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和我的靈魂們——人格分裂(2)
事實上,正如我們在前面講到「人格」的時候所說的,人格是穩定的,但是也是多面的。正如魔方一樣,有不同的面,每一面都有自己獨特的顏色。這些不同的面和不同的顏色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魔方。人也是如此。所以,我認為,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姑且稱之為「魔方人」,比較恰當。
現實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魔方人。我們在面對不同的環境的時候就會展現自己不同的一面。比如,你在父母面前可能就會撒嬌技能全開,耍無賴模式無限循環;你在老闆面前必須夾起尾巴做人,凡事三思而後行;在客戶面前就是「我是大咖我專業,選我」;在上網的時候節操負值、底線全無、吐槽時完全是毒舌;在男神或女神面前,立刻化身溫柔害羞乖寶寶……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一面,在適合的場合展示自己不同的一面,這其實也是一種「適者生存」——你必須把適合當時環境的一面展示出來,才能生存下去。
但是,很多人在面對自己的不同面的時候,會感到迷茫,甚至是自我迷失,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我。
事實上,不管你的哪一個面,都是真正的你。能夠在不觸犯法律、不損害道德的前提下,隨心所欲、任性妄為地活著,將自己的每一面都激發出來,才是最棒的活法。你的每一面都是那麼精彩,相互之間的碰撞會迸發出更加精彩的火花,讓你也能活得更加自在。將自己的每一面都磨礪好,把自己打造成自己獨有的形狀,讓自己變成最特別的魔方,那時候你會成為非常出色的人,不是嗎?
不過,對於現代人而言,使用最頻繁的關鍵詞大概就是「迷茫」。在面對這個多變的世界和這個多變的自己的時候,實在是無所適從。一會兒是孤獨的一面無限放大,一會兒是快樂的一面佔據身心,一會兒冷若冰霜,一會兒又同情心泛濫……好像一天之中,我們就會在自己不同的面中不斷跳躍。這會讓人陷入迷茫:「真正的我到底是什麼樣子?」
事實上,如我們前面所說的,一個人的人格是不同方面的統一,是有著不同的面的。每個方面都是你真正的自己,這些並不必懷疑。那些孤獨是實實在在的,快樂也是真真切切的。它們都是發自你的內心的。最重要的是,你希望能夠加強自己的哪一方面,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可以讓你孤獨的一面擴大,成為你人格的主要部分,也可以讓快樂成為主導。你可以努力堅強、積極追尋,也可以鬱鬱寡歡、畏縮不前。所以,實際上從一開始你就問錯了問題,不是「真正的我到底是什麼樣子?」而是「我想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解答】
利用催眠治療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的治療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理解和耐心陪伴,尤其是在治療的時候,更是需要多方配合。目前,在治療多重人格方面,最有效的是催眠療法。
催眠師首先要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掌握必要的信息。然後,用語言、目光、數數等方式誘導患者進入催眠狀態,並逐漸將其狀態引入催眠當中。
多重人格的人在完全接受自己的病情之前,是無法進行自我調節的,因為他們(主人格)完全不知道還有另一個甚至好幾個「自己」存在。即使在得知病情之後,他們也往往難以接受,覺得不可思議。只有在他們完全地接受了事實之後,才有可能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調節。
催眠師引導其他人格出現時,會了解該人格的姓名、年齡、性別、性格、愛好、經歷等。催眠師會表明自己的立場,即是來幫助TA的而不是來傷害TA的,由此逐漸建立和該人格的信任關係。如果還有其他的人格,應該在時間充裕和時機恰當的時候一一與他們「結識」並建立信任,為日後的深入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每一個人格形成的原因尤其重要。主人格會形成後繼人格,往往都是因為自己曾經有過慘痛的經歷,比如被虐待、欺侮、性侵或者經歷了巨大的情感打擊等。因為主人格無法承受這樣那樣的痛苦,才會出現後繼人格,來替主人格分擔。
L女士被性侵后不久,出現了多重人格:一個是安靜悲傷的女孩,替她承擔痛苦,她總是緊鎖著眉頭,憂鬱彷徨,沉默寡言,不肯輕易敞開心扉,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會有明顯的迴避行為;一個是暴戾沉默的男人,替她承擔憤怒,並且擔任保護者的角色,他對世間的一切都很不滿,認為所有人都對L很不公平,只有自己能夠守護L,保護她不被傷害;還有一個是水性楊花的女人,她總是打扮得性感招搖,享受男人們黏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常常主動引誘各種各樣的男人,放蕩地生活著,事實上她是在替L承擔在經歷性侵后對於自我價值的否定。
總之,每一個人格都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只有了解了他們出現的原因和目標,才能在之後的治療上進行妥善引導,讓後繼人格「各安其命」「盡忠職守」,而不是把精力都用在跟主人格的對抗上。
主人格常常不清楚其他人格的存在,但是其他人格之間可能會相互知曉。因此,可以將催眠治療的過程錄下來,事後對患者進行播放,讓其清楚自己的情況,也「認識」一下自己的其他人格。在相互知曉存在的情況下,可以讓主人格和後繼人格嘗試進行交流。可以鼓勵患者建立一個內心世界的舒適空間,專門用來緩解內心的矛盾和疲憊。彼此的溝通和了解有利於人格之間消除障礙、建立比較良好的關係,由此為進一步治療打下基礎。
後繼人格一旦出現,就是相對獨立的,有自己的思想和存在價值,甚至有時自認為是軀體中的另外的靈魂。因此,試圖「殺死」他們是十分不明智的,那樣可能會引起其不滿,求生的本能甚至會讓他們發起對主人格的攻擊。在治療中,應該充分尊重後繼人格,聽取他們的意願,然後進行引導。
既然每個人格都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而出現的,那麼一般來說,只要任務完成了他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讓主人格發泄出過去經歷中的痛苦、憤怒、恐懼、悲觀等情緒后,再讓後繼人格慢慢與主人格融合到一起,回歸到主人格之中,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生存法則】
3種效應打敗人格迷失
1.蘇東坡效應
蘇東坡有一首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的意思是,你環顧深山,仰望低俯,看遠看近,卻發現這山竟是不同的形狀。你看不到廬山真實的面目,只因為你正身處山的裡面。
也就是說,當人們置身於事情之內的時候,往往無法客觀認識到事情的本身。還有一句話,叫作「當局者迷」,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人們在認識「自我」的時候也是同樣,往往由於身處其中,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所以才非常困難,時時容易迷失。因此,認識自我才是人類最難的課題。這就是蘇東坡效應。
對於多重人格障礙患者來說,他們更加脆弱,更加容易迷失。他們往往通過「創造」一個人格來抵擋過去的傷害,進而保護自己的主人格。但是,事實上這正是主人格無法接受現實、迷失自我的一種表現。
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重人格障礙患者應當時時關注自己的內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內心的渴望和恐懼。只有正確地認識了自我,接受了自我,才能給自己充分的安全感,讓自己不必通過「創造」人格來抵禦創傷。
2.通感效應
通感從字面理解就是感覺相通。其主要是指在藝術體驗中,各種感官之間的感覺相互融會貫通的一種心理現象。比如,在劉鶚的《明湖居聽書》里,作者形容一位女子的說唱藝術高超:「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蔘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用這些看得到、摸得著、想象得到的感覺來形容聲音,這就是運用了通感。
對於多重人格障礙患者而言,通感不僅僅是在體會藝術的時候讓各個感官之間的感覺滲透,更重要的是,讓各個人格之間的感覺相互滲透,達到溝通,最終達成協調統一。但是,事實是,患有多重人格障礙的人往往並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主人格尤其難以知曉其他人格的存在,因此,溝通是很難的。
3.自我選擇效應
自我選擇效應的意思是,人的生活是由自我的選擇逐漸積累起來的。人現在的生活由過去的選擇而定,未來的生活由今天的選擇而定。在最初,人擁有千千萬萬種可能,但是因為你的選擇,你最終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道路。正是因為選擇的不同,才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活法。
多重人格障礙患者應該明白之所以擁有多重人格,正是由於你在經歷創傷的時候,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這個選擇正是一種保護你自己的形式。
而你現在,也還是可以選擇的。你可以放任,也可以治療;可以去了解,也可以去抗拒。你不能改變事實,但是你可以選擇一條利於自己康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