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歸常山馬趙娶親 奪東郡文聘斷發
卻諸葛亮得書信,言關羽得了壽春,張飛得了洛陽,大喜。知曹丕無暇北顧。乃許關興代父關羽,回解良祭祖。張苞代父張飛,回涿郡祭祖。乃差涼王劉封,匈奴呼廚泉並鮮卑軻比能率三十萬漢胡精兵,北駐幽州,以防魏國任城王曹彰南下救援。
一日升帳,衛將軍一旁閃出,報曰:“子龍自隨漢帝征戰,離常山十數載,現今常山已歸大漢,請丞相告假數日,一則回鄉探望吾妹,二則求吾家伯父主婚。望丞相批準。”
孔明撫扇,笑曰:“即是子龍告假,有何不可。婚姻大事,不可誤也。昔日子龍樊氏之美,尚不足動汝心,今日不知何家姑娘,如此幸甚?”
子龍未言,孟起搶前告表,戲曰:“隻怕今日之後,子龍乃吾之兄矣!”眾皆灑笑。原來自馬清與馬岱,降漢以來,馬清心芳已暗許子龍,子龍亦有愛美之心,兩人互生情愫,遂定終生。馬清隨父,習得一身武藝,非蓋世英雄不嫁。此皆二人緣份所至。
孔明曰:“子龍但去無妨,即是結親,孟起、馬岱亦當同去,北有涼王鎮守,南有吾與楊秋諸將,汝等勿憂!”孔明又差人,挑幾箱金銀,命手下一並帶去,以婚期之日備用。
子龍與馬家姊弟,遂回常山。卻子龍,有一妹子,姓趙,名靜,字子麟,生得美豔不凡,卻自不喜紅袖添香,隻喜武槍弄棒,亦欲尋一文武雙全的夫君,現已年過二十三,尚未婚配,隻因求姻之人,皆被趙靜戰敗。後再無人敢來媒。子龍伯兄,甚為惆悵。那日,子龍四人,回的常山趙家村。常山郡百姓,聞大漢衛將軍趙子龍歸鄉,鄉親人群排十裏地,擊鼓舞歌相迎,常山郡守趙廷,亦來叩拜。卻子龍回的家中,見了伯父、兄長、家妹,四人抱頭痛哭。
趙伯哭曰:“自子龍汝隨大漢皇帝,征戰十數載已過,汝妹常掛念你,思汝去了南邊,再也難北歸了。”言罷,又哭了幾回。
子龍好言安慰,亦取了孔明所賜金銀,交與伯兄,亦告知來事。次日,子龍祭祖畢。遂按常山之禮,與馬清結為夫婦。常山郡皆鑼鼓喧,熱鬧之極。卻趙家妹子,見孟起人才出眾,文武兼資,心向往之。乃暗自令兄子龍,與孟起媒,子龍亦歡喜。一日,乃請孟起至府中,把酒言談。
子龍曰:“汝喪妻已久,未續佳偶,愚兄有一妹,雖無閉月之姿,卻有巾幗之氣。見孟起,乃芳心向往之。未知孟起有意否?”
孟起大驚曰:“不可,不可,此陷汝兄妹於死地爾!”
子龍亦驚曰:“孟起何出此言?”
超哭告曰:“吾初娶氐王千萬之女楊鈺,後因難產,母子二人皆歸,痛煞我也。後娶前漢太師董卓孫女,渭陽君董白,雖的子馬秋,不久董亦去。又欲娶太師張魯之女,不料去年秋,魯女琪瑛亦沒。母親死於非命,父兄斃於許都。孝直曾言:“吾乃“白虎煞星”之命,身克至親。現今,吾亦擔心馬清、馬岱及子秋爾,實不敢再害他人。“
子龍聞言,愕言惋惜,乃將事如實告於趙靜,趙靜乃告子龍曰:“吾聞大漢丞相,有經緯地之才,有求風喚雨之術,占算神之能。何不問之,有無助馬超將軍之策?”趙雲亦將事告於夫人馬清,馬清言“馬、趙本是一家,馬家祖先馬服君,故姓趙,名奢。若孟起與子麟姻緣果定,乃吾兩家之福也。吾等宜早日啟程,回濮陽助丞相,亦求此解。”
子龍曰:“得汝為妻,吾之所幸。”
次日,子龍與孟起等,乃告別鄉裏,反濮陽城處。麵見孔明丞相,告知詳情。
孔明大笑,連三聲“好”,眾皆不解,孔明曰:“此事易也,趙靜賜孟起之妻也!”
孟起驚問曰:“丞相何解?”
孔明亦不多,就濮陽城中,操辦馬超與趙靜的婚禮,超等皆不知丞相之意,但信之。於是大宴濮陽,婚宴由孔明丞相親自主持。
宴中孔明乃解曰:“孟起、子麟乃作之合也!孟起命犯白虎煞星,麒麟專克此煞。又孟起名為超,一生動蕩不安,子麟名靜,此正撫孟起之動也。吾又取二人八字合算,下能配孟起者,唯有子麟,若是其他女子,難與長久。從今之後,有子麟在孟起左右,煞星之像乃去也。”
眾人皆呼丞相神機,又賀馬超、趙靜大婚。自此馬、趙二家,同心戮力,共保大漢。
卻魏帝反回許都,召議群臣,忽得大將軍曹仁上表,原魏將軍文聘,字仲業,密遣人陳言七事,:“大漢可破,乞早發兵以取之。後平河北,勿誤幸甚!”
丕就禦案上展開,與程昱同觀已畢,昱奏曰:“此言極有理,漢當滅矣!臣願引一軍以助曹仁。”
丕大喜,欲令起兵,忽班部中一人進曰:“昔日文聘來投,情勢所逼,文聘本為漢將。今之言,反複不一,未可深信,必是誘兵之詭計也。”
眾視之,乃河東襄陵人也,姓賈,名逵,字梁道,官授建威將軍,多從太祖武皇帝征進,深通謀略。昱問曰:“梁道知漢虛實耶?”
逵曰:“吾在邊庭,素知諸葛在濮陽,西從並州,東取青州,長驅入寇,文聘乃智謀之士,前失荊州,不得已降大魏,此番必不肯降,吾故知其詐也。”
昱曰:“此言亦不可不聽,機會亦不可錯失,梁道當與吾同助曹仁。”
遂奏準魏主,令三路進兵。曹仁引大軍徑取濮陽;賈逵引前將軍滿寵、陳留太守胡質,徑取延津,直向白馬;程昱引本部軍徑取濮陽。賞軍已畢,望河北進發。
卻諸葛亮在濮陽東關,會集多官商議曰:“今有降漢大將文聘密表,告稱曹仁總督兗州兵馬,有入寇之意。今文聘詐施詭計,暗陳七事,引誘魏兵深入重地,可設伏兵擒之,則絕漢之難矣。今魏兵分三路而來,諸卿有何高見?”
子龍進曰:“此大任非馬孟起不敢當也。”
亮大喜,乃召馬超,並趙雲、馬岱率二十萬大軍,往濮陽迎敵。
於是馬超總帥南征軍,子龍令關興在左,張苞在右,子龍自居中,三路進兵。馬岱曰:“曹仁以金枝玉葉之貴而得大任,非智勇之良將也。今聽文聘誘言,深入重地,元帥若用兵擊之,曹仁必敗矣。敗後必走兩條路:左乃白馬,右乃延津。此二條路皆黃河渡口也,險峻極多。某願與楊秋各引一軍伏於二處,先以柴木大石塞斷其路,彼眾可降,曹仁可擒矣。若擒了曹仁,便長驅直進,唾手而得東郡,則諸路可圖也。此乃掃蕩下之策,請元帥察之。”
超曰:“吾自有妙用,汝勿狂圖。”
因是馬岱,不解而退。超令楊秋等等拒守黎陽,以敵程昱。諸路皆已調撥停當。
卻曹仁兵臨濮陽,文聘來迎,徑到曹仁帳下。仁問曰:“近得足下之書,所陳七事,深為有理,奏聞子,故起大軍三路進發。若複河北之地,足下之功不,則吾之位可得矣。累有人言足下多謀,誠恐於中不實,吾未深信,足下料必不為此等事也,況吾聞汝,被張飛所擒時,言為斷頭將軍。”言未訖。
文聘大哭,急掣從人所佩劍欲刎。仁急止之。聘仗劍而言曰:“吾所陳七事,恨不得吐出肝心。今反生疑,必有漢人使間諜之計也!若聽其間諜,吾必死矣。吾之忠心,惟可表!”
言訖,又欲自刎。曹仁大驚,慌忙抱住曰:“吾戲言耳!足下何自害耶?”
聘乃割發擲於地曰:“吾以忠心待公,公以吾為戲,吾割父母所遺之發,以表真誠也!”
曹仁深信之,設宴相待。席罷,文聘辭去。
忽報建威將軍賈逵來見。仁令入帳,問之曰:“汝此來為何?”
逵曰:“某料漢兵必盡屯於濮陽。都督不可輕進,待某兩下夾攻,賊兵可破矣。”
仁怒曰:“汝欲奪吾功耶?”
逵曰:“又聞文聘截發為誓,此乃詐也。昔要離斷臂,刺殺慶忌。此未可深信也。”
仁大怒曰:“吾正欲進兵,汝何故出此言,以慢軍心耶?汝要兵進東關,以幹頭功,卻瞞吾之能也!”
叱左右推出斬之。眾將告曰:“未及進兵,先斬大將,於軍不利也。且乞暫免。”
仁從之,將賈逵兵留在營調用,自引一軍來取東關。
此時文聘聽知賈逵削去兵權,暗喜曰:“曹仁若用賈逵之計,則大漢敗矣!今一處進兵,乃使吾成功也!”
即遣人密到濮陽,報知馬超。超喚諸將聽令,曰:“前麵平丘雖是山路,足可埋伏。早先去占白馬闊處,布成陣勢,以待魏兵。”
遂令馬岱為先鋒,引兵前進。
卻曹仁命文聘引軍而進,正行間,仁問曰:“前至何處?”
聘曰:“前麵乃白馬也,昔日關羽刺顏良處,堪以屯兵。”
仁從之,遂率大軍並車仗等器,盡赴白馬駐紮。次日,哨馬報道:“麵前有漢兵不知多少,據住山口。”
仁大驚曰:“文聘言無準備,何為有兵也?”
急尋聘問之。人報曰:“文聘引數十人,不知何處去了。”
仁大悔曰:“吾中此賊之奸計也!雖然如此,有何懼哉!”
遂令大將曹洪為先鋒,引數千兵來與漢兵交戰。兩陣對圓,普出馬罵曰:“賊將早降!”
馬岱出馬相迎。戰四五十合,洪氣力不佳,勒馬收兵,回見曹仁,言馬岱不可當。仁曰:“吾當以奇兵勝之。”
就令曹洪引二萬軍伏於白馬坡之南,又令曹真引二萬軍伏於石亭之北。“明日辰時,吾引一千兵搦戰,卻佯輸詐敗,誘到北山之前,放炮為號,三路夾攻,馬岱可擒矣。”
二將受計,當晚各引二萬軍埋伏去了。
卻馬超喚關興、張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萬軍,從白馬坡山路抄到曹仁寨後,放火為號;吾親率大軍從中路而進,可擒曹仁也。”
當日黃昏,二人受計,引兵而進。是夜二更,子龍一軍正抄到魏寨後,迎著曹洪伏兵。曹洪不知是漢兵,徑來問時,被子龍一槍刺於馬下。魏兵便走。雲令後軍放火。
再關興一枝軍抄到魏寨後時,正撞在曹真懷內,就那裏大殺一陣。曹真敗走,魏兵大勢奔回本寨。後麵關興、張苞兩路殺來。曹仁寨中大亂,自相衝擊。仁慌上馬,望兗州奔走。子龍引大隊軍馬,從正路殺來。魏兵死者不可勝數,降者萬餘,逃命者盡棄衣甲。曹仁在夾石道中奮力奔走。忽見一彪軍從路挺出,為首大將乃建威將軍賈逵也。仁驚慌少息。逵接著曹仁並敗殘兵。仁自愧曰:“吾不用公言,果遭此敗。幸得足下之兵在此,可待後軍也。”
逵曰:“都督可速出此道:若被漢兵以木石塞斷,我等皆危矣!”
於是曹仁驟馬而去,賈逵斷後。逵於林木茂盛之間及險峻徑之處,多設旌旗以為疑兵。不時後麵徐盛趕到,見山坡下閃出旗角,疑有埋伏,不敢追趕,收兵而回。因此救了曹仁。程昱聽知仁敗,亦引兵退去。
卻馬超正望捷音,須臾子龍、關興、張苞、馬岱皆到,所得車仗牛馬驢騾、軍資器械不計其數,降兵數萬餘人,諸葛丞相襲取兗州。超大喜,即同太守文聘並諸將進兵東郡。諸葛丞相出兗州城迎接,與馬超、趙雲攜手而入,以上品珍寶賜之。諸將盡皆升賞。丞相見文聘無發,慰勞曰:“卿斷發成此大事,功名當書於竹帛。”
即表奏文聘為關內侯,大設筵會,勞軍慶賀。子龍進曰:“今曹仁大敗,斬了曹洪,魏已喪膽;可修書大將軍,教大將軍進兵攻取汝南,則曹丕許昌,成甕中之鱉爾。”
孔明從其言,遂遣書信投壽春去了。
卻關羽在安風津收拾軍馬,有人來報曹丕自領兵四十萬,前來救汝南。關羽與馬謖計議,先撥關平、李嚴二人領五十隻大船,在安風津埋伏停泊;令魏延帶領人馬,往來於江岸巡哨。馬謖曰:“今曹丕遠來,必須得一人先挫其銳氣。”
羽聚眾曰:“曹丕遠來,誰敢當先破敵,以挫丕兵銳氣?”
關平出曰:“兒臣願往。”
羽曰:“帶多少軍去?”
平曰:“三千人足矣。”
李嚴曰:“隻帶百騎破敵。”
關平大怒。兩個就在關羽麵前爭競起來。羽曰:“先教關平帶三千軍馬出安風津去哨曹兵,李嚴為第二。”
關平領三千人馬,出離安風津塢。塵灰起處,曹兵早到。曹丕之弟曹彰與平交鋒,五十合不分勝敗。關羽恐關平有失,令魏延接應回營。
李嚴見關平回,即時告曰:“嚴今夜隻帶一百人馬去劫曹營,若折了一人一騎也不算功。”
關羽調撥帳下一百精銳馬軍;又賞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賞賜軍士。李嚴領命,回到營中,教一百人皆列坐,先將銀碗,嚴自吃兩碗,乃語百人曰:“今夜奉命劫寨,諸公請滿飲,各宜努力!”
各人麵自相覷,不曉其意。李嚴見有難色,乃拔劍在手,大怒言曰:“我為上將,不惜其命,尚且要去;汝乃人,焉敢惜乎!”
一百人見李嚴作色,皆起拜曰:“願效死力,跟將軍去!”。
李嚴將酒肉與百人共飲。食已盡,約有二更時候,取白鵝翎一百根插於盔上為號,都披甲上馬,到於曹丕寨邊,拔開鹿角,馬上敲鑼擊鼓,殺入寨中來,徑奔中軍來殺曹丕。原來中軍人馬,以車仗伏路,穿連不斷,圍得鐵桶相似,不能得進。李嚴隻將百騎在馬上遙呼,往來敲鑼擊鼓,在於中軍衝突。營中人馬驚慌,自家相殺,各寨攘亂。那李嚴百騎在營內縱橫馳驟,逢者便殺。各營鼓噪,舉火如星,喊聲大震。李嚴從南門殺出,無人敢當。關羽令魏延引一枝軍來接應。李嚴將百騎回到安風津。丕兵恐有埋伏,不敢追襲。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