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破城
相比外面的陽光燦爛,大殿內有些陰暗,大友義長一動不動的跪坐在那裡,武士刀的刀鞘放在一邊,大友義長緊緊的握著武士刀,而武士刀穿腹而過。
其實良子的母親在議事廳內沒有發現大友義長,她就覺察了一絲不妙,所以她才扔下良子姐弟尋了過來。
沒想到推開殿門就見到了這一幕,她心中最擔心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這一刻對她來說,彷彿天塌了一般。
急切的向殿內奔去,卻被絆了一跤,本就雙腿發軟她直接撲倒在了地上。良子的母親就這樣一邊哭著一邊向殿內爬去。
終於爬到了大友義長的身邊,見到武士刀穿腹而過,鮮血染紅了華服,良子的母親捂著嘴痛哭失聲,伸出手來想要摸一摸卻又不敢,大友義長眼看已經不行了。
武士刀穿腹而過,怕是天照大神來了也難救,良子母親也何嘗不明白這一點。她終究還是來遲了一步,只是就算是沒有來遲,她能阻止這一切發生嗎?
「茶,姬。。。。。。」大友義長彷彿迴光返照,費力的睜開了眼睛,吃力的勉強吐出這兩個字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旦那!旦那!你這又是又何必呢?」茶殿捂著嘴痛哭道。
但是大友義長已經說不出什麼了,只是無力的望著茶殿,眼睛中流露出了一絲釋然。也許從當年博多灣之戰開始,他就一直都提著一顆心,他做過各種各樣的努力,但是卻沒能改變什麼,最終還是塵埃落定。
雖然沒能得到原因,但是茶殿自己也能明白原因,大友義長是一個驕傲的人,如今家族的基業卻毀在了他的手裡,他無顏苟活於世。
茶殿從頭上取下了金釵,這支金釵精美華貴,是茶殿最喜歡的首飾。這是大友義長送給她的第一件禮物。
她抹去眼角的淚水,笑了笑溫柔道:「旦那,黃泉路上一定要等我一下!」
越來越多的勇士和武士登上了城牆,張知節拿著望遠鏡望著城牆上的情況,隨著登上城牆的武士和勇士越來越多,原本還略處於上風的守城武士被打的節節敗退。
「不錯,城牆馬上就要被攻下來了!破城在即啊!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府內城,這一仗打出了咱們立花山城的威風來。咱們立花山城的武士和勇士也是最勇猛的!」張知節笑著誇讚道。
立花知雪也一直舉著望遠鏡觀察,對城牆上的情形看的十分清楚明了。即便是她這個對打仗不甚了解的人也能確定了,府內城要被攻克了。
她心裡不免有些美滋滋,最初的她能有立花山城安身立命就已經很滿足了,後來立花山城發展成為了富可敵國的城池,而如今,打下了豐后國。
至少她的兒子會成為豐后國的國主,當然了,照張知節的意思,這還遠遠不止。當初張知節承諾送兒子一片江山,她當時十分感動,卻也覺得有些遙遠。
但是如今看來,並不遙遠,兒子還只是牙牙學語,便已經輕而易舉的擊敗四國聯軍打下了豐后國。那麼,剩餘的三國還會遠嗎?
不只是立花知雪欣喜,其餘的將領們也都十分欣喜,雖然城門還沒有打開,還沒有徹底佔領府內城,但是總大將和布寨還是齊聲道:「恭喜國公大人,恭喜城主大人!」
張知節笑著擺了擺手,立花知雪則笑道:「同喜同喜,你們都是有功之臣,都是將士奮勇爭先,等凱旋而歸,自會論功行賞!」
雖然欣喜,但是也算不上驚喜,畢竟他們原本就對攻克府內城抱有很大的信心。就在他們說著的時候,府內城的城門轟然打開了。
府內城破了!張知節一揚馬鞭,朗聲笑道:「好!城破了!入城之前先傳我將令,入城之後不得濫殺無辜,不得姦淫搶掠!違令者,斬!」
畢竟張知節攻佔府內城是為了佔領這片土地,而不是為了殺人搶掠,自然要嚴明軍紀以得人心。
城外的眾將立即整軍,隨著張知節的一聲令下,大軍隨即開始入城。原本張知節和眾將以為入城之後還會經歷巷戰,但是沒想到入城之後竟是十分平靜。
那些城中的平民自然戰戰兢兢的躲在了家裡,但是街上卻沒有見到大友氏的武士,這就有些奇怪了。
很快就有足輕大將前來稟報,原來大友氏的武士全都退守到了一處。張知節也不遲疑,立即帶著大軍向那處挺近,大友義長一定就在那裡。
立花山城的武士和勇士已經團團圍了起來,隨著張知節的到來這武士們紛紛閃開,一個足輕大將上前稟報道:「國公大人,城主大人,他們想要請降。」
「請降?」張知節遠遠看去發現確實有群家臣家將模樣的人整齊的排在那裡,但是最前面的是一個十歲模樣的幼童,他身後站著的則是大友良子。
這一幕讓張知節有些疑惑,大友義長總不可能是這幼童吧?難道大友義長是個侏儒?不應該啊,若大友義長是個侏儒的話,沒道理自己會不知道。
張知節帶著立花知雪還有將領們一起上前,站在最前方的幼童有些緊張的跪了下來,身後的大友良子還有一眾家臣家將們也都跟著跪了下來。
「豐后國守護大名大友義鑒拜見大明國公大人,立花城主大人,向大人請降,原為立花城主麾下旗本!」幼童緊張道。
「大友義鑒?大友義長呢?」張知節有些疑惑的問道,豐后國的守護大名不是大友義長嗎?什麼時候變成了這個十歲幼童大友義鑒了?
張知節清楚的記得,昨夜侍大將前去求和的時候還說了,是奉大友義長之命,難道大友義長已經在守城之戰中陣亡了?
「就在剛剛,我父親已經將家督之位傳給了義鑒,所以現在義鑒才是大友氏的家督,如今大友氏誠心歸順立花山城,還請國公大人開恩准許!」大友良子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