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吃過早膳承鈺便去東跨院上課,算來顧女先生如今也有二十七八了,仍在國公府教未出閣的姑娘們,似乎沒有再出嫁的意思。師生相處近三年,顧女先生對她那點偏見早沒了,甚至稱讚她的字已經超出她的水平,過年前還央承鈺寫了副對聯。
說來這還是依著孫懷蔚的描紅練出來的,承鈺抿嘴一笑,忽然很想去看看他那兩個可愛的黑眼圈。
不過如今他和懷縝表哥不在跨院的族學里,也沒去國子監,而是在去年認高氏的父親做了老師。高氏娘家之所以顯赫,不僅因為有個巡撫哥哥,還有個任內閣首輔的父親。本來高閣老是想單獨指點外孫孫懷縝,但他在看了孫懷蔚鄉試的文章后,非常賞識他的才能,主動提出要教習這兩個外孫。
所以孫懷蔚現在應該在去高府的路上。
前世就聽孫涵說過,官場中有很多提前認門生的現象。當朝權貴在考場中慧眼尋找相投的文章,如果有中意的,就會私下關照那位考生,而後等那位考生入朝為官,就憑此師生關係結成一派。朝中許多派系就是憑藉師生或同門的關係聯結起來,成為一股股制約皇權的力量。
二表哥能得首輔大人賞識,上月春闈又中了會元,如此以來,殿試怎麼樣也能進前三甲吧。
剛進枕雨閣,就有一個小胖糰子撲來抱住了她,承鈺捏住她圓滾滾的胳膊,說道:「你要再跑急些,咱們倆非得摔倒不可。」
孫步琴一張蘋果臉一年四季都紅撲撲的,此刻笑望著她的承鈺表姐,圓溜溜的眼睛水汪汪的,無所謂道:「不會的。」
承鈺無奈,自從段越珊來了后,琴丫頭頑皮的天性似乎被她引得徹底釋放,二舅母總在外祖母面前說小女兒越來越難管教。
不過段越珊卻比從前沉靜了不少,許是得益於顧女先生辛苦教導。她去年年底及笄,二舅母當了她的贊者,不過親事暫時還沒說下來,金陵那些少爺們似乎都有些介意她太壯實了,而且去年她跟著三舅舅去校場射箭,把教頭都給比下去了,一時更沒有人敢上門提親。
承鈺勸她收斂些,她卻滿不在乎,說道:「倭瓜似的孫步瑤都要出嫁了,我愁什麼?」
承鈺當即捂住她的嘴,慶幸旁邊並沒有其他人聽了去。
孫步瑤這月月底出嫁,前年因為要給皇太后守喪給耽擱了,今年看著男女兩方年紀漸長,才又挑挑揀揀擇了個黃道吉日。
枕雨閣眨眼便是一日,下午下學她和琴兒越珊結伴回去,剛出東跨院就撞見大舅舅孫立言。
幾個姑娘屈身向長輩行禮,孫立言擺擺手,連說三個「好」,便腳步匆匆地鑽進了跨院。
「大舅舅這是幹什麼?他怎麼會來東跨院?」承鈺奇道,這裡不是女學就是族學,既無戲檯子也沒有姬妾,難不成是孫懷薪做錯了事,大舅舅來族學揪他的?
「你還不知道呢,大伯聽了那個道長的話,說得在族學門口砌個水塘,他才能再得個男孩兒。」孫步琴說道。
東跨院族學的水塘?承鈺一時思緒紛紛,前世撈起琴丫頭屍體的地方不就是那兒的池子嗎?可是她走之前也沒見那兒砌了個水塘啊!
「是在你去蜀地這幾月砌的,大伯還挺急的,慌裡慌張就找人弄好了。」孫步琴道,「聽說那口水塘養了烏龜,表姐,咱們什麼時候去看看吧。」
「不許去!」承鈺突然提高聲調,說得果決不容置疑,倒把孫步琴和段越珊嚇了一跳。
「為什麼呀?」琴兒皺眉道。
「因為…….因為族學裡頭還有外男來讀書,琴兒大了,得避諱。你要是想看烏龜,我讓小廝到外頭買了來給你玩好不好?」
孫步琴眉頭鬆了松,無奈道:「好吧。」
「你記著千萬別去那兒,我就給你買兩隻大烏龜。」承鈺拍了拍她的頭,心裡卻想起前世琴兒就是死在十二歲,不由一陣心悸。
回去后她和外祖母提起這事兒,提議能不能把那口水塘填了,外祖母搖頭說道:「你大舅舅費了幾千兩銀子找人砌成的,要給他填了,還不和你拚命。」
「什麼水塘要耗幾千兩銀子?」
「倒不是水塘,而是水塘底下放了道長給他的寶物,據說是要養風水,風水養好了,保他再得個解元兒子。」老太太有些無奈。她何嘗不知道長子是縱慾過度,虧損了身體,如今屋裡養了十幾房姨娘,卻沒有一個肚裡有動靜的。還是之前高氏的貼身丫鬟亦蘭,前年得了個女兒,如今又懷上一個。
解元兒子?他有懷縝表哥和二表哥還不夠嗎?大舅舅也忒荒唐了些,去年開始吃些亂七八糟的丹藥還不夠,現在又折騰起風水來。
晚膳后掌燈前,二舅母來回話,承鈺趁機又囑託了一番,讓二舅母別讓琴兒往族學剛砌的那口水塘跑。隨後三舅母抱著敏哥兒來請安。敏哥兒如今有兩歲了,意外地喜歡黏著她,只要見了有承鈺在,立馬丟了自己的娘親撲到承鈺懷裡。
承鈺自然很喜歡他,懷裡這個奶娃娃穿了身墨綠色萬字福的褂子,戴著墨綠色的瓜皮小帽,胖嘟嘟得像個西瓜。她兩隻手伸長了才樓得完。
「敏哥兒,快下來,瞧把你鈺姐姐的裙子都給蹭髒了。」三舅母輕聲斥道。
「沒關係。」承鈺抱著敏哥兒哄逗,敏哥兒大大的眼睛看著她,從袖裡摸出一隻小小的竹蜻蜓,咧嘴笑道:「給鈺姐姐。」
承鈺覺得很驚喜,騰出一隻手接過碧綠的竹蜻蜓,又拿它逗敏哥兒,敏哥兒白胖胖的小肉手正要抓住竹蜻蜓時,她又忽得拿開,引得男孩兒伸手去抓。
孫懷蔚和他大哥來請安,進屋看到的便是小丫頭抱著個更小的胖糰子,正玩得開心。這麼一副畫面,他不禁聯想到往後,往後小丫頭若是為人母了,抱著自己的孩子,或許也是這樣歲月靜好的模樣。
只是一瞬間的想法,他覺得自己有些荒誕,承鈺才多大,就算說親也得等到明年了。祖母最心疼這個外孫女,恐怕到時候要好一番挑選,如果下月的殿試他能進士及第,不知道祖母會不會考慮有個狀元的外孫女婿。
覺得自己越想越遠,甚至有些控制不住飄飛的思緒了,他努力壓抑住腦海里的連篇浮想,和大哥一道向祖母請安。
今天兩人見面,中間雖然隔了許多人,但她們似乎都成了擺設,同桌上的那套水墨山水茶盞沒區別,人影在承鈺眼前晃來晃去,人聲成了嘈雜的樂聲,她只聽到自己的心跳,屋裡燒著暖春的氣息,有杜鵑花,有迎春還有桃花,她的面頰微微有些發燙。
「縝哥兒蔚哥兒準備得如何了?這回祖宗保佑,三甲裡邊怕有兩個都是咱們孫家的子孫。」盧氏笑道,她現在想對兩個哥兒好些,往後請任一個來給她的敏哥兒啟蒙。
「三嬸母說笑了。二弟會試考的第一,進前三甲希望很大,我已排在三十名以後了,恐怕得個同進士就不錯了。」孫懷縝溫和地笑著說道。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如今有你外祖父從旁教導,你們只管聽他的。」老太太說道。
孫懷縝正要回話,忽聽那邊傳來小孩子稚嫩的聲音,「哥哥抱,哥哥抱。」
發現是承鈺懷裡抱著的敏哥兒,兩隻圓滾滾的手臂絕得老高,要往他這邊撲過來。
承鈺抱著分量不輕的男孩兒朝這邊走過來,孫懷縝下意識地微張雙臂準備接過孩子,卻沒想到她走到旁邊的二弟面前就停下了,如卸重擔般把敏哥兒放到二弟懷裡,而二弟則穩穩噹噹地接過孩子。
敏哥兒果然是要二弟抱的,趴在他的身上笑眯眯地流口水,似乎很喜歡這個堂哥。可孫懷縝覺得哪裡不對,這麼副景象,怎麼有點像他前日去的一個同窗家裡,那位同窗二十有六,也是一進屋,妻子就把咿咿呀呀的孩子抱過來給他。
什麼叫「也」?孫懷縝搖搖頭,看承鈺表妹已經走回祖母身邊坐著了,哪裡又有剛才那幕少年夫妻的旖旎樣。可能是書讀昏了,才會有那麼一瞬的錯覺吧。
抱孩子的兩人卻絲毫沒發覺孫懷縝在看他倆,承鈺退回去挨著外祖母坐下,剛才把敏哥兒遞給他時,那孩子撲得急,他接得也急,一隻寬厚溫暖的大手從她衣袖上繡的玉蘭花直拂過手背,她現在只覺得右手手背燒得慌,左手交疊上去似想掩飾什麼。
盧氏笑著說道:「敏哥兒喜歡他二哥,沾沾二哥的讀書氣,日後也中個進士回來光宗耀祖。」
一屋子人的目光似乎都在他和堂弟身上,孫懷蔚瞟了眼祖母身邊的小丫頭,她也在看自己,不過兩人目光相撞,下意識地都迅速移開。他心旌搖動,忽然想到剛才接孩子時,手掌似乎滑過她的手背,嫩得跟剛剝好的雞蛋一般。
敏哥兒還在摟著他的脖子「二哥二哥」的叫,他也奇怪,從前在國子監時,他一月才能回來一次,但這孩子就是愛和他親近,見了他就要讓他抱。
又說了會兒話,老太太說乏了,人便從正房退了出來,承鈺走在前面,捕捉到身後他的聲音,似乎是讓懷縝表哥先走一步。她把步子放慢了,眼見兩位舅母走遠,那股淡淡的松香味也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