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中美洲之戰
巴拿馬地區的登陸作戰進行的很順利,因為在中美洲北面有了第三縱隊的牽制,所以尚軍的先期登陸部隊並未受到來自北面的威脅,反倒是毛利政權在此處經營的不錯,除去有兩萬直屬駐軍之外,還有本地的幾個印第安部落盟友的軍隊,共計不下五萬軍隊扼守在這處南北美勢力的交界處。
不過很可惜,如此狹小的地塊,都處在艦載炮彈的打擊範圍之內,三四十公里沿線一馬平川,根本沒有任何的天然屏障,幾輪艦載炮擊飽和攻擊,很快五萬大軍盡數潰逃,丟盔卸甲不知所蹤。
尚軍率領的四十餘萬本部華裔軍隊,逐一登陸,並且大範圍開始向北推進,同樣的道理,巴拿馬地區的對面海岸是大西洋,雖然整個大西洋大部都控制在華裔的大西洋艦隊手中,但也保不準,從北美大陸的某條內河突然殺出一支內河艦隊,搞一次突然襲擊來那麼一次飽和攻擊,尚軍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英雄的名頭雖然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當的。
將部隊儘快分散,掩藏在大山之中,這才是最為正確的防禦保存實力的辦法。
至於身後的南美毛利政權,尚軍則完全將其丟給了印第安盟友,三四十萬印第安人也總不能閑著不是?反正毛利政權所控制的兩千餘萬人口,大部分也都是土著印第安人,與其讓尚軍等華人背負上種族殘殺的惡名,還不如讓這些盟友他們自己去解決,無法就是幾種結果,要麼勸說聯合,要麼兵鋒相見,反正哪一種對華裔將士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雖然印第安人與之前在中東的夏家聯軍其他盟友一樣,若是論單個實力,都是弱的一塌糊塗,但是畢竟也是一股龐大的勢力,終究人口基數擺在那裡,終究有民族覺醒的一天,終究會有權利慾望膨脹的那一天,尚軍不愧是夏青石親自帶出來的土地,以殺止殺就是最好的辦法。
讓他們在接連不斷的戰爭中去消耗自己,或許等到他們開始覺醒時,才猛然發現自己已經輸掉了底褲,完全失去了與華人爭奪的資本,於是乎甘心情願的依附於華人實力的羽翼之下,安享太平,而這才是華裔一直爭取的最佳結果。
當然印第安人的事情遠遠並非抵禦南美毛利政權那麼簡單,在巴拿馬地區距離第三縱隊司令部安赫爾港之間還有一千多公里之遙,這期間還有數十上百個印第安勢力需要擺平,當然華人因為有了強大運輸艦隊,所以並不擔心兵力後勤補給運輸的問題,早在尚軍登陸巴拿馬之前,就已經有十五萬大軍已經抵達了安赫爾港與第三縱隊匯合。
此時的第三縱隊其實早就焦頭爛額,對方反應的太過激烈,而且一應攻勢來的又是如此地迅猛,根本就不給人任何的生機的樣子。
除去一百五十餘萬歐洲殖民軍以外,還有不下一百萬印第安土著部隊協同作戰,顯然面對如此大一股軍士力量的圍剿挑釁,原本就已經是強弩之末,不斷進行戰略龜縮的第三縱隊已經疲於奔命,但是讓他更為難受的事情發生了,那變是一眾印第安人的背叛,也就是之前答應結盟的那群印第安土著,此時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做出了他們自認為最為正確的判斷,為了自己政權和種族的延續,他們很從容的選擇了背叛,而且為了表決心,還當中殘殺了華裔以及華裔的印第安盟友派出的使臣,於是乎,原本就處境堪憂的第三縱隊,突然發現周邊又莫名多出了無數的敵人。
不過顯然在尚軍接到這條密報之後,除了興奮,內心還是與其他華裔北美征戰的高級將領一樣,都是有些莫名興奮的。
原本自己還在頭痛怎麼對付這群印第安土著,這下倒好,是他們自己找死,將確切的消息告知了自己的印第安盟友之後,他們也是無可奈何,也算是默認了尚軍的開戰殺光的政策。
得到自己印第安盟友的默許之後,第三縱隊的高層將領自然不會有絲毫的手軟,他們目前軍銜最高的不過中將,其餘的都是少將和校官,能不能在戰爭結束前給自己的肩膀上多添幾個小星星,一切就看自己的戰績了,畢竟傻子都知道上將與中將申請建國,所能獲得的建國土地人口資源絕對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上將不僅有挑選權還在人口資源的分配上享受優先待遇,中將也可以商量,至於少將建國,說的不好聽點也就是弄個城池國家,給個三五萬人口,要是運氣不好,只怕用不了十來二十年人口都非要跑光成為光桿司令不可,誰心裡都有一桿稱,都不是傻子。
很快趕在歐洲殖民大軍正式大規模入住墨西哥之前,第三縱隊的官兵利用不斷後撤的機會,一路橫推狂殺,無論男女老幼,戰爭就是如此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任何的憐憫可講,因為士兵知道,要是不解決掉他們,說不定自己前腳剛走,他們就會拿起武器將矛頭對準自己,或許還沒有等自己徹底離開,他們就會乘虛而入,對自己發動暗中襲擊,唯一能夠絕對保全自己安危的方式,就是將他們通通的幹掉。
或許是因為歐洲殖民軍隊大量進駐的緣故,又或許是第三縱隊狂殺一氣的緣故,總之整個墨西哥數百萬土著暴躁了,將所有的矛頭都對準了華人,當然在之前他們的政府就已經通過斬殺來使的方式表達了類似的態度,而此時只不過是發自百姓的心聲罷了。
不過有了來自溫哥華戰區的十五萬大軍的馳援,在安赫爾港附近華裔部隊已經有了四十餘公里的防區,這片地區多崎嶇山地,並不是很適合大規模機動作戰,到是比較適合防守,而這也是為何當初第三縱隊司令選擇此處登陸的原因,要怪就怪歐洲殖民者自己,將這麼一出戰略要地交給了一群土著印第安人防守,一通艦炮飽和攻擊,連人帶裝備早跑的無影無蹤了。
顯然因為有安赫爾港的部隊駐紮防守,大規模的印第安和歐洲殖民部隊,根本無法順利南下與毛利政權的部隊匯合,理由和他們北方南下的兄弟一樣,他們都不得不考慮後防的變化,第一第二第三縱隊雖然此時都是處於劣勢防守,但是一旦歐洲殖民大部隊離開,他們一個個就會立馬張開兇殘的獠牙,開始不斷蠶食歐洲殖民者之前部下的陣地,而此時在溫哥華戰區附近,他們確實也開始這麼做了,畢竟此時在溫哥華附近只有三十餘萬軍隊駐守,而對面的華裔軍隊也有足足二十萬,憑藉著戰鬥轟炸機以及彈道導彈的優勢,雖然不能大範圍快速拔出所有的歐洲殖民地駐兵點,但是緩慢的螻蟻潰壩也是異常的可怕,鬼才知道這場該死的戰爭又會進行到什麼時候。
其實早在幾路大軍在南部作戰一個月之後,北方溫哥華戰區的守軍將領就已經以一天三峰的速度給大後方的各國議會打報告求援,要求派出援軍了。
因為來自對面溫哥華戰區的華裔的進攻太過犀利,若是坦克對公,他們憑藉著防守地理優勢還可面前對付,但是面度彈道導彈以及戰鬥轟炸機的不間斷轟炸,此處的駐軍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止其有效的成建制的反擊。
試想一下,每次對方一個集團軍在衝鋒,而你方參與防守的部隊或許連一個旅都湊不齊,或許一旦開始大規模轉移集結,就會被對方的偵察兵發現,又是一通戰鬥轟炸機的狂轟濫炸,或許還沒有等集結部隊被派上戰場就已經全軍覆沒了吧!
於是乎在這種不對等的打法一直持續下,溫哥華戰區附近的歐洲殖民軍守軍已經大呼要了老命,無法繼續持續下去了。
也就是因為華裔部隊的兇悍作戰實力,不得不令的歐洲殖民部隊派出大量的寶貴作戰部隊留在後方各個要道,以防止對方的駐守軍隊搞突然襲擊,所以被派往最前線的部隊數量並非之前眾人預想的那麼多。
最現實的例子就是,在中美洲,順利抵達的歐洲殖民軍隊只有不到七十萬,外加一百萬印第安盟友軍隊,而尚軍此時派出迎擊的華裔本部軍隊也足足有兩個縱隊,三十餘萬軍隊,外加收服的六十餘萬印第安土著部隊,當然若是再算上武器上的差距,對方的歐洲殖民部隊根本就占不到任何的優勢。
而最為讓歐洲人恐懼的則是,華裔大西洋艦隊已經從歐洲運輸的大量的建造材料,除去在巴拿馬大西洋海岸開始鋪設簡易的停靠港口之外,還派出了數千名工程兵開始建造大型的製造戰艦船塢,以供大型戰艦停靠補給和維修,一旦落成,只怕華裔的大西洋艦隊日後就獲得了永久停靠美洲大陸的基點,日後一旦戰局對華裔不利,華裔政權若是從歐洲方向調動軍隊,只怕就是歐洲殖民者真正的末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