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4章 破財消災
沒成功逼得翟家人退步就算了,還被翟華一陣罵,又叫外人給奚落看笑話。想到這婚一離,這一輩子,都完了,之前二十幾年的努力,全白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那麼一刺激,還是衛德真的想死了,衛德眼睛一閉,拉著欄杆的手還真鬆開了。「砰」的一聲,可嚇著了不少人。
「靠,真跳了。」之前說風涼話的人臉色有點不太好,縮著脖子,就想離開。他還以為那個男人不敢跳呢,誰知道真的跳了。不過,跟他沒有關係啊,他不說話,那個男的不也一副要跳樓的意思嗎?
「阿德!」衛母撕心裂肺地吼了一聲,連忙追過去趴在欄杆上看。那高度,看得衛母眼睛發暈。
衛父連忙扶住了衛母:「別擔心,沒事的,阿德沒事兒。」
就像之前看戲的人說的一樣,消防隊的人早就在下面鋪好了充上氣的大墊子,死不了人。誰也不知道的是,叫來消防隊的這通電話,不是別人打的,就是衛父掐著聲音打的。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不論什麼時候,衛父從來沒有想要失去衛德這個兒子。真需要跳了,好歹也能向翟家和翟華表現一下,衛德想改錯的決心。
沒成想,這一跳不但沒能向翟家的人表明衛德的態度,反倒是被旁人刺激得跳下去的。衛父的臉色暗沉,都已經後悔同意他兒子這麼干,陪著衛德胡鬧了。
衛德這一跳的消息,到底還是落進了翟家人的耳朵里。只是那個時候,因為衛家的人缺席,藐視法庭,還有,本就是終審,之前該提交的證據和材料,雙交能交的都已經交了。哪怕衛德以及衛家的人都沒有出現,這些都沒有影響到法院的判決。
等聽到法院判決自己跟衛德離婚後,翟華總覺得有一座大山從她的背上被拿了下來。她跟衛德不再是夫妻關係,以後衛家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自己也總算是不需要再面對了。
當翟家的人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欲回家時,又被人給攔住了。衛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華華啊,你跟阿德十幾年的夫妻,你可不能這個時候扔下阿德不管他啊。只是一個誤會,你不能上了衛小妹的當,誤會阿德。阿德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都從樓上跳下來了。現在他已經被送進醫院了,好像腿骨斷了,華華,你一定要救救阿德,阿德到底是你老公,是佳佳的爸爸啊。」
本來以為,那一跳,下面墊著大氣墊子,一準會沒事兒的。衛父也想,兒子是當兵的,平時在部隊里估計更難的訓練,都做過。兒子提出這樣的辦法,心裡該是有一點數的。
衛父哪裡知道,仗著自己是翟家的女婿,才當上排長,衛德已經不重視自己自身的那點功夫底子了。更何況,「想」跟現實的差距,本來就挺大的。
衛德也沒有料到,自己的身手差了那麼多。以前更高的距離,在更惡劣的環境下,這樣的一跳,他不但跳過,而且啥事兒也沒有。誰知道,今天這一跳,沒跳好,都掉在氣墊上了,還弄出了一個骨折來。
知道衛德沒弄出一個「老首長逼死女婿」的醜聞來,反倒是把自己的腿骨給折騰斷了。果然啊,這人一旦作起死來,老天爺都不願意搭理你,看你去死。
「然後呢,他自己要跳樓的,也不是我推他下去的。為什麼我一定要去看衛德,我欠了他的?」翟華不明白,衛家的人到底是哪兒來的這番理論。作為農村人的自卑感,翟華從來沒有在衛家人的身上看到過。而衛家人那種迷之自信,卻是一次又一次地讓翟華大開眼見。
衛母抹眼淚:「華華,你說話可不能這麼沒良心啊,你跟阿德好歹也是十幾年的夫妻,怎麼能見死不救呢。阿德的腿骨斷了,要做手術,我、我們家……」沒錢。如果不交錢的話,醫院不給做手術。
阿德還想回到部分里去呢,要是因為骨折沒看好的關係,落下殘疾,哪怕阿德還是老首長家的女婿,只怕再想回到部隊,那也是不可能的了:「華華啊,哪怕阿德做錯事,他也得到懲罰了,他骨頭都斷了。他從樓上跳下來,就是為了向你證明,他真的知道錯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你給阿德一次機會吧,你總不希望佳佳沒有爸爸吧。你放心,只要你這次原諒阿德,阿德以後絕對不會再做半點對不起你的事兒。我會把你當成親閨女一樣疼的,如果阿德對你不好,我,我先出手打死他。」
聽到衛母這麼說,翟華知道,衛家的人始終不死心啊。衛家的人越是這樣,翟華心越是冷。衛家的人不是真的覺得她翟華這個人好,捨不得她這個老婆,她這個兒媳,衛家人這分明是捨不得她帶來的那些好處。
姓衛的,沒一個對她真心,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中,她竟然也生活了十幾年,這會兒想想,翟華只覺得不可思議:「行了,你別說了,你的意思是,衛德骨折送醫院了,但沒錢看病是吧。這筆醫藥費,我會給,不會讓衛德落下殘疾的。不過,這筆錢你們別算在我的身上,我是幫佳佳給的。」
她對衛德已經沒有半點感情了,可衛家的情況,她知道得很清楚。沒了她,衛德是衛家唯一的勞動力。要是衛德出什麼情況,衛家的日子還真的是沒法兒過下去了。
翟華並不在乎衛家人的死活了,但誰讓自己倒霉跟衛家的人沾上關係,尤其這些人還是自己女兒奶奶家的人。哪怕是為了女兒,翟華也沒有眼睜睜地看著衛德落下殘疾的道理。不然的話,偌干年以後,這樣的衛家和衛德,只會成為佳佳很大的負擔。
這筆錢,翟華全當破財消災了:「以後,你們衛家的人,別再來找我,也別再出現在我的面前。佳佳是衛德的女兒,但佳佳還是一個學生,需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