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傅才子
第322章
秦鳳儀這人吧, 天生怪脾氣。
不喜歡書生是其一, 甭看他身邊的都是狀元傳臚,但, 如趙長史、方悅、李釗、章顏等人的本事都是秦鳳儀眼見的, 就是義安知府、敬州知府這倆先時自己私下弄了些銀子的, 現在認真做起差使, 也是有模有樣的。秦鳳儀最不喜歡的,一則是讀書讀傻了的;二則便是書便是沒讀傻,但讀出了一身臭毛病,仗著自己有學問就看不起人的。秦鳳儀少時念書差,被這兩種人鄙視過, 故而,十分討厭他們。所以, 一聽說傅浩的才子病, 秦鳳儀這種平日里不翻臉基本上沒什麼脾氣的傢伙,都不大喜歡傅號。
不過,因為把目標定在能與朝廷分廷抗禮的實權藩王的位子,而且, 他媳婦還想讓兒子坐上北面兒那把椅子。又有趙長史等人不停的為這個傅浩說好話, 秦鳳儀現在做老大, 也不能太耍性子, 只好抽空去看看傅浩了。
結果,原本要去看傅浩,土兵那裡又出事了, 阿花族長過來找秦鳳儀,滿臉氣憤的問,「是不是以後讓嚴姑娘當大將軍?」
秦鳳儀請阿花族長坐了,笑道,「現在嚴姑娘只是軍師祭酒,還不是大將軍。我雖有此意,還沒下定決心。看來,族長是不樂意的?」
阿花族長道,「我當然不樂意了。我們歸順殿下,是仰慕殿下的才智,殿下怎麼能叫嚴姑娘來管我們呢。她雖然武功很厲害,人也很勇武,我是不及她的。但,殿下也知道,阿金很喜歡她。阿金族中戰士不過萬餘,而我族戰士,將將兩萬。以後阿金與嚴姑娘成親,豈不是讓我族居他族之下,這是萬萬不能的!」
秦鳳儀問,「還有哪幾個族長不同意。」
阿花族長道,「阿樹族長、阿谷族長,都不願意。」
秦鳳儀知道,阿樹族長、阿谷族長都是與阿花族長交好的土族,論族群勢力,這二族一向是依託於阿花部族的。秦鳳儀笑道,「行,我知道了。既然你們不樂意,我不會強求的。」
阿花族長這才放下心來,他知道嚴姑娘是親王殿下的朋友,還擔心他拒絕此事親王殿下會不高興,但看親王殿下並沒有惱怒的意思,阿花族長便退下了。
秦鳳儀叫了阿樹族長、阿谷族長過來,這兩個都是小部族,因為是小部族,族長的性子也比較柔軟。阿樹族長道,「阿金部族一向與阿山部落、阿月部落、阿火部族交好,他們走得很近。我們二族,是與阿花部族有幾百年的友誼。另則阿泉部族、阿骨部族、阿昌部族世代結親。要是嚴姑娘不與阿金成親,我們是無所謂啦,但是,她以後嫁給阿金,叫我們聽從於她的命令,大族長們不會願意的。」
秦鳳儀聽取了阿樹族長、阿谷族長的意見,又問過阿泉、阿骨、阿昌族長們的意思,果然,這三是一夥,他們倒不是不願意嚴姑娘管,但嚴姑娘嫁給阿金的話,就不行了。他們認為,這樣族群會受到忽視。
嚴姑娘行事一向乾脆,把這事也與秦鳳儀說了,嚴姑娘道,「我只能帶三個部族的人馬,別個部族,各有自己的考量,他們更願意自己做主。」
秦鳳儀問嚴姑娘,「嚴大姐,你的意思呢?」
嚴姑娘想了想,「阿花族長在土人中很有威信,阿泉族長善謀斷,殿下有沒有想過,以土人帶土兵。一則,他們心裡對朝廷的防範會減少,二則他們對自己的部族更熟悉。」
「現在就是土人帶土兵啊。」秦鳳儀擺擺手,「我並不是不信任他們,嚴大姐,我希望部族之間能夠融合,包括土人與漢人,現在分野比較明顯。但現在,土人那裡,我也給他們取了漢人的名字,他們亦有子弟在學里念書,以後若是想科舉,亦是無礙。我希望,土漢融合。」
嚴姑娘笑,「殿下的心太急了。土漢融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何況,便是土人與土人之間都有族群分野,何況土人與漢人。殿下也想得太遠了,以往我曾聽我父親說,不經戰事的將士,不是真正的將士。殿下,當今之際,不若先將土人分營而治。現在這樣聚在一處,各族帶各族人馬,其實更為分散。不若就按他們先時的親疏,這樣分作三支土兵。然後,殿下在土人全部下山之後,在三支土兵中選出三位將領,統率這三支土兵。他們各族族長,除了練兵,還應到殿下這裡聽政。殿下既希望他們能與漢人融洽,自然當將他們與漢族官員同等視之。」
嚴大姐的話,倒也有道理。秦鳳儀笑道,「先試試看吧。其實我明白他們的擔憂,他們以往都在山上,這到了山下,日子如何,不過上幾年,他們的心總是懸著。」
嚴大姐將門出身,練兵便是特考驗耐性的事,她一慣耐得下性子,與土人相處這些時日,嚴大姐也明白秦鳳儀的意思。
秦鳳儀知道土人這裡有這樣的問題,先給他們開了會,徵求過他們的意見,果然,秦鳳儀說了分三個營的法子,他們是樂意的。秦鳳儀又與各族長道,「你們現在除了阿火族長外,都還在山上住著。阿火族長又要管著族裡練兵的事,現在也不大便宜。待你們下山後,你們皆有爵位與官位,屆時除了練兵,每天還要到王府參知政事,與章巡撫、趙長史他們一樣的。不知你們可否願意?」
這些傢伙們一個個有心眼兒的不成,焉能不願。
個頂個兒的都很樂意,甚至,先時有些猜測親王殿下要著朝廷的人來統領他們的謠言,也不攻自破。秦鳳儀私下與妻子道,「我原是想著,這些人,若是嚴大姐能悉數收服,便讓嚴大姐帶。倘嚴大姐力有不逮,便分出一支給張大哥。不想,他們還是對我有所防備啊。」
李鏡安慰他道,「這事不要急,將心比心,倘易地處之,怕是咱們也難免如此的。」
「這倒是。」秦鳳儀解決了土人的事,方去見的傅浩。
因傅浩素有才名,給他安排的院子很是不錯,除了傅浩的書僮,還有兩個燒火做飯的婆子服侍。秦鳳儀過去時,已經做好傅浩=盧老頭兒*2的準備,但是,當他看到傅浩時,還是有些吃驚的。因為傅浩正在一醉碎花蟹,一壺老酒的在鳳凰樹下自斟自酌,見到秦鳳儀后,既不起身,更不行禮,直接道,「昔日閩王著人至我家,金萬兩,田萬頃,長史之位相贈,我猶未動心。若是殿下為使浩效力麾下,便請回吧。」
秦鳳儀坐下,盯著傅浩看了一刻鐘,傅浩只自斟自食,只作未視。之後,秦鳳儀不發一言,便起身離開了。
第二天,秦鳳儀又過去看了傅浩一刻鐘,依舊是一言不發的離去。
如此,秦鳳儀連去半月,偶有傅浩不在家,他便在門前站一刻鐘,再行離去。秦鳳儀這般執著,連趙長史都感動了,還去勸了傅浩一回,「殿下如此誠意,當年劉皇叔請諸葛孔明,也不過三延三請,殿下每天過來,此間誠摯,天下未有。」
傅浩鬱悶的,心說,他是見天的過來,但一言不發,你們就當他們是來請我的,人家根本沒這個意思好不好!傅浩實在叫秦鳳儀折磨的受不了了,他不傻,他早看出來了,這鎮南王非但不傻,簡直老奸巨滑。傅浩是要擺一擺架子,他也沒打算就要投到鎮南王麾下,但,鎮南王這樣見天的來,風雨無阻。他故意不在家,鎮南王就在門外站著。先時,朋友們覺著他有些傲氣,但並不就此多說什麼。鎮南王這見天的來,朋友們有相識的,難免要說一句,「既是無意,不妨與殿下說明白。」
這,這哪裡說明白的事。人家殿下一句未言好不好!
傅浩算是明白了,鎮南王就是見天來,非但來,還給他送衣裳送飯送筆墨送硯。偶有傅浩中午用飯時,王府快馬送來一羹一菜,使者都是,「殿下食此羹,甚覺味美,命給先生送來。」
除此之外,傅浩以前寫的書,其實在杭州都沒什麼人買啦,一點不暢銷。鎮南王命人找齊,親自給寫了序命刊印出來。不必朋友勸,就是傅浩都覺著,這鳳凰城實在呆不下去了。再呆下去,他就不是個人了。
傅浩要走,秦鳳儀也不攔,只是,傅浩實在憋不住,秦鳳儀送他至江邊,他對秦鳳儀道,「殿下,我真是求你了,你就與草民說句話吧。」
秦鳳儀一雙妙目望向傅浩,真看得他心下發緊,暗道,難不成殿下是斷袖,相中我了!傅浩正擔心秦鳳儀的性向問題,秦鳳儀終於開口,「我庫里倒是有萬兩黃金,南夷也有萬頃田地。只是,先生這樣的人,如何肯為此俗物動心呢。哎,除了我這顆心,實在想不出有什麼能留住先生的。」
傅浩道,「殿下身邊,能人無數,便是多我一人,亦不為多。少我一人,亦不為少。」
秦鳳儀望向江面,江風吹拂動他的袍角,秦鳳儀未說什麼,只是道,「我送先生。」說著,將一隻彷彿玉作的手遞向傅浩。
傅浩連忙一揖,怎敢叫秦鳳儀扶,自己上船。沒想到,秦鳳儀隨之也踏上船來,秦鳳儀道,「南夷人少地偏,難得有先生這樣的大才過來,雖則先生不能久留,就讓小王送先生一程吧。」
傅浩拱手道,「殿下日里萬機,您還是回吧,草民自己回就行。」
秦鳳儀一笑,挽住傅浩的手,「何需見外,只是一程罷了。」二人攜手至船艙,秦鳳儀坐在主位的榻上,請傅浩也坐了,道,「這艘龍舟,是我今年過生辰時,別人送的壽禮。先生這般大才,有什麼理想沒?」
傅浩道,「惟望一日三飽倆倒,無憂無慮直到老。」
秦鳳儀道,「我少時所望,亦是如此。」
秦鳳儀是個十分健談的人,還與傅浩說起給紈絝的分類來,秦鳳儀笑,「若非當初我與我媳婦生情,再怎麼也不會到京城去的。」秦鳳儀說著嘆口氣,「我從京城到南夷來的路上,見過各地饑民。到南夷后發現,南夷百姓比饑民也強不到哪兒去。現下,看著南夷城、鳳凰城是不錯,可實際上,下面許多縣裡鄉里村裡,仍有許多日子艱難的百姓。土人們今年能都下山來,一則是安置問題,二則,土人們剛下山,他們對本王猶有些擔心,彼此也只能慢慢來了。西邊兒又有山蠻虎視眈眈。別看鳳凰城佳荔節挺熱鬧,書畫會什麼的,大家也捧場。其實,我這心裡,沒有一刻能真的放下來的。因為聽聞先生有大才,所以,才動了留先生的心。實在是,南夷要做的事太多了。先生也不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人。先生約摸是覺著我日日上門有相逼之意,實在招架不住,也只得跑路。我今日來送先生,就是想解釋一二。」
「先生今年已過不惑之年,恕我直言,先生如何是冀望一日三飽倆倒的人,不會考這些年的科舉,不會有這一腔的狂傲之氣。先生大才,若為師者,傳道授業,想來早為一方名師。先生也未為師治學,可見,先生亦不想走師者之道。人,特別是如先生這樣的人,總有志向的。我不是閩王,對於先生,我也不是最好的選擇,可是,縱是現在,先生於科舉一飛衝天,奪得狀元,又能如何?朝中講究論資排輩,先生才學甚高,但,縱先生有管仲之才,現下朝中也沒有鮑叔牙的舉薦。難道先生要三年翰林,再去做個七品小官兒,往來於官場中的心機謀算,只為去獲得一個更高的官位?你若是這樣肯折腰之人,早在秋闈時就當寫當下時文,憑你的才學,只要肯用心於時文,焉能有不中之理?」秦鳳儀道,「所以,先生的第一選擇,朝廷,對於先生而言,已經沒有太好的機會了。」
「除了朝廷,先生如何想一展所長,第二選擇應該是給朝中大員為幕僚。」見傅浩唇角勾出一抹不屑的弧度,秦鳳儀道,「但我想,先生應是不屑為之。」繼而,秦鳳儀將話一轉,「所以我才說,先生不適合官場,官場之人,只看結果,鮮論手段。科舉出仕是一條路,但對於官場中人,與人為幕,而後結交關係,再行出仕,未嘗不另是一條路。先生連此都不屑,焉能受得住官場傾軋。您想效仿古之大賢,如姜太公在渭水,如諸葛孔明在隆中,當年,閩王想請先生為長史,實在稱得上好眼光。而先生果斷拒絕,也可見先生之眼力出眾。以先生之眼力,觀我南夷如何?」
傅浩的性子,其實已被秦鳳儀先時的話說的十分不悅,甚至有一種被道破心事的羞惱。此時,秦鳳儀既問,傅浩不客氣道,「南夷得殿下,幸於此,不幸亦於此。」
「還請先生詳論。」
「南夷乃荒蠻之地,貧僻之名,天下皆知,今殿下入南夷三載,南夷便有翻天覆地之氣象,自然是殿下治理有方,所以,我說,幸於此。」傅浩道,「若殿下能治南夷二十載,南夷繁華,當不讓江淮。但,殿下縱才幹過人,出身卻是尷尬。您如今已是藩王,於帝位無望,將來,不論哪位皇子繼位,您後果難料。而南夷,做為殿下的藩地,必然為會殿下連累。百姓尚可安,但,眼下殿下身邊近臣,怕是一朝殿下失勢,他們皆是生死福禍難料。」
秦鳳儀面色不動分毫,看向傅浩,「這不是什麼稀奇話。」
傅浩道,「尷尬之話,自然不稀奇。殿下自己,更是當深知自身處境。殿下才幹,較之閩王,高明數倍,草民之所以不敢應殿下之請,並非殿下不夠賢明,實乃,殿下此局,天難地險。」
「我能理解傅先生的苦衷。」秦鳳儀道,「我亦有妻有兒有親有友,一大家子的人。」
傅浩看他小小年紀,如此坦蕩,先時不悅不免散了幾分,心下倒是一嘆,道,「我自來南夷,住的是殿下供給的宅子,吃的是殿下供給的飯菜,我有幾句話,想與殿下說。先時殿下說的兩件事,第一件,藩地治理。治天下從來不是一時一刻之事,憑殿下才幹,只要肯下功夫慢慢來,南夷大治,不過是時間的事。第二件,土人之事。我亦聽聞土人下山之事,亦聽聞殿下組建了土兵。土兵心裡能朝廷對殿下有所猶疑,再正常不過。殿下,想徹底的收服土人,有一個辦法:出征山蠻。」
秦鳳儀眉心一蹙,「可是,一則兵甲未齊,二則,土兵們剛剛下山,不瞞先生,土兵們先時是以部族各自訓練。我原想以朝中大將整合土兵,他們並不願意,如今分了三營,仍是土人治土兵的法子。」
傅浩微微一笑,「他們原本在山上,雖則窮苦些,但仍是各族的頭領。現下到了山下,聽殿下的吩咐倒罷了。如何能讓別人掌他們的族人戰士,他們自然不願的。原就該土人治土兵。」
秦鳳儀給傅浩說的有些不好意思,「我是漢人,難免偏狹。」
「殿下若非心胸開闊,給予土人諸多照顧,他們焉能肯下山來呢。」秦鳳儀退了三分,傅浩這一向有狂傲之名的,並非得理不讓的性子,反是也軟和了許多。秦鳳儀道,「平山蠻之事,我心中亦是有所打算的。原是想著,再過兩三年,土兵訓練得差不離了再行出戰。」
傅浩道,「殿下,最好的訓練就是沙場。一把刀,倘總是不用,刃鋒未免要生鏽的。」
「可用得狠了,會不會斷了?」
「會斷就證明不是好刀。」傅浩道,「殿下,您為人,難得慈悲,所以,您對百姓,多有優容。但,正因慈悲,有外敵來襲,您是不惜一戰的。您也有平山蠻之心,可恕我直言,兩三年後,難道就是準備好的時間嗎?這時間,太長了!您手中,有兩敗山蠻之兵,有何懼之?」
「先生,我們都有妻兒,兵士們一樣是別人的丈夫別人的父親,我每想到他們將出征,為我打仗。我心裡便想,配給他們上等兵甲,讓他們用心訓練,屆時,才能在戰場之上,能多活下一些。」秦鳳儀說著不禁一嘆,泄氣道,「我這樣說,大概沒什麼雄心大志了。」
傅浩卻是一笑,「殿下自然是好意,只是,殿下啊,所謂止戈為武。打仗,正是為了以後的太平。將士們的訓練,終究是為了用到戰場上。殿下的兵,都是成年的兵丁,每天訓練,一年尚不能上戰場嗎?何況,難道平山蠻是土兵做主力?不!戰後利益,誰出力最多,誰分得的利益自然最大。土人想得利,就得明白,先要出力!」
「既然先生說成,那待回去我便試一試。」
傅浩道,「殿下,您應該把目標定得更遠。山蠻不過盤踞一州而已,他們也不過是土人部族,論兵械,無法與朝廷的刀槍比鋒銳。論謀略,更是未開化之人。論武功,兩次敗於殿下之手。依殿下武功智謀,平山蠻並不在話下。殿下當把眼光放到更遠的雲貴之地。」
「那又不是我的地盤兒。」
「可用他們練兵,永遠不要讓自己手裡的刀鈍了。殿下處境,如群狼環伺,握住刀,方能護住身後妻兒啊。」