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鬧夠了沒有?
鈴兒回了房後,靠在了美人榻上,不多時便進入了夢鄉。
今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她是真的有些疲憊了。
她這一覺睡得沉,直到戌時末才醒。
“醒了?”坐在不遠處靠椅上的葉駿聽到了這邊的動靜,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兵書,笑盈盈的走上前來,“餓了吧?”
咕嚕咕嚕~
不等鈴兒回答,她的肚子率先給出了反應。
“大嫂早先準備好的麻鴿子湯,如今還在廚房裏溫著。”看著她睡眼惺忪的模樣,葉駿眼底的笑意更深了,“先起來洗個臉,待會我陪著你一起喝湯。”
“好。”終於清醒過來的鈴兒,乖巧的笑了笑。
一刻鍾後,待葉駿哥哥將那一盅麻鴿子湯督麵前的時候,鈴兒好奇的挑起了眉梢,“大嫂怎麽會突然想到燉這個湯?”
“之前柴大夫不是過嗎?你身體虛,需要好好補補,麻具有益氣養血,祛風解毒,活血通絡的功效。”葉駿看著她的眼睛,溫柔的答疑,“嚐嚐?”
“好!”鈴兒眯起了眼睛,欣然應允。
兩個人,你一口我一口的喝著湯,不消片刻,一盅麻鴿子湯見磷。
“還困嗎?”
“不困了。”鈴兒搖了搖頭,目光認真,“葉駿哥哥,我們去一趟關家吧?”
“現在?”
“嗯,就現在。”
睡了一覺的鈴兒,腦袋也豁然開朗了不少,有些事情,她想要早點查清楚。
“好。”丫頭迫不及待的想要查出真凶,他當然會鼎力相助大力支持。
色已晚,烏雲蔽月。
葉駿一手提著燈籠,一手牽著鈴兒,借著那微弱的燭光,漸漸地走到了關宅。
與昨日的喜慶不同,掛在關家大門上的紅色喜綢已經被白色幡布取而代之了。
關懷仁的死,驚動了整個縣城。
所有來往路過關家的人,都忍不住有些唏噓。
難怪都世事無常。
可憐關家老太太昨兒個還在慶祝自己的六十歲生辰,今兒個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關宅的管家認識鈴兒且了解她的身份,所以強忍著悲痛將她迎進了正廳。
如今的正廳已經被設成了靈堂,而關懷仁的屍首也在今日黃昏的時候,被官府的人送回來了。
關興披麻戴孝的跪在了靈堂左側,不時的往火盆裏麵撒著黃紙。
看著這一幕的鈴兒心中越發的不是滋味,她回首與葉駿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轉身撚起了一炷香,恭恭敬敬的朝著靈堂之上的牌位,鞠躬三次。
最後將點燃的香插進了高處的香爐之上。
“關大哥,節哀。”鈴兒轉身走到了關心身邊,語氣誠懇的了一句。
“多謝。”關興看著她,勉強擠出了一抹苦笑,“之前悠然出言不遜,我代她道一聲對不起了。”
如今爹爹驟然身亡,他身為關家唯一的男丁,身上的擔子沉重了不少。
長兄如父,悠然犯的錯,他理所應當的要承擔。
鈴兒抿著唇沒有話。
她不是沒有脾氣的人,這一年以來,她和關悠然,柳書雅相處的很好,一句情同姐妹也不為過。
她雖然是六王府的郡主,可從未做出過任何仗勢欺饒事情,可如今她在關悠然心中的形象,早就變成了一個凶神惡煞的壞人。
“你來做什麽!”沉默的氣氛有些尷尬的時候,身披孝衣的關悠然急匆匆的來到了靈堂,惡狠狠的瞪著鈴兒,“我家不歡迎你,你給我滾!”
鈴兒知道她如今已經鑽進了牛角尖,認定了自己就是殺害關伯父的凶手。
“關大哥,我想見一見你娘。”鈴兒想了想,還是稟明了自己的來意,“戴芳娘是你娘的陪嫁丫鬟,在她留下的遺書中咬定了你爹關懷仁是侵犯她的人,所以我想見見你娘,了解關於戴芳娘的消息。”
“你是聽不懂人話嗎!”關悠然見鈴兒根本就不理會自己,頓時更加懊惱氣憤了,“南宮靈,查案是官府的事情,你有什麽權利過問我爹的案子?還是你根本就是包藏禍心?”
“悠然,閉嘴!”關興狠狠地嗬斥了她一聲,“來人,將姐帶回房間!沒有我的吩咐,不準她出門!”
“哥!你瘋了嗎?竟然為了她要將我關起來?”已經瀕臨崩潰的關悠然徹底的歇斯底裏了,“你到底知不知道誰才是你妹妹!”
啪——
關興被氣的不行,狠狠地給了她一耳光,“你鬧夠了沒有!”
“哥?”關悠然痛苦地捂住了自己的臉,不可置信的看向關興,“你打我?”
“姐瘋了,你們也聾了嗎!聽不見我話了是不是?將姐帶回去!”關興怒聲嗬斥道,冰冷銳利的視線從關府下人們的臉上一一劃過。
很快,便有丫鬟將關悠然帶了下去。
靈堂瞬間清淨了。
關興屏退了眾人之後,看向抿唇不語的鈴兒,眼底滿是愧疚。
“關大哥,我想見見關伯母。”
“葉駿,鈴兒,官府的人是不是懷疑我爹的死,與我娘有關?”關興看著他們,目光深處閃過一絲痛苦的掙紮。
葉駿和鈴兒互相對視了一眼,最後都朝著關興投來了疑惑的目光,“關大哥為何會這麽想?”
“因為我爹和我娘……並非外界傳言的那樣恩愛和睦!”關興攥緊了拳頭,心底滿是淒苦,“芳姨是我娘的陪嫁丫鬟,她很敬重我娘,也很討厭我爹。”
“你爹和你娘不是外界傳言的青梅竹馬兩無猜嗎?”
“雖是從一起長大,可我爹當初能夠娶到我娘,卻是用了一些難堪的手段。”關興將二人請到了關家的偏廳,將過往的事情,娓娓道來。
原來關懷仁和武文雅雖然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可武文雅心中愛慕的人卻是她的表哥,後來武父武母也答應了這門婚事。
可世事無常,武文雅的表哥意外墜馬,不治身亡,已經定下了親事的武文雅還未過門便成了寡婦。
眼見著女兒的年紀越來越大,武家父母實在是擔心極了,後來關懷仁上門提親,武家父母不顧武文雅的反對,便執意定下了這門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