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奉命於危難之間
龍建國是為河陽的建設累死的,是為了河陽老百姓的利益累死的。
龍建國在工作的第一線倒了下來,為了河陽老百姓的利益,龍建國獻出了自己四十七歲的生命。為此,在劉世昌的號召下,全縣上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悼念活動,沉痛悼念這位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兒子。
就在人們沉痛悼念他們這位敬愛的副縣長的時候,卻有很多人已經把目光投向常務副縣長的寶座和它背後所蘊涵的珍貴价值。龍建國屍骨未寒,就有些幹部蠢蠢欲動,跑到市委市政府,甚至有人跑到省委要官,要做這個頗有實權的常務副縣長的寶座。而某些領導竟全然不顧河陽縣委縣政府的感受,不顧死者家屬的感受,不顧河陽縣老百姓的感受,充當起這些人的說客。他們把電話一直打到劉一夫的辦公室,讓劉一夫一定要推薦某某為常務副縣長的人選。
劉一夫要不是礙於情面,他真想把電話給摔了。但他沒辦法,他不能,他也不敢,他只是個小小的縣長,七品芝麻官,這些幹部當中任何人的一句話,就可能讓他這個縣長靠邊站。所以,他雖然義憤填膺,但是,他還得裝孫子,陪著一副笑臉,說:「領導請放心,您交給我的事,我一定酌情辦理。」他不得不跟這些領導打馬虎眼,酌情辦理,怎麼酌情?就是可以辦理,也可以不辦理,反正他答應了領導,他給了領導臉面。
劉一夫放下電話后是痛心疾首,他沒想到我們黨的某些幹部竟然是這樣的骯髒下流,連一點最起碼的黨性原則都沒有。他也充分意識到,常務副縣長的人選不宜久拖,拖的時間越長,就可能遇到更多棘手的事。
劉一夫還有一個想法,常務副縣長的人選不適合與縣委書記劉世昌磋商,並且他也不打算向劉世昌妥協。他知道,劉世昌有劉世昌的打算,劉世昌有劉世昌最中意的人選。劉世昌心目中的人選他一定不滿意,當然,他心目中的人選劉世昌同樣不滿意。
幾年在一起搭班子,劉一夫完全認識了劉世昌的為人,那就是任人唯親。因為親人聽話,而能幹的幹部不聽話,所以,他不需要不聽話的幹部。
周成林就屬於劉世昌心目中那種不聽話的幹部,所以,劉世昌寧願用個庸才,也不願用周成林。而劉一夫心目中這位常務副縣長的最佳人選恰恰就是周成林。
一年來,周成林沒給他丟臉。都說搞教育需要的是文火,是慢工夫,沒有三年的時間見不到功效,但是周成林分管教育才一年的時間就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
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絕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想教育之所想,做教育之所做,廢寢忘食,以校為家,真正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事去做,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去教。原先一直是全市倒數第一,最好的成績是倒數第二,才一年的工夫,河陽的高考,無論是一本進線率,還是高考高分率都在全市位居第二名。全市一共三區九縣,河陽的高考成績只低於榆陽市市直所在的榆陽新區。如此突飛猛進的步子,讓市領導都刮目相看。
大家都清楚,一年前,河陽縣的教育根本不能和榆陽新區比,也無法去比,就是和其他縣區也不能比。
特別是榆陽新區,他們面對全市招生,而河陽面對的僅僅是河陽本縣,況且本縣很多優秀生源都因為河陽原來混亂的教育局面流失到其他縣區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河陽教育所取得的成績不得不說是驕人的。而且,他們的一本進線率僅僅低於榆陽新區百分之一的點,而且全市的文理科狀元都在河陽。所以,劉一夫堅信,如果讓周成林再分管教育一年,河陽一定會取得高考第一的優異成績。
但是,現在他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周成林去做,他打算讓周成林競選常務副縣長,真正做他的副手。
有了這種想法后,劉一夫連周成林都沒告訴,就直接找去了市委,他先找了他的老師市委書記王慶民,爭取到了市委書記的支持。爭取到王慶民的支持后,劉一夫又找他的老領導韋清哲,找完市長韋清哲后,他又來到市委組織部,找到了新任組織部部長左慧。
劉一夫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跟三位領導交了底,強力推薦周成林為河陽縣常務副縣長的第一人選,而且,他還在三位領導面前立下軍令狀,只要讓周成林做常務副縣長,做他的副手,他一定在三年的時間內把河陽建成省南部的窗口城市,他有這樣的信心,也有這樣的決心,但前提是必須給自己配備周成林這樣的好助手。他承諾,把周成林配備給他,如果三年不見效,自己主動辭職,不做河陽的縣長,回省農學院教書。
有劉一夫的強力推薦,市委的三位主要領導不得不慎重考慮,他們坐到一起,認真討論了半天,他們也感覺在河陽的確找不到能和劉一夫配合得這麼好的人選。再說,他們也明白,在河陽是應該讓幹部隊伍再中和一下了。
之前,幹部基本上是劉世昌的人,劉一夫真正的鐵杆不多,甚至沒有。
既然他們三個達成了一致意見,就放在了常委會上研究,常委會也是一致通過。
王慶民把市委的意見在電話里和劉世昌一說,劉世昌雖然心裡不樂意,但只能恨自己行動遲了一步,因為市委的意見他必須接受。
就這樣,在市委的推薦下,經過走形式般的縣委常委提名后,周成林順理成章做了河陽縣的代理常務副縣長,由政府的七把手直升成二把手,就像做了直升飛機一樣。在河陽,他成了僅僅低於劉世昌劉一夫及常務副書記華中崇的河陽縣的第四把手。
按理說,周成林升任常務副縣長后應該立即拜會劉一夫,感謝劉一夫的力薦之情,和劉一夫一起商討下一步的政府工作思路,但還沒等他去拜訪劉一夫,劉一夫就來找他了。
劉一夫是背著沉重的包袱來找周成林的。他用周成林屬於破釜沉舟,他在河陽做了近兩年的縣長,工作並沒有大的起色,絕大部分幹部還是人浮於事。因此,很多人已經對他的能力表示了懷疑。這也難怪,因為河陽的幹部大多是原來的縣委書記李繼敏安排的,後來新任縣委書記劉世昌就任后也安排了一部分。但大多是花錢上來的,花了錢他們就要回收。因此,這些人都是為了陞官而跑官,為了發財而做官。
而作為一縣之長的劉一夫,他只想著讓機器運轉,不知道給機器加油,機器自然不想運轉,甚至暗地裡跟他對著干。試問,這樣的局面怎麼能做好工作呢?再加上,他志同道合的老朋友龍建國又死了,所以,他的工作很被動,急需一個人來幫忙,他希望的這個人就是做副縣長一年就把分管工作做得如日中天成績卓著的周成林。
周成林雖然打心底感激劉一夫,但見到劉一夫親自來到自己的辦公室,他有些受寵若驚。他本來也想把手頭的工作處理完后就去拜訪劉一夫的,感謝劉一夫對他的知遇之恩。沒想到,還沒等他去拜訪劉一夫,劉一夫已經先一步來到他的辦公室了,他怎能不感動?他連忙迎上前,把劉一夫讓到沙發上,親自給劉一夫泡了杯茶。
劉一夫呷了口茶,就開始和他聊了起來。
周成林在劉一夫面前,沒有任何拘謹,在他的心目中,他把劉一夫當成老師,當成親哥哥,在親哥哥面前沒必要拘謹,他暢所欲言,想到哪說到哪,工作,生活,樣樣都說。
但劉一夫關心的不是這些,他最關心的是河陽今後的發展方向,劉一夫嘆了口氣,把自己的苦惱全部告訴了周成林。
周成林理解劉一夫的苦惱,也知道自己現在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他也聽說了劉一夫為了自己,已經在市委立下了軍令狀,所以,周成林很感激,他清楚自己當前最應該做的是什麼。所以,在接到市委組織部的任命書之後,公示期還沒過去,他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他把上任后的所有面臨的問題都做了充分分析,而且考慮到每一個細節,細緻到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天衣無縫,讓人沒一點有可乘之機。他知道,自己和劉一夫現在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會有生命的危險,而且,死了一個,另一個也別想活。為了自己,也為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劉一夫,他必須把河陽的工作給頂起來。所以,他在充分考慮之後做了一個詳細的方案,他早就想把方案呈遞給劉一夫,但一直沒有機會,現在,劉一夫已經來到了他的眼前,他於是把自己幾天以來的想法向劉一夫合盤托出,順便把自己設計好的工作方案遞給了劉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