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就是那雙給陸玉武做好的靴子!
玉武哥哥和二表哥差不多年紀,二表哥還在長身體,玉武哥哥自然也在長,而且十五六的少年郎,長個兒的速度是驚人的。如今二表哥的鞋子沒穿多久就不合腳了,玉武哥哥回來后恐怕也穿不了那雙靴子了。
也不知他多久才能回來。
承鈺躺在花梨木雕花架子床上,長長嘆了口氣,忽然想起此時已是正月初一,新年裡不興哀愁,因此馬上收了愁容,也因為小身體不適合熬夜,早在亥時便瞌睡連連,此時沾了枕頭,很快就沉沉睡去。
一覺睡到五更時分,平彤和綉桃來喚她起床。承鈺換好衣服出門時,院子正中的火盆里正焚著松柏香,百合香。
早飯吃的餃子和年糕。雖然從前在泉州過新年時,吃的也不過這些,但國公府因著老太太口味刁鑽,吃食比別處講究百倍。餃子年糕各色形狀,各種口味,品種繁多,吃得祖孫倆肚皮滾圓,差點午飯也吃不下。
初一這日本來不見客,但近午時,大孫氏倒是來了。承鈺正在暖閣里看丫鬟們玩兒趕圍棋,便聽見外邊孫步玥在甜甜地叫「姑母」。
趕到正堂時,正見一個婦人披著蜜蠟黃折枝牡丹披風進屋,丫鬟為她脫下披風,現出裡面穿的織金錦緞對襟長褙子。婦人纖腰盈盈,氣度雍容,雖粉面含笑,但略帶几絲落寞。
「姨母。」承鈺迎上去叫人。
「咱們鈺姐兒今天可真美。」大孫氏笑盈盈地把承鈺摟在懷裡,「似乎長高了些。」
「姑母,您還沒誇我呢。」孫步玥在一旁不滿道。明明是她先看見姑母的,怎麼姑母不首先來和她說話呢。
「咱們玥姐兒也美。」大孫氏看著眼前兩個外甥女,一個身量高挑,美得張揚驚艷,一個嬌小玲瓏,粉妝玉琢,玉雪可愛。
姑娘們看著賞心悅目,大孫氏因為兒子還遠在漠北的落寞也被沖淡了幾分,此時府中女眷都聚在這兒,她拿出準備好的金銀稞子,作壓歲錢發給小輩們。
承鈺得了沉沉的一小袋,又想到因這是她來金陵過的第一個新年,早晨給外祖母舅舅們拜年時,壓歲錢都比表姊妹們多出了幾倍。尤其是盧氏,拿真金白銀當尋常零嘴兒給她,看得邊上的孫步玥孫步瑤伸長了脖子,一早上到現在也沒和她說過話。
「武兒那邊還沒有消息嗎?」老太太見長女來了,自是歡喜,但最疼愛的外孫沒來,心裡總覺得空落落的缺了什麼。
大孫氏搖搖頭,「只九月時收到一封問候的家書,打勝打敗的消息都還是從宮裡聽來的。」
「這大過年的,王府里就小姑和小姑爺兩人守歲,想必冷清得很吧。」高氏如何不知大孫氏有意疏遠她,但她是個不大目的不罷休的人,管事的權利丟了,旁的心愿企圖更不能落了空,否則自己活著還有個什麼趣兒。
但她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正中了大孫氏的傷心之處。大孫氏神情淡淡,不願多說,「嗯」了聲便轉頭繼續和二嫂郭氏,三弟妹盧氏嘮家常。
高氏一時妒火中燒,心裡罵起小姑子來:都是些狗眼看人低的,一見老娘失了勢就想裝作不熟悉,到底我也是你大嫂!我哥哥的官兒可比你那世子丈夫的大理寺少卿還高出幾品,等哪一天你有求於我時,看我還搭不搭理你!
「你這肚子尖尖的,該是要生兒子的懷相。」大孫氏看著盧氏六個月的肚子說道。
盧氏低頭看看,果然覺得小腹凸出的那一塊是有些圓,但上月又有娘家人來看她,說她的肚子是尖的,要生女兒。
有些糾結,盧氏皺著眉說道:「許是早上餃子吃多了,把肚皮撐圓了吧。」
一句話說得老太太也笑了,太太姑娘連著底下的丫鬟無不笑出聲來,盧氏紅著臉,不知大家都在笑什麼,還補充道:「確是餃子吃多了呀,本來兩碗就吃飽了,三爺楞是逼著我吃了第三碗,這才把肚子給撐圓了。」
笑聲愈濃,承鈺笑出了淚花,感嘆三舅母本性直率單純,就是快做母親了也還這麼純真簡單。
「依三舅母的意思,您那肚裡全裝的是餃子,要拿餃子來渾充侄兒,騙咱們要做姑姑的?」
盧氏聽承鈺這麼一說,自己也覺得好笑,掩著嘴啐道:「就你這丫頭嘴貧不饒人。」
笑聲漸消,老太太呷了口金絲紅棗茶,注意到大兒媳被長女冷落後就一直面色不愉,想到大年下圖個熱鬧歡樂,雖然自己已經不大待見她,但笑臉里驀然擺著張臭臉實在不大好,於是問她:「玥姐兒及笄也有小半年了,不知道你給她物色了什麼好人家沒有?」
雖然不讓她管內院,但孩子的親事還是得父母做主。
高氏最想提及的也正是這事,此時老太太親自問了,她喜不自勝,忙說道:「這幾月打聽過不少人家。淇國公的嫡長子今年十九,樣子長得倒還不錯,只是沒什麼別的出息,如今只在戶部混日子。內閣次輔徐大人的小兒子和玥兒同齡,明年要和懷縝一起參加秋闈,考不考得中還不一定呢,玥兒是非進士不嫁的。兵部侍郎的三兒子前年倒是已中了探花,入了翰林,不過卻是個庶子……」
得,哪個都配不上她家閨女。
大孫氏聽她聒噪,等她說完才問了孫步玥一句:「姑母才知道原來玥姐兒是非進士不嫁的。」
高氏一聽,急了,這不是明擺著說不考慮陸玉武嗎?要知道天下無論讀書人還是習武人,十年辛苦都不過為了「習得文武功,貨與帝王家。」陸玉武自己就是帝王家,將來要襲王位的,自然不用去頭懸樑錐刺骨,寒窗苦讀考什麼科舉。
「也不是非得要進士……」高氏忙改口道,「公侯王爺自然更好。」
「是嗎?」大孫氏面上帶了一絲諷刺,「那剛才還聽大嫂說到淇國公的兒子,人家將來也是有公爵之位繼承的,大嫂不還是瞧不上嗎?」
高氏這下徹底沒話說了,再說就是打自己的臉。她不過是想試試大孫氏的口風,到底有沒有意要和娘家親上加親。結果試了這麼些年也不見她松過,如今反被她嘲笑了一番。
見高氏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大孫氏心裡偷著樂:讓你心腸恁的歹毒,竟然想下毒害死我的未來兒媳婦,母親怎麼不讓大哥休了你?大過年的,見了你都晦氣。
大孫氏不管高氏,又去和二嫂弟妹,幾個外甥女說笑,高氏坐立不安,喝了兩口茶想平復情緒還給嗆了,面色訕訕,最後找了個借口告辭離去。
女眷們一起在花廳用午飯,承鈺已經沒太大的感覺,因為老太太為了給她養好身子,這些日子把過年才端上桌的菜給她嘗了個遍,據說都是做工極精細冗雜的菜式,比如兩天一小頓的佛跳牆,還比如三天一大頓的罐煨山雞絲燕窩。
午飯後,大家又坐著喝了會兒茶,各自回屋睡中覺,大孫氏等人都散了,才拉著承鈺說道:「這是你表哥給你寄的信,之前就先寄到王府的,說要等到正月初一這日給你。」
大孫氏把信給承鈺,又拿出一個織金荷包,說道:「這是和信一起寄來的,你表哥說是給你的新年禮物。也不知道是什麼,還不許我打開看呢。」
大孫氏笑著拍拍承鈺的頭,憐愛地說了句:「咱們鈺姐兒要快些長大呀。」
再不長大,她怕自己兒子會喜歡上別的女子,雖然如今看在眼裡,兒子是喜歡這個表妹的,但承鈺還未滿十一,他的喜歡更多是因為自己沒有個弟弟妹妹,孤獨慣了,突然來了個漂亮乖巧的表妹,才這麼疼她。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就算還沒等到承鈺長大,兒子就說要娶哪家哪戶的姑娘,只要她這個做娘的雙手叉腰,堅持不點頭,兒子也沒奈何。
這麼想著,大孫氏會心一笑,和自己母親道了別,打道回府去了。
承鈺回屋后拆信讀起來,隔著信紙摸明明有厚厚的一沓,打開來看文字卻甚少,大多都是寥寥墨筆描出的畫。
第一張畫了邊塞的風景,第二張畫了一個少年身披銀甲,騎在馬上,還有一個中年男子,騎馬走在他前面。承鈺忍不住捂嘴笑起來,因為那男子顯然是他二叔陸平里,少年是他,而畫中的他吐舌做著鬼臉,眼睛瞟向前面的二叔。
第三張畫是……承鈺呆了呆。
第三張畫是一個梳著雙丫髻的小女孩兒,坐在綉墩上手裡拿著雙做了一半的鞋子,正低頭繡得認真。
這是畫的她嗎?
往後面翻,全是她在繡鞋子,不過動作略有不同,或在穿針,或在引線,而畫到最後,那雙靴子也綉好了。
想了想,承鈺靈機一動,忽然把畫翻到第三張,按著紙張快速地翻動起來,驚奇地看到一個連續的畫面:畫中女孩兒一針一線地綉著,靴筒越做越高,最後做好了,是一雙綉有曲水紋的靴子。
原來他想要曲水紋。
承鈺又拿起寫有字的紙來看,他在祝賀她新年吉祥,又寫了許多祝福的話,最後一句是什麼?為什麼字跡突然潦草起來?
似乎是五個字,「吾」什麼什麼,最後一個字模糊辨出是個「汝」字。
吾,三個字,汝。到底是我什麼你呢?承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