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兩個消息
曹操出征的這段時間中,劉協除了曾給夏侯淵賞賜玉璧,沒有其他什麼特別的行為。黃門侍郎荀悅常陪他讀書,將作大匠孔融和守尚書令荀彧也常來禁中侍講。
不過劉協最近總是讀書半日,到後宮陪皇后和貴人娛玩半日。
在劉協看來,前劉協,也就是獻帝,在歷史上喜歡文學,因此和荀悅經常在一起讀書討論文學。不過也難怪,獻帝那時候又不能理事,又不能出宮,只有在國家祭祀的時候才會需要他到場露個臉。所以他能有個愛好,來消度時日已經是非常好的了。
可是現在自己並不喜歡這些文學,當然,讀書多總是有好處。不過他以為,一個愛玩好色的劉協,比一個專心讀書的劉協,對曹操更沒有威脅。
劉協現在想要做的,是要讓曹操對自己放鬆戒心,同時也要讓曹操手下那些心腹之人,認為自己和曹操並沒有什麼衝突。
當然,劉協經常和伏壽宋都一起玩麻將,還經常留在後宮過夜,但其實他什麼也不做,畢竟現在大家年紀都那麼小。
特別是他前世讀史書時曾了解到,獻帝劉協的前兩個兒子,南陽王劉馮和東海王劉祇,在建安五年時就相繼死了,都是早夭,或許正是早育的結果。
留在後宮過夜主要是給曹操那些眼線看的,不然,怎麼讓曹操相信自己喜愛混跡後宮而無心政事。
此前曹操殺議郎趙彥時,劉協曾棄玩麻將,但他此刻玩麻將,正是為了要給趙彥報仇。
一切都風平浪靜,看似毫無波瀾,不過,波瀾還是會有的。
謁者僕射皇甫酈回來了。
他帶回來兩個好消息,這是對劉協來說。
對曹操來說,皇甫酈是帶回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皇甫酈把甄宓帶回來了。
對於劉協和曹操兩人來說,這都是好消息。劉協得到了前世今生都心慕不已的甄宓,而讓他心裡甚覺快意的,是他搶了袁紹和曹操這兩人的兒媳。
曹操呢,也希望劉協長日留連後宮,他只恨自己的女兒,也就是後來的清河公主生得早了。而後來同時許給劉協的那三個女兒,現在都還沒有出生。
當劉協見到甄宓的那一刻,他猶豫了,自己到底是該捨命去拼搏,還是要安心苟養在後宮?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即滅,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江山和美人,一百人中至少有九十九人會選擇江山。
另一個又好又壞的消息就是,袁紹拒絕接受太尉之職。
這對劉協來說,一切都還在計劃之中,沒有偏離軌道。
而對曹操來說,這是他料不到的,他還是小看袁本初了。
曹操當然猜到袁紹為什麼不接受了。先不說在靈帝時代,袁紹一直都走在曹操的前面,官位一直都比曹操大。尤其是董卓為亂之後,袁紹曾經數次幫助過曹操。
當初酸棗會盟討董時,曹操進兵到滎陽,遭遇徐榮大戰而敗,到丹陽募兵又遭遇營嘯,最後手裡只有不到三千人。當時曹操又沒有地盤,便只好到河內去依附袁紹。
後來曹操能當上東郡太守和兗州牧,其中袁紹有很大的功勞。特別是被呂布背後陰刀時,袁紹派了人馬來幫助曹操,曹操征徐州時,袁紹又派了朱靈帶兵來相助,結果朱靈這支人馬最後還跟了曹操。
因此,袁紹見到一直跟在自己後面的小弟,突然登上了頭位,排在自己前面,這讓他無法接受。
而曹操現在只有三萬人馬,袁紹有十幾萬,最重要的,還有呂布、袁術、劉表、張綉這幾支諸侯在曹操背後虎視眈眈。不解決掉這幾位,他就還不敢,也不想和袁紹撕破臉。
如劉協所料,只過了兩日,曹操就上表辭去大將軍職。
尚書令荀彧拿著大將軍辭表來見劉協,劉協看過之後說道:「自董卓受誅以來,朕便一日不得安寧,直到大將軍迎朕遷都於許,朕才能睡個安穩覺。如果沒有大將軍,朕此刻可能還在洛陽的殘垣斷壁之間,或已不知身在何處了。大將軍之位,非曹卿莫能屬。」
不允。
曹操心裡很鬱悶,這大將軍位是自己當初動用了那麼多人去求來的,難道現在還要動用那麼多人去求還大將軍位?
可是如果不還,現在惹惱了袁紹,他率大軍來攻,南邊的呂布袁術等人再領兵夾攻,那自己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無奈之下,曹操只好把荀彧找來相商,荀彧也贊成他辭去大將軍位,先把袁紹安撫住,然後集中兵力解決南邊之敵。
荀彧又再次拿著曹操的辭表來見劉協,並且親自勸說劉協,陳述利弊,讓劉協允了曹操的辭表。
戲已演足,劉協便順水推舟,允許曹操辭去大將軍職。不過,曹操的司空之位,還得讓他自己來求。
果然才又過了兩日,侍中丁沖便對劉協說道:「前大將軍曹操,乃國之股肱,其不戀高位,堅持辭去大將軍職,可見其忠義之節。然而國家現在需要倚仗於他,又如今三公之位尚缺,臣以為,曹操可為司空。」
劉協假裝思索了一下才說道:「確實如丁侍中所言,朕便即拜曹操為司空。」
照理說,太尉排在司空前面,曹操為什麼要當司空而不當太尉呢?因為之前任袁紹為太尉,雖然他沒有接受,但是古代之禮崇尚謙讓,常常是三讓而後才受。
也因此在袁紹沒有擔任其他官職的時候,這個太尉,應該還算是袁紹的。而現在的司徒是趙溫,曹操便只能當司空了。
照例,曹操又入宮拜謝皇帝劉協,同樣是曹仁典韋相隨左右,帶劍入殿。
上一次曹操為大將軍拜謝時是兩歡而散,這一次,即便是劉協早有心理準備,也還是深深地被震動到了。
曹操要百官總己以聽。
意思就是皇帝你還年少,國中政事還處理不好,以後百官都向我負責,你就不要管了。也就是外事皆決於曹操,內事(祭祀)才需要劉協。
這就是要真正的把劉協架空了,不管劉協答不答應,曹操既然已經當面這麼說,你不答應也不行,現在朝中那些官員,不聽曹操話的都剷除得差不多了。
只是曹操越惡,劉協殺他的心就越堅決。
此前劉協讓董承給夏侯淵送玉璧的事情,曹操征討楊奉一回來就知道了。只是因為辭大將軍位之事,一直擱到現在才開始處理。
當然,曹操不可能直接處理皇帝劉協,就是九卿之一的光祿勛董承,他也不好直接處理。但是他把之前沒有換掉的光祿勛統屬的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和羽林中郎將,全部換成了他的人。可以說,光祿勛董承也被他的下屬架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