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墨客> 第524章 改土歸流

第524章 改土歸流

  格吉魯爺倆在中軍大帳等的心急如焚,可是鄭長生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

  這也太沒有誠意了吧?

  把人晾起來這麼久,哪裡有一丁點的要談判的樣子?

  格吉魯一拍桌子,怒吼道:「欺人太甚,永和伯何在?」

  可是卻無人應答。

  火把映照之下,一張張稚嫩的面龐,帶著凜冽的殺氣。

  格雲豹感覺很不好,這種受制於人的感覺,壓迫的他幾乎不能呼吸。

  「大伯,我們上當了好像。乾脆咱們爺倆殺出去得了。」

  格吉魯眉頭一皺:「雲豹,收起你的狗熊脾氣,你雲朵妹妹還生死不知呢,不能衝動。」

  格雲豹恍惚了一下,剛才情急之下,竟然把雲朵妹妹的事情給忘了。

  就在這個時候,鄭小刀走了過來:「二位請隨我來!」

  跟隨著鄭小刀,格家爺倆終於見到了鄭長生,以及擔心了很久的格雲朵。

  李中軍大帳五十多米外的,一處空地上。

  一盆篝火,熊熊燃燒著。

  篝火跳動的火苗,映照的雲朵的臉像熟透的蘋果一樣,紅撲撲的。

  此刻的格雲朵,貌似一點都不緊張,哪裡像是行刺失敗,成為階下囚的樣子?

  一她的手裡捏著一個黑乎乎的圓球裝的東西。

  放在鼻子前面聞了一下,有點猶豫。

  鄭長生就坐在她的旁邊,看格雲朵猶豫,他隨手從篝火堆里扒出一個同樣黑乎乎的圓球。

  掰了開來,頓時一股香味炒了出來。

  扒掉燒焦的外皮,直接放在嘴裡吃了起來。

  格雲朵有樣學樣,不過她的吃相要文雅多了。

  就像小白兔吃白菜一樣,小嘴兒不斷的蠕動著。

  一個土豆時間不大,就已經進了肚子里。

  看樣子她吃的不過癮,伸出手去,又從篝火堆里扒拉出一個。

  猛然間他一抬頭看到了格雲豹和格吉魯兩人。

  額,她也忘記了吃土豆了,驚喜的大叫一聲,歡快的跑了過來。

  「阿爹,雲豹大哥,你們怎麼來了?」

  格吉魯看到寶貝閨女安然無恙,而且還在沒心沒肺的吃東西,總算是放下心來。

  鄭長生笑呵呵的,起身走上前來:「格寨主,讓你們久等了!」

  還沒等格吉魯說話,格雲朵興奮的拉著他的手:「阿爹,鄭大人他們有一個叫土豆的東西,說一畝地可以長出來一千多斤。

  剛才人家吃了一個燒土豆,好吃極了。

  不信您嘗嘗。」

  說著,格雲朵,飛快地跑過去從篝火堆里扒出一個,不顧燙手,拿著遞給了格吉魯。

  看著女兒一臉歡快的樣子,格吉魯接了過來,有樣學樣的,扒開吃了一口。

  嗯?軟糯可口,簡直太好吃了。

  「朵朵,你說這東西叫土豆?一畝地果真能長出一千斤?」

  這很明顯已經超過格吉魯的認知能力了。

  這怎麼可能嘛!

  旁邊有洗乾淨還沒烤的土豆,格吉魯伸手拿了一個,放在掌心,接著篝火的光亮仔細的觀看。

  鄭長生微微一笑,:「格寨主,雲朵姑娘,剛才所言不虛。

  在下以人格擔保,這個叫土豆的農作物,可菜可糧。

  目前已經在我大明廣泛種植,相信只要格寨主有心的話,去附近州府打問一下即可知道。」

  格吉魯有些吃驚,喃喃自語:「怎麼可能?這麼金貴的糧食,普通的百姓家可以耕種?」

  他明顯是不相信的。

  糧食永遠是橫亘在普通百姓心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

  幾千年來,制約著小農經濟的發展。

  王朝興盛的時候,是糧食作物極度發展的時候。

  而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時候,那麼多人揭竿而起,也正是為了一口吃食活命罷了。

  所以,糧食直接決定了一個王朝的興衰的根本因素。

  雲龍侗一十八寨,數萬人丁。

  大家聚居在一起,為了獲得充足的食物,抱團取暖。

  無論是狩獵,還是耕耘,無不是為了一個目標,吃的。

  如果這個叫土豆的東西,能夠在雲龍侗十八寨範圍內廣泛耕作的話,那可是解決了大問題了。

  侗民們或許以後再也不會為了一口吃食,不惜性命搏虎戰狼了。

  一想到這裡,格吉魯就忍不住的激動啊!

  他來這裡的原因他都不管不顧了,「永和伯爺,這土豆能給我們雲龍侗十八寨的人一些,用作耕種嗎?」

  鄭長生微微一笑:「凡是我大明子民,皆可耕種!」

  這話就有點意思了。

  就看格吉魯他們怎麼說了,他要承認是大明的子民,鄭長生給他們留下一些種子,教導侗您耕種也無不可。

  這個時候的,雲貴高原上,還有很多的未改土歸流的少數民族。

  而格吉魯的雲龍侗十八寨,跟顯然就是這樣的沒有歸心的人。

  他們自成一體,雖然沒有稱王稱霸,但是也不在朝廷的管轄之下。

  對於這些民眾,朝廷向來是頭疼不已的。

  你要是派大軍征討他們吧,他們往大山裡一鑽,三兩個月不見人影。

  朝廷大軍對於地形不也熟悉,打沒地方打,剿也沒人剿。

  朝廷大軍耗不起,等你撤退了,他們又像是地老鼠一樣的出來了。

  派人來招降吧,他們跟你不一條心。

  嘴裡滿口答應,可是賦稅卻收不上來。

  說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可這就是國中之國,王命教化根本就覆蓋不了這裡。

  你說愁人不愁人。

  格吉魯心思敏銳的,發現了鄭長生話裡有話。

  細細一品,不難發現鄭長生的意圖。

  作為雲龍侗一十八寨的掌舵人,數萬人跟著他討生活。

  他的一言一行將是決定這些人的未來走向的。

  「永和伯爺,老朽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改土歸流,這畢竟是大事。

  非老朽一言可決定的,

  容老朽回去商議一下,在給你回復如何?」

  嗯,這才是老成之言,如此大事,豈能輕易的做決定?

  就算是他,現在當即拍板,鄭長生也不會相信的。

  「格寨主,不急。來來來,隨我進大帳,品嘗一下我大明軍中的土豆宴!」

  鄭長生上前很是親熱的拉著格,就往中軍大帳走去。

  格雲豹傻眼了,大伯這是要做啥子喲!

  改土歸流?開玩笑呢嘛!

  跟朝廷商議這事兒,不是與虎謀皮嗎?

  前元的時候,被壓榨的還不夠嗎?

  咱們雲龍侗自成一體,這日子過的多瀟洒愜意啊!

  可一旦歸順了朝廷,難保不會被吞併啊!

  大伯是不是腦子發熱燒壞掉了啊?

  他頓時憂心起來。

  可是格雲朵這丫頭並沒有他這般心機。

  她一聽說有好吃的,而且還是土豆宴,頓時歡心起來。

  土豆成宴?就這圓球裝的糧食疙瘩怎麼能做成宴席呢?

  她表示非常的好奇。

  格吉魯暗暗叫苦不迭,為了女兒,他也是夠拼的了。

  他剛才雖然被土豆所吸引,但是他不傻。

  土豆這東西真的有鄭長生說的那麼高產嗎?

  這隻不過是鄭長生的一面之詞罷了。

  這也難保鄭長生是在忽悠他們啊!

  這種可能是有的,在他還沒弄清楚土豆的情況下,他是不會做出最後的決斷的。

  現在,他就是在和鄭長生虛與委蛇罷了。

  中軍大帳內,鄭長生和格吉魯爺倆以及格雲朵這丫頭,相對而坐。

  軍中的食物是土豆,這種新型的農作物,目前在大明的土地上,已經初具規模了。

  這種農作物周期短,產量高,味道鮮美可口。

  製作烹調起來也簡單。

  是以,迅速的走上人們的餐桌?

  成為人們的主食之一。

  作為稀罕物的土豆,可不是所有軍隊都有供給的。

  不過作為大明最精銳的火器軍隊的錦衣三千營是敞開了量供應的。

  畢竟鄭長生是這支軍隊的首領。

  而土豆,又是鄭長生髮現的,作為鼻祖,誰好意思不給他供應?

  說白了,你們現在有土豆吃,都是鄭長生的功勞。

  鄭長生是個嘴刁的人,他可不想天天土豆泥,土豆塊的這樣粗獷的吃法。

  都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越是精緻的食物,越是能入他的眼。

  軍中庖廚針對永和伯的刁嘴,特地的研究出一套全土豆宴。

  炸薯條,這是必須滴!

  這道菜可是啃得雞賣的最好的一個奢侈品了。

  老少咸宜,尤其是小孩子最是喜愛。

  聽說皇太孫殿下,能吃三大盤。

  這道菜鄭長生都已經吃膩了,可是格吉魯他們連見過都沒有。

  油炸土豆丸子,酸辣土豆絲,土豆香酥餅……

  一道又一道的美食端上桌。

  格雲朵兩眼冒著小星星,哇,這麼精美的菜肴就是那不起眼的土豆做成的?

  這也太神奇了吧?

  香酥餅子咬一口,焦脆可口。

  丸子吃到嘴裡勁道彈牙,只一口,就終生忘不了的滋味。

  還有,最後一個主菜,永和伯說是叫土豆燉大盤雞。

  她簡直吃到停不下來。

  雞肉她沒怎麼吃,倒是把一大盤土豆給吃的乾乾淨淨。

  格吉魯爺倆,初開始還有點矜持,可是後來實在忍不住美食的誘惑,於是也不再顧及形象了。

  甩開腮幫子掂起大槽牙,吃的頭都抬不起來。

  格吉魯心中暗暗讚歎,土豆真乃人間美味也。

  這就是上天賜給人們的最好的禮物,我們雲龍侗一定要得到。

  一場土豆宴過後,撤掉餐具,奉上香茗。

  鄭長生喝了一口茶,微微一笑:「格寨主,儘管回去安撫侗民,朝廷大軍,只是借道,路過你們雲龍侗罷了。

  並無征伐之意,這一點鄭某可以保證。

  另外格寨主也可以考慮一下,改土歸流的事情,鄭某可以保證,只要是我大明子民,均可以耕種土豆。」

  說到這裡,鄭長生的話鋒一轉:「格寨主,鄭某也說句你不愛聽的話。

  俗話說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你感覺,你們雲龍侗地區真的能,一輩子不納入大明版圖嗎?

  還是早點考慮歸順朝廷的事情,不然真的到了我大明天子,騰出手派出大軍過來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城下之盟了。

  現在主動改土歸流,一切都好說,什麼都可以談。

  只要要求和條件不過分,鄭某可以代替朝廷答應你們。」

  鄭長生說的態度誠懇,言語犀利,狠狠的刺激了一下格吉魯的心。

  當前大勢,他不是一點都不知道的。

  雖然他名義上是元朝的臣民,可是元朝的朝廷都被老朱給打的七零八落,遠遁草原。

  對他們是鞭長莫及,根本就管不了他們。

  再說了,就是元朝還統治中原的時候,他們也沒有真心的歸順過。

  元朝除了知道向他們徵收重稅之外,別的好事一點都沒有想到過他們。

  鄭長生的話深深的刺激到了他的內心。

  鄭長生的話沒錯。

  他們改土歸流是遲早的事情,換做任何一個朝廷,也不會允許國內有不歸附的地方存在。

  現在要是主動的改土歸流,還能佔據主動,一些條件還可以談。

  比如,一個好吃的不像話的土豆的種植權。

  要是真的等到明朝把盤踞在雲南的蒙古人趕跑之後,回過頭來收拾他們。

  還真是沒那麼好說話了。

  一旦朝廷的大軍,兵臨城下,在說什麼都晚了。

  「永和伯爺,您是朝廷的人,聽說您是皇上面前的大紅人,您的話,老朽會放到心上的。

  老朽只有一個要求,如果改土歸流的話,您能保證我們依然能保留現有的生活嗎?

  您能保證不把我們打散,編入漢人之中嗎?

  還有那個叫土豆的糧食,能給我們種子,教授我們的侗民耕種嗎?」

  格吉魯不愧是侗民之主,他所提出的這幾點,都是核心的問題。

  侗民自古以來,都是聚族而居。

  要是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把他們打散安置,這明顯是不成的。

  侗民肯定要反抗,可是要是不打散,這些人還真的是不好管理。

  他們自成一體,有著自己的管理體系,你要是設置流官來管理他們。

  這就不說流官,有沒有管理侗民的經驗。

  就單說流官的那一套官場文化,在這裡根本就不能生根發芽。

  鬧不好在給激發出民變來,那就不好了。

  在鄭長生的腦海里迅速的生出一個,管理侗民的方法來……

  大明墨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