的推崇。再者,樓蘭能有今天的六十多座城池,有二十座是他出征搶來的!在他眼中,他是樓蘭皇室的恩人,更是樓蘭最大的英雄!


  普天之下,沒有人比他還要厲害!


  如今皇室凋零,除卻明遠帝外,便沒有了任何人能夠繼承這個皇位,就在他以為自己離皇位不遠的時候,竟然從半路殺出來了一個明珠公主!

  他是武將,他也講義氣。就是因為講義氣,才沒有將明遠帝軟禁,趁機奪位。


  這對於他來說,如何能忍?

  「武相國的話雖然不無道理,可是滄歌覺得,還是有幾分偏頗。」


  「哦?不知明珠公主有何高見啊?」說話間,他的口吻還有幾分嘲笑的意思。


  顏朝歌抿唇一笑,轉身面對文武大臣。


  看著那些帶著探究,審視,鄙夷或者是輕視的目光,可她依然昂首闊步,自信優雅。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她就像是侃侃而談的夫子,講述著自己對治國之道的見解:「百姓富裕,經濟持續平衡發展,不管是百姓平日的吃穿用度都能隨時供應,他們在滿足與現在生活時,也會有多餘的勞動力,去做國家需要的產業,比如大量種植糧草,軍需等等。」


  「倘若一個國家只為掠奪他人領土,而不顧自己百姓的死活,讓百姓們每日活在水火之中,饑寒交迫之中,這些人便會難以管制,即使國家出動軍隊又如何?他們沒有自己的土地,沒有自己的房屋,可以說是了無牽挂。俗話說得好,光腳不怕穿鞋的,在面對比自己過的好穿得好的人,尤其這些人還是要鎮壓自己,武相國覺得,這些人是拼了命的和士兵作戰,還是乖乖的被士兵擒拿?」


  一時間,朝堂之上所有的人都震驚與顏朝歌說出的這一番話。


  他們樓蘭雖然有女子入朝為官的先例,可到底也只是少數。該女子繼位,大都是女承父業。


  其中以一清為首,便是女承父業。在最初並沒有人服從與她,畢竟一個二十歲就坐上百官之首的女子,對於做了大半輩子的官來說,著實不公。


  可一清也並非是無能之輩,如今能夠站在這朝堂之上沒有人反對她,也是因為她的雷霆手段和斬殺了不少反對她的人,才站穩了腳。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眼前這個一直流落在外的明珠公主,在晉國那極度不尊重女子的國度,竟然也會培養出顏朝歌這樣大氣,心有丘壑的女子!


  一清看著從頭到尾都很從容的顏朝歌,心中臣服感越來越強烈。


  她眼中有著激動,她果然沒有看錯人!


  「明珠公主英明!」


  隨著一清的俯首,在一清身後的那些文官,也都跪在地上,齊聲稱讚:「明珠公主英明!」


  武相國被顏朝歌說的那些話所震驚,可他身為一個男人,尤其還是樓蘭的武相國!他如何能夠被一個黃毛丫頭給嚇到?


  「明珠公主果然厲害,只是讀了那麼多的聖賢書又有何用?一切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武相國意味不明的笑著:「自古以來,凡是賢位都是能者居,倘若明珠公主能夠打敗吳疆,那本相自然是第一個向明珠公主俯首稱臣的人。」


  顏朝歌看了看一眼明遠帝,覺得武相國這招離間計實在是太過厲害。


  她答應了去迎戰,他俯首稱臣那就是她不將明遠帝放在眼裡。倘若她不去迎戰,那她便不是強者,不配當樓蘭的皇位繼承者。


  「那便依照武相國所言,明珠公主接替武相國手中所有兵馬,孤命明珠公主為討伐吳疆的主帥。孤今日當眾宣布,明珠公主打贏吳疆之日,便是明珠公主成女帝之日!」明遠帝雖然人是有一點老了,可是到底還是一個有分寸的。


  他聽出來武相國這是在給顏朝歌下套,索性他直接出面替她解圍。


  「陛下!」


  武相國出言想要阻止,可是明遠帝卻是伸出手,站起身:「孤心意已決!退朝!」


  明遠帝離開了,可是這並不代表著事情就會就這樣算了。


  立即就有宮人過來,走到了武相國的面前,笑眯眯的說著:「武相國,請!」


  一清在顏朝歌的耳邊小聲的說了一句,顏朝歌便就知道這笑眯眯的宮人是誰。


  那是樓蘭皇宮的總管,也是明遠帝身邊的紅人。他的意思,通常代表著的,就是明遠帝的意思。


  「明珠公主,武相國如今要移交兵權,公主一起去吧。」


  和面對武相國那種帶著幸災樂禍的笑眯眯表情不一樣,那陳喜在面對顏朝歌時,則是態度恭敬。


  顏朝歌與一清相似一眼,一清點了點頭。


  前往軍機處的路上,武相國臉上別提是有多麼的臭了。


  顏朝歌全程面容帶笑,在武相國的眼中,顏朝歌就是一個陰謀得逞的小人。


  他不想將兵權交給顏朝歌,可是他的心裡又有一種想要看笑話的心態。


  他想著自己將兵權交給顏朝歌,看她率領千軍萬馬時出醜。


  屆時,他要讓明遠帝和顏朝歌過來求他!求他出兵!求他解救樓蘭與水深火熱中!

  武相國背過身拿著主帥的帥印時,嘴角勾起了一抹陰笑。


  到時候,別說她的血統是皇室的外孫女,就是親孫女,他也會毫不留情的將她攆出樓蘭!

  「多謝武相國。」


  看著主帥的帥印,顏朝歌微笑著,伸手準備接過。


  武相國並不那麼情緣的將帥印給她,她是用了一些巧力,差不多是「奪」過來的。


  「明珠公主,本相也有年少的時候,只是本相想給明珠公主一個警告。」


  「願聞其詳。」


  「做人啊,還是低調一點的好。」


  顏朝歌莞爾一笑。


  「同樣的話,也送給武相國。」


  他身為百官之首,卻屢屢將一國的皇帝不放在眼裡,此人究竟是太傻還是別有用心,如今,她已經明白。可讓她覺得讚賞的是,他身為武將,卻沒有丟失武將本該有的特質。


  誰能力強誰老大。


  「另外,滄歌還想告訴武相國的是,滄歌絕對不會武相國『失望』的。」


  她加重了那「失望」二字的音符,聰明人只要一聽,就知道她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本相等著。」


  武相國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一笑,送走了顏朝歌一行人後,一些在軍機處的大臣全都維繫了過來。


  「相國大人!那可是數十萬兵馬啊!如何就將那兵馬權交給一個黃毛丫頭?」


  武相國看向那人。


  「你自己也說她是黃毛丫頭了,本相相信,不出三日,她必定頭疼來向本相求助。」


  那人見武相國如此篤定,心裡也不免信了。


  畢竟顏朝歌是個才十幾歲的丫頭,就算是有著再高的學問又如何?


  真的是到戰場以後,她也不一定是有多麼厲害。


  「你猜,武相國這麼輕易的把帥印給我,會不會心裡在篤定著我會求情與他?」


  一清看著顏朝歌自信,還有著小小得意的面容,唇角的笑容不自覺的揚起。


  「會。」一清點頭,嗓音清冷如瑟,絲絲入耳。


  「武相國向來剛愎自用,在替樓蘭征奪了二十座城池后,便一直覺得自己是樓蘭的英雄,也是樓蘭皇室的恩人。皇上因為他手中的軍隊,不敢明壓。武相國這些年也是越發的猖狂,倘若公主這一次能夠給武相國一個打擊,相信武相國在朝堂之中,也會收斂。」


  「看來,那我要好好努力了!」


  顏朝歌擁有了帥印,便又被隨後趕來的秦樓帶著前往了大營,進行一番點兵點將。


  她初來乍到,對這裡的士兵和副將都不熟悉,讓她點兵點將,她的心裡還是有一些蒙圈的。


  好在,明遠帝早就預料到她會面臨這個尷尬局面,提前將秦樓給派來了。


  「重冥,蘇煙水,這二位,乃是陛下心腹,明珠公主可以放心用。」


  看著面前站著十個副將軍級別的,顏朝歌聽到了秦樓的話,便叫著重冥和蘇煙水二人走出來。


  在聽到名字的時候,顏朝歌就比較好奇這蘇煙水長得如何?什麼樣的男人是會被人稱呼為煙水。


  走出來兩個男子,一男子皮膚白皙,面上沒有什麼血色,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嘴唇是紅色的,顏朝歌會覺得這是從哪裡走出來的殭屍。


  而另外一個人,雖然不是五大三粗,可是那粗壯的身材,也讓人只是一眼,就足夠產生敬畏的。


  「末將重冥。」皮膚白的快要透明的那位。


  「末將蘇煙水。」粗壯的那個。


  顏朝歌搖了搖頭,覺得蘇煙水和他的名字實在是太過相駁。


  「二位請起。」


  重冥與蘇煙水起身,抬頭打量著顏朝歌。


  在顏朝歌來之前,他們就已經聽說顏朝歌在城門外賑濟災民的事情,也聽說了顏朝歌在朝堂之上舌戰群雄的事情。


  他們對於這個突然出現的明珠公主很是好奇,更是聽見過顏朝歌的人說,她美如天邊的晚霞,一顰一笑之間,就能夠牽動人所有的喜怒哀樂。


  一眾士兵本是不信的,可是當看到了顏朝歌的真實面容時,不得不由衷的感嘆,流言有時候也沒有誇大其詞。


  「二位可願意隨滄歌前往樓蘭,上陣殺敵?」


  「自然是願意!」


  二人異口同聲,每一個人都是發自肺腑承諾!


  「出征前,滄歌有一條件,不知二位願不願意答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