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一任群芳妒>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郡主發問,孫步玥這才捨得挪眼看一看旁邊的人,不看還罷了,認出那人是姜承鈺后,一股酸酸的怒意直往她心頭上涌。


  「她是哪戶小姐,我也不認識,但是她好無禮,小姊妹們都在你這兒圍著你說話,她卻連招呼也不來打一個,竟然纏著我武表哥說話!」孫步玥惡狠狠地盯著姜承鈺,此時姜承鈺正接過陸玉武遞給她的一杯茶,言笑晏晏。


  「咱們過去看看。」和嘉郡主對陸玉武無意,但聽不得有人敢藐視她。當下便拉著孫步玥走到姜承鈺面前。


  和嘉郡主的一舉一動都被關注在周圍貴女的眼裡,看見郡主朝國公府的表小姐走去,貴女們的目光自然也集中在了姜承鈺身上。


  不過姜承鈺毫不知情,她正聽陸玉武悄悄在她耳邊說,花園裡給她扎了個鞦韆,待會兒趁人不注意時,就溜到那兒去打鞦韆。


  承鈺喜得點頭說好,陸玉武的話剛說完,便聽到一個陌生的女孩兒聲音:「你是哪家的小姐?」聲音尚且稚嫩,但語意倨傲無比。


  抬頭便見一個打扮貴氣的女孩兒,承鈺認出她是和嘉郡主,又看她身邊站著孫步玥,知道來者不善,但她也知道只要不當面挑釁這個小丫頭的地位,她並不會為難人。


  「和嘉郡主。」承鈺行了個極大的禮,和嘉見了,十分受用,剛才的不滿消了大半。


  「民女是泉州知縣之女,名姜承鈺,日前到金陵投奔外祖家。」承鈺謙謙有禮地答道。


  「你剛才行的禮不對,你見了我母親富樂公主才用行這麼大的禮,都沒人教過你嗎?不過本郡主大量,就不和你計較了。」和嘉郡主已經沒有多少針對,只是出於好奇,問道,「你外祖家在哪兒?」


  「衛國公府。」承鈺答道。


  和嘉郡主看一眼孫步玥,「那不就是你家嗎?」孫步玥忙貼近她耳邊說道:「我想起來了,她是我表妹,但我和她不熟。」


  和嘉郡主也不傻,自然明白這是孫步玥不喜這個女孩兒,也沒說什麼,轉頭繼續問姜承鈺:「你為什麼要大老遠從泉州來金陵投奔衛國公?」


  一旁陸玉武本來不想摻和小姑娘的對話,但見和嘉郡主越問越細瑣,怕承鈺覺得煩,替她說道:「外祖母想念她,就把她接過來了。」


  「陸玉武,我在問她呢。」和嘉郡主覺得陸玉武冷冷冰冰的,一向不愛搭理他們,要不是知道孫步玥有意陸玉武的緣故,早就想拿點眼色給他看了。


  陸玉武瞥了她一眼,並不屑回答,俯身問承鈺:「這裡聒噪,承鈺想不想去喝碗酸梅湯?」


  和嘉郡主聽了面色一黑,「陸玉武你說誰聒噪。你要知道雖然你比我大幾歲,但論輩分,你該稱我一聲『表姑』!」


  陸玉武知道這群長頭髮的丫頭一向愛胡攪蠻纏,眼下只想快些帶承鈺離開,圖個清凈,於是拱手道:「承鈺是我表妹,年紀尚小,我怕她言語間不留意衝撞了表姑,因此替她答了表姑的話。」


  孫步玥本來捏著一把汗,怕和嘉郡主當眾刁難她的武表哥,現在卻沒想到武表哥為了姜承鈺這個小丫頭服了軟,放是放心了,但心裡更不是個滋味兒。


  不過和嘉郡主顯然對這個回答很滿意,她輕輕「哼」了一聲,不打算再追究下去。


  承鈺跟著陸玉武出了花廳,除了孫步玥虎視眈眈地看著,其他人都沒怎麼注意。陸玉武帶承鈺到了自己的小院子,又進了自己的書房,迫不及待地從魚戲蓮葉圖案的大瓷瓶里抽出一卷畫卷。


  畫卷在紫檀木的大立案上徐徐展開,承鈺看到畫像上一張擺滿點心的小圓桌,圓桌旁坐了個小女孩兒,梳著雙丫髻,戴著牡丹花的頭面,腮幫子鼓鼓的,手裡正拿著點心吃得正香甜,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喜悅靈動。


  人家畫女子,或坐或立,不是楚楚含羞便是活潑俏皮,怎麼到了玉武哥哥這裡,就把她畫成了傻乎乎的小吃貨啊!

  承鈺要抗議,「玉武哥哥,別人看了還以為承鈺貪吃呢。」


  「怎麼會呢?」陸玉武笑笑,拍拍妹妹的頭以示安慰,「這畫我不會讓旁人看見的,也就沒人知道咱們承鈺貪吃了。」


  承鈺苦笑不得。陸玉武接著又拿了好些畫卷出來,都是和她在泉州的玩樂日常。


  「你畫這些,也不怕被你二叔發現了,說你不務正業。」承鈺笑道,她記得前世陸平里因為沒有家室,對侄兒很是上心,管教嚴厲。


  「不會。」陸玉武卷好畫卷,放回瓷瓶中,「我悄悄畫的,那會兒二叔都去睡了,絕對不會被發現的。」


  這時有丫鬟端了酸梅湯進來,陸玉武親自給承鈺盛了一碗。酸梅湯賣相甚佳,碗底鋪了一層碎冰,裡面還加了一些葡萄乾花生碎,吃起來酸甜爽口,正解暑意。


  書房中待了一會兒,就有丫鬟來請用午飯。承鈺和陸玉武分席而坐,一個在內院,一個在外院,陸玉武心裡惦記妹妹,隨便吃了兩口便又跑來找承鈺。戲檯子早就搭好了,午飯過後,大孫氏領著眾女眷往水榭亭子走,又命人把戲班子請上台演出。


  亭子臨水,四面八方有涼幽幽的水風吹來,倒比別處涼爽許多。大孫氏先讓老太太點,老太太看看承鈺,點了一出《孫悟空大鬧天宮》,大孫氏又讓各人點了些,戲台上開始緊鑼密鼓,咿咿呀呀地唱起戲來。


  高氏挨著大孫氏坐著,旁邊還坐了好些貴婦,高氏不經意地掃過去,心底卻打起了鼓。左邊的吳氏,丈夫是正三品的詹事府詹事,雖然沒有爵位,但人家女兒豆蔻年華,長得也是小家碧玉,清秀可人,不知大孫氏會不會看上她家的姑娘;右邊的王氏,丈夫是和自家老爺常來往的臨安侯爺,但女兒才八歲,不足為懼,但王氏的娘家侄女兒,和孫步玥一般年紀,精通詩詞,飽腹才華,生得也算標緻,這次也帶了來,不知道她是不是也有意和世安王府結親……


  正愁思間,耳邊傳來大孫氏的聲音,大孫氏在問她:「下月是我生辰,我有意在府上小置幾桌,就請你們國公府的女眷,只是……」


  高氏見她言語間似有躊躇,問道:「只是什麼?」


  大孫氏面露難色,說道:「只是下月初公公似乎要回來,若是公公回來了,不知母親還會不會來。」


  高氏不言語了。她還未嫁進國公府便聽說過兩家的上一輩人有齟齬,互不來往,但不知為何又把大孫氏嫁了來,饒是如此,前衛國公在的時候,仍是不大走動。她是小輩,有些事情不便細問,心裡清楚就好,面上盡量避著。


  而這位世安王一年大多時候都在漠北戍守,現在卻要回來了,又挑著大孫氏的生辰,老太太到時會不會來,她也說不清楚。


  「到時再說吧,萬一王爺在你生辰后才回來呢。」高氏寬慰道。


  大孫氏只能點點頭,又問起孫步玥,「玥丫頭可是年底便要及笄了?」


  高氏正巴不得她主動提起自己長女,忙說道:「是呀,還有小半年了。」


  「真是歲月不饒人,玥丫頭都快及笄了。」大孫氏轉頭看了看戲看得入迷的孫步玥,回頭又問高氏,「不知你給她挑好人家沒有?」


  這話問得正中高氏下懷,她說道:「這不是正在愁嗎?從前總認為她還小,京城又這麼多世家,慢慢挑也不急,誰知道臨了才發現合適的人家這麼少。你知道她的,從小就喜歡她武表哥,如今要說親了,樣貌本事,樣樣都得比著她武表哥當典範。呵呵呵……」


  高氏一面談笑自若,一面心裡打著鼓,看大孫氏的臉色。


  大孫氏面色如常,淡淡笑了一下,說道:「你叫玥丫頭可千萬別拿她表哥做典範。武兒那孩子,可不是個稱心如意的丈夫人選。」


  「怎麼不是?玉武我是看著他長大的,模樣自不用說,相貌堂堂,儒雅清俊,根本可以當得金陵城第一美男子。才學本事也比那些世家子弟強到哪裡去了……」


  高氏在這裡一疊聲地誇讚陸玉武,大孫氏笑意濃了些,「別盡誇他了,幸而他不在,免得又把他捧上天去了,要驕傲的。」


  「對了,武兒去哪兒了?」高氏問道。


  「你知道的,男孩兒們哪個愛陪我們這些老太婆看戲的。」孫氏笑道,「還是女孩兒好,是娘的貼心棉襖。」


  「日後嫁出去了,再暖也暖不到娘了。」高氏笑道,「說來玉武也過了十五歲,你就沒看看哪家有合適的姑娘?」


  「我倒是不急,玉武那孩子也不開竅,屋裡給他安排了兩個如花似玉的大丫鬟,他卻連看也不看,還說那丫鬟整日不知抹了什麼香粉,熏得他直打噴嚏。」大孫氏呷了口茶,不再說話,認真聽起戲來。


  高氏笑了笑,見狀也不好再問下去,心裡實在彆扭得慌。一來沒打探到大孫氏的口風,二來覺得奇怪,聽大孫氏這麼說,陸玉武這孩子的確於男女之事上沒什麼興趣,別的人家到了他這個年紀,都會有兩個通房。別是不正常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