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帝王路> 第421章 戰略計劃

第421章 戰略計劃

  為自己三百萬百姓尋找新的生存土地,解決幽州的金融危機。這個任務是非常艱巨的,因為他直接將面對的就是天下最大的軍閥——袁紹。


  袁紹可不是那麼輕易能對付得了的,他不但擁有並翼青幽三州半的土地,更主要的是他在大漢帝國的聲望,且不說原先曾經當過盟主,最主要的是他四世三公的名頭,門生故吏遍天下,絕對是不可小覷的。


  於是在內閣成立之初,第一件事情就是討論這個辦法。呂鵬在開會之初,就定下了自己的基調:「幽州的西面的四個郡,我們必須以雷霆手段搶到手裡,但是對未來三州的攻略,我不希望死傷太重,雖然現在我們整個幽州錢糧豐足,但未來的日子還長久著呢,消耗過大,會傷了我們的元氣,在這一點上,我希望大家能夠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丟下這樣的基調,呂鵬就理所當然的直接回了家,趴在被窩裡和婉兒,拆拳行令,決定是誰在上面,誰在下面。


  不急不行啊,自己的四弟馬上就要有兒子了,讓他的兒子當自己兒子的哥哥,那自己和他的關係豈不更亂?

  有了內閣之後就是好,在呂鵬心力交瘁婉兒容光煥發之後,田疇就夾著整個內閣制定出來的計劃來稟報了。


  在田疇來的時候,呂鵬正在喝著婉兒給做的焦糊的小米粥,「不要那麼拘謹,來來,趕緊的喝上兩碗。」總算是有人來給自己分擔痛苦了,很大度的拿出了賜宴的感覺,直接給田疇盛上一碗。


  田疇先是感激涕零,當端著這個粥碗的時候,那股子刺鼻的焦糊味,簡直讓他不能忍受,悄悄的看了一眼,埋頭在那努力忍受的蔡文姬,還是痛苦的吃下了半碗,正所謂,主憂臣死嗎。


  從此以後,田疇再也不上呂鵬的家裡來彙報工作了,這讓原先幽州的那些老人一個個總算解了氣。


  將那半碗粥放在一邊,田疇就攤開了自己胳肢窩下的布卷地圖:「經過內閣的統一研究,我們對收復幽州四郡有了一個初步的打算,還請主公定奪。」


  呂鵬就痛苦的接過了婉兒再次傳給他的粥,看著婉兒那驕傲的成就感,只能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咬著牙,將這碗粥直接灌到肚子里去,根本就不想讓他經過自己的味蕾:「說吧。」


  田疇就指著地圖道:「經過內閣多次協商,現在我們選擇了一個最佳的方案,那就是兵峰先指涿郡。」


  呂鵬就探出腦袋,仔細的研判了一下地圖:「為什麼不先攻取離我們最近的范陽郡?而要捨近求遠,這有什麼好處?」


  田疇道:「范陽離我們雖近,但是這兩年袁紹為了防備我們,特意將漢陽打造的如鐵桶一樣,實在難以快速攻取,同時攻取范陽,卻要面對南面強大的袁紹本部,而且後面還有其他三個郡的袁紹兵力虎視眈眈,這會讓我們變成腹背受敵,而一旦北面三個郡合兵一處,以泰山壓頂之勢壓過來,我們再想取勝,就千難萬難,而攻取涿郡,卻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這是其一。」


  看著地圖,呂鵬就點點頭,等待著田疇的下一步說明。


  「涿郡北面依靠長城,只要我們拿下它,就可隔斷北面的上谷和代郡,讓袁紹佔領的那兩個郡成為孤懸在外的飛地,我們攻取那兩個郡的時候,讓袁紹不能相顧。」


  呂鵬就點點頭。現在呂鵬就剩下點頭了,因為內閣其實就是一個智囊團,該考慮的他們都替自己考慮過了,並且多人的智慧,總比自己的智慧要強大得多,也就達到了自己當初成立內閣的目的。


  「而我們拿下了北方的三郡,就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對范陽郡也就沒有任何懸念了。」


  「很好很強大。」於是呂鵬提起筆在這個作戰計劃上畫了一個圈,田疇就只能苦笑,自己的主公是越來越懶了,連寫幾個意見都沒有了,畫個圈就了事了。


  「剩下的事情就開始籌備吧,攻城戰還需要步兵,去問問趙權,我們的軍隊訓練的如何了?再去問問吳濤,我們的那種投石機又打造了多少?一切以少死人為主要目的,將是生命是用金錢不能來衡量的,如果每一戰都死傷過重,不單單會減少我們的人口,最主要的會打擊那些積極參軍的人的士氣。」


  田疇就稟報道:「內閣已經和吳濤總管,還有趙權將軍商量過,這一次攻取涿郡,我們可以出動3萬人馬,投石機可以出動500架,但這裡需要雇請民夫最少兩萬。」


  呂鵬的原則是,軍隊自己能做的事情,絕對由軍隊自己來做,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動用民夫,但自己這裡和其他地方不同,動用民夫是要花錢的,但即便是這樣,雇請兩萬民夫也會對生產造成影響。


  「為什麼要雇請民夫呢?」呂鵬就疑惑的問到。


  「這次面對涿郡的攻擊,先期準備用圍困的辦法,圍困涿郡。」


  呂鵬就恍然:「用涿郡來吸引袁尚不斷的派來援軍,然後逐漸消耗他們,這個叫圍點打援。」


  田疇感嘆:「主公總結的太好來,正是如此。」


  由於這一次,呂鵬出擊的選擇點十分刁鑽,正打在了幽州四郡的七寸上,為了北面的兩個郡不至於被隔絕在外,袁紹無論如何也不能看著涿郡有失,所以,他一定會來增援的,同時,以袁紹骨子裡瞧不起呂鵬的心態,說不定還想要一口吃掉自己。


  圍點打援,其實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的計策,古今中外任誰都會玩這個計策,不過就是看誰玩的溜罷了。


  圍點打援就要先對點進行長期的圍困,兩萬民夫就會耽擱農事,於是呂鵬拍板道:「既然這樣,我決定,不管戰況結果如何,我們的戰爭就在春耕之前必須結束,你下去準備吧。」


  其實在這個年代,戰爭雖然頻繁,但每一次戰爭的打響整個過程,用什麼來形容呢,哦對了,用準備結婚形容最恰當不過了。


  要想結婚,先要各種準備,大到婚房,小到一面鏡子紙花,林林總總事無巨細,沒有個一年半載,絕對忙活不出個頭緒來,而這些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洞房裡真正的事情,不過就三兩分鐘罷了。


  不過好在呂鵬現在的手下朝氣蓬勃,更有了豐厚的錢糧作為基礎,辦起事來卻是事半功倍,人們的心氣也足,就比如說最繁瑣的徵兵事情,放在別的軍閥手下,那要到各處去強拉壯丁,鬧得是雞飛狗跳。


  而呂鵬這裡卻不然,戰爭的準備一半由官府執行,而最大最繁瑣的後勤事情,官府不過是發下各種要求文書,和那些眼紅的商人約定,剩下的事情就有商人去運作了,只要規定一個準確的時間,商人會有許許多多的辦法完成。


  徵兵的事情更簡單了,呂鵬的部下有常備的五萬步兵,兩萬趙雲的騎兵,隨時都可以拉出去參加戰鬥,士兵已經成為一種職業,不過就是上下班問題。


  隨著戰略決策的制定結束,整個幽州再一次如一場精密的機器,開始緊張有序的運轉起來,野人谷的訓練基地,3萬大軍在源源不斷的開向前線,招募的民夫也開始將武器裝備,最主要的是那500架投石機,運往前線。


  幾乎所有的商人都開始興奮起來,積極的籌措著所有大軍所需要的物資,弄著各種渠道在向前線輸送,這又是一次賺錢的機會。


  戰爭在其他州郡,那就是災難,而在幽州,簡直就是備受歡迎,這就是區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