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國士從名伶開始> 第三十七章 臨江仙

第三十七章 臨江仙

  何施愣了,李啟愣了,包括遠處叱奴嬌和身邊顰兒在內的所有人都大跌了眼睛。


  這梅月和淩王?這層關係又是從哪裏來的?

  這會兒,安排好了一切的叱奴崢有些後悔了。這個梅月看似是個戲子,可身份背景怎麽這般不簡單!

  有心人稍稍一回憶,哦,想起來了,梅月嫡仙子之名,不就是首先出自淩王之口!

  這個梅月,當真是手眼通,此前可一點也沒看出來呀。


  梅月怎麽站在這兒,今此人可是主角之一啊,那篇繳文柳景林可是也看了,心思縝密的他一下就清楚了其中關節。


  淩王的位置在大堂最上一排,柳景林再怎麽看重這梅月,也不會讓此人與自己坐在旁邊,這一捧殺可不是助梅月,那是害了此人。


  今日如此情形,梅月往上麵一露麵,所有人看見了後了就成了眾矢之的。


  柳景林有心助梅月,其他人再怎麽樣也是不敢多言的,可這樣情形又能怎麽助此人呢?


  “梅姑父,還是來成蹊這裏坐罷。”


  ……


  梅月剛聽見都沒反應過來,就看見一麵相明顯比自己大且已經加冠玉佩的人出現在了旁邊。


  梅成蹊也是嘴角抽搐,論起來自己比梅月大三四歲,可輩分這東西能怎麽辦。


  木辦法,這玩意兒有時候就是這麽真實且操蛋。


  梅成蹊拜了一拜:“在下梅成蹊,是家父宣威侯梅蘭秋之次子。”


  不出來不行了,這都搭上了淩王殿下,自己再晚再躊躇再等,以後連後悔都晚了。


  梅成蹊想通了,凡事種種就沒有衣無縫的,於是梅成蹊當先出現,想來就算是荀羽先生在此也一定會建議自己這麽做的。


  事到臨頭,怎麽也不可能算無遺策。


  北軍六鎮主簿,柳景林是見過梅成蹊的,也知道其身份。


  這梅成蹊……


  梅成蹊的座位靠近樓台窗邊,當真是這邊風景獨好。


  梅月到底還是有些懵逼,身邊顰兒好奇看著這梅成蹊,要這人,當著這麽多人麵前喊梅月姑父,這臉皮不對,這胸襟可真夠大的。


  揮手令侍衛起身,梅成蹊請梅月落座。


  坐在了這桌梅成蹊對麵,梅月道:“敢問,您認識我?”


  梅成蹊一介偏房庶出,能夠道這一步,僅僅厚黑是形容不了此人的。


  拱了拱手,梅成蹊笑道:“我也隻是聽過姑父,今日算是第一次真正見麵。”


  梅月道:“多謝今日相助解圍,日後必有相報。”


  梅成蹊正經道:“同是梅家族人,成蹊出手理所應當,不必如此。”


  別看這樓上如此多人,梅月知道其實派係分明,各有位置。


  可自己並不涉足這朝堂士林,且之前與其並無交集,今才隻是剛剛接觸邊緣,不知道的還多著呢。


  與梅成蹊一番談話,兩人漸漸相熟,梅月當先提議各論各的,姑父什麽的還是憋叫了。


  推杯換盞間,梅月第一次見到了春汛,來了……


  一幹文人墨客,聽到了樓台之外動靜,皆極目遠望。


  兩人這話,梅成蹊招呼往這邊走:“隨我來這邊。”


  果然,涇渭分明。


  梅成蹊這邊走,一邊示意道:“那為難你的何施,便是南北直隸書院中人,如今來臨江鮮這裏出自直隸書院的門人,此次是絕對針對你的。”

  梅月聽了過後道:“這麽來,這南北直隸書院竟然有如此大的勢力?”


  梅成蹊笑了笑又道:“我等梅氏族人從青州隨熙平帝南征北戰,功勳卓著,與幽州後起寒士交好。依照成蹊愚見,這所謂文武之爭,便是我等青州與幽州籍貫將領與上京都南和直隸文士之間的矛盾。”


  我靠……


  梅月左眼皮一跳,這背後竟然還有這麽大背景。我就,這個何施平時井水不犯河水,怎麽突然拚了這麽大力氣要對付我,原來根子在這裏。


  新舊權貴鬥爭,朝堂理念矛盾,想想還真有種波瀾壯闊的趕腳。


  “當初前朝亂世之後群雄割據,我父親率領北軍便是戰死於這裏,那時上京都還不叫上京都。五千青州義軍戰死沙場,一兩夜後城破,我父親便在這裏長眠。”


  看著滾滾波濤兩岸洶湧,柳成蹊睹物思情,眯著眼睛看向遠方:“今日之事在下也略知一二姑父之事,姑父才名上京都皆知,成蹊就看姑父能如何登頂了。這寬廣之江水……什麽樣的詩文能配得上如此雄壯情境,古往今來,這裏又有多少名臣佇立過這裏,多少猛將在這浴血奮戰。”


  上京江,延綿數萬裏,從遙遠西嶺雪山之巔發源,將這蔚為壯觀的中原大地一分為二直到江海。


  古今名將在此排兵布陣,兩岸多少英雄豪傑起兵於此。


  這裏掩埋了多少歲月如梭,發生了多少傳故事。


  ……


  史載前朝鹹寧三年,鄭高祖以貨郎出身聚義,在群雄割據之時起兵於此。


  趁夜率軍渡河,麵對南蠻入侵,麵對東羌鐵騎。


  敵軍兵臨城下,身後是家園潦倒,麵前是山河破敗。鄭高祖曰:“中原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


  於是義軍奮勇殺敵,得勝於上京江北岸,後稱青州義從。


  ……


  鄭朝開和四年以來,青州兵與北方數國交戰,梅氏率領義從至幽州發兵,五年征戰,驅敵數千裏。


  六英烈皆出於一門,盡戰死於北征戰事。


  梅氏六郎開疆辟土,助高祖建都上京,鎮守社稷,功在千秋。


  ……


  熙平十六年,趙國公助熙平帝鎮守上京,開漕運,築碼頭,施行六部變法。


  至熙平二十五年,國庫豐盈,稅收無數,錢糧充足。


  上京江漕運助熙平帝置北軍六鎮,三萬精騎揮師北上。


  曆五月,北軍勇毅候鎮軍將軍收複青州雁門,上京江北至西嶺雁門一脈,從此再無戰事。


  ……


  這一條大河,書寫了鄭朝從無到有,在到如今的波瀾壯闊。


  從現在開始,知道它的故事,才能體會到它的內涵。


  近了,近了!

  上京江水從邊而來,開始的一線水漸漸的越來越近。


  再到現在,慢慢的愈來愈盛,愈來愈波濤洶湧。


  “轟!”


  河浪衝而起,兩岸寬廣,卻依然盛不下這滔胸懷。


  觸景生情的梅成蹊眯著眼睛,顫抖著身體努力不讓自己太過於失態,隻是不住的讚歎道:“這大好河山,風景如畫啊……”


  是啊,千裏江河水,萬丈故園情。。


  這上京江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情感,匯聚了多少曆史的厚重,流逝了多少古今朝代的悲歡離合。


  現在,梅月怎麽還能不知道自己應該寫什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